APP下载

如何在体育课中调整运动负荷

2016-07-16马啸林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热身负荷调整

马啸林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如何在体育课中调整运动负荷

马啸林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本文简要阐述了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定义,并对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测试运动法和方法和应用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体育课的负荷是学生在课中所受到的身心刺激及其应激的值

体育课的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科学地安排课的运动负荷对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提高体育运动成绩,防止课堂、训练伤害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生理效应,不重视运动负荷的适安排。人们对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又开始新的反思。特别是有关部门公布我国学生体能下降的趋势后,前一阶段我们忽视的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再次被重视起来。运动负荷还应当作为评价体育课效果的重要指标,这又将成为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动态。

二、运动负荷概念及意义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在运动练习中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负荷一般是训练负荷,很少运动负荷。即刺激。或刺激与答应综合。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学生的机体受身体练习的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又称生理负荷,体育教学中指有机体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各类身体运动时完成一定工作的量度。是单位时间内身体承受最大极限,是主体也是客体。通常人们把体育课中学生身体练习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因素作为一项衡量体育课和评价体育课的依据。在体育课上教师安排运动负荷大小,必须遵守负荷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按照人体运动规律,热身阶段,即启动阶段小,即开始部分,量和强度不宜过大,相对小些;工作阶段即到基本部分,增加负荷,“加挡”达到足够的负荷,做到循序渐进;停止阶段,即结束部分,“减挡”负荷相对减弱。笔者把这种方法概括为“加减挡”量法来调整和安排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来衡量和判断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有效方法。供大家商榷。

三、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

1、采用“加减挡”量法;因材施教,根据课的类型和要求来安排运动负荷

体育课的类型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运动负荷安排也就不一样。如在教材相同的情况下,田径相对体操、武术运动负荷要大;当竞赛上径赛时,负荷大时,“减挡”,减少练习次数与时间,当上田赛课时,负荷小,进行“加档”,增加练习次数与时间,增大负荷。

2、采用“加减挡”量法,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安排运动负荷

不同学段学生,学生年龄、性格、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运动负荷安排也不同,如跑的教材中,在短跑教学时水平一学生,应考虑学生认知水平,运动时间,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如果一节课耐久跑教学中,让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跑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同样,一节篮球课运球中,让几个学生一直运球,大部分学生下蹲观看,加油,那运动负荷较小。水平一,学生形象思维发展,一般是以学生直观性为主,在教学跑、跳教学时、一般以模拟练习为主,模仿动物跑练习;水平二,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开始发展,形象思维想抽象思维转化,抽象思维开始有了发展,此时,要在跑的教材基础上要安排一些速度性游戏跑的教材内容,如接力,往返接力等发展学生速度;水平三,在学生抽象思维不断发展过程中,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在学生水平二基础上,增加一些以竞赛为主,对抗性游戏内容,快速跑接力等调整运动负荷。球类运动也应该增加对抗性练习。

3、采用“加减挡”量法;根据教师的认识水平来安排运动负荷

有些教师认识能力不同,安排运动负荷不同,有些教师安排的负荷大,有些安排小,如在上体操队列时步法与整齐时,队列本身运动负荷就小,加之教师不主意,以讲解为主,学生练习少,这就要求教师精讲多练,在运动负荷安排上下功夫,采用“加减挡”法,抓住运动负荷,适当地给学生练习增加“挡位”,合理调整运动负荷。在热身练习时增加一些趣味性模仿方向、动物游戏,在学习基本内容后增加一些素质游戏来调整运动负荷。

4、采用“加减挡”量法;调整器材场地器材不足,合理调整体育课运动负荷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在有些偏僻的农村学校学校场地器材不足,只有几个篮球情况下,怎么上好篮球课?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中,从器材场地设施方面着手,想办法?如何应用现有的资源解决一节体育课的负荷。

如8-10个篮球,50多人上篮球传球课时,采用小组分组一球传球练习,行进间五人五角星移动跑传球;两队六人一组一球,三人面对面纵队交换位置传,传球回各自队尾传等提高挡位,增加练习次数与运动量,确保运动负荷落实。排球教学,足球运球传球也如此。

5、采用“加减挡”量法;根据气候变化调整体育课运动负荷

气候条件不同,直接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如在竞赛教学中,夏天学生容易身体发热,准备部分,运动量宜小,学习主教材时,运动量大些,如在五十米快速跑教学时,以不同姿势的起跑游戏为主进行热身,模拟动物走为游戏热身,学习主教材起跑后加速、途中跑、冲刺跑逐步增加挡位,增加练习次数,当运动量大时,及时减挡减次数,结束前减挡,需要调整,次安排一些慢跑放松跑等;相反冬季学生,学习短跑时,热身运动相对慢,加之棉衣,不易活动热,这是就要主意学生热身,但不能盲目,做到要先预热,启动,工作加档,减挡。

过程,此事要先进行慢跑400-600米预热,再进行热身操活动关节,加挡进行50米练习8-10次,这样调整,最后减挡结束.耐久跑也应该注意其方法原则,否则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四、测试负荷方法

一般采用方法有观察法、心率测试法。

1、采用观察法能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在快速跑与耐久跑时,承受较小的生理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面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面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

2、心率测试法:心率越快表明负荷越大,心率越慢,表明负荷小。

五、应用原则

1、“加减挡”原则:根据教材、教师与学生认知水平,加减挡位调整.

2、因材施教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3、身体全面发展原则:使学生的肌体各部分和心理都得到发展。

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练习的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5、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有易到难,且忌盲目冒进。

6、巩固提高原则:加强技能的掌握,且忌猴子帮玉米。

7、恢复原则:避免拔苗助长。

8、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受训者的个体差异。

猜你喜欢

热身负荷调整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when与while档案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