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学生贫富差距对德育的影响

2016-07-16卢孟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医学院校德育工作

卢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院校学生贫富差距对德育的影响

卢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在现今医学院校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且家庭条件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学生间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现象。在本文中,将就医学院校学生贫富差距对德育的影响进行一定的研究。

医学院校学生;贫富差距;德育

1 引言

德育一直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现今医学院中,学生间贫富差距情况严重,不仅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对学生群体乃至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对该种情况进行积极的改善,就需要高校能够做好实际情况的把握,以针对性措施的应用做好德育工作。

2 贫富差距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2.1 人生价值功利化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人生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人们对人生价值具体内容、实现途径以及评价标准的看法。作为科学的价值观,需要从人的社会性、利益以及人的本质等方面进行定位,即个人在对自身价值进行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积极发展,在此过程中,个人价值是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而在现今校园贫富差距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由于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而缺少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的意识,甚至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

2.2 行为现实化

贫富差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学生对金钱产生了过分的重视,在个人价值功利化的情况下使自身的行为变得更加现实。在该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对某件事情进行衡量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该事项是否能够为自身带来利益,如果经过判断没有利益获得,即使对社会、他人非常有利也懒得去做,而当经过衡量具有利益时,甚至会出现为了利益而违背社会公德、乃至违反法律的情况。“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学习好不如家庭好”等错误观念的存在正在校园中暗暗滋长,在该种思想的传染下,很多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正在逐渐减弱,在参加校外活动时,更多的是同金钱进行挂钩,且在校内开展活动时也过于考虑金钱以及自身利益进行联系,都对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校园风气的建设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3 信仰危机化

所谓信仰危机,就是个人信仰保持的失败,是人们人生信仰产生动摇、感到失落的一种心态。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学生在看到家庭条件较好学生的穿、玩时,对共产主义理念逐步产生了动摇,并因此逐渐丧失、丢弃了共产主义信仰。信仰倒下之后,伴随学生的则是迷惘与迷惑,开始对自身的存在感到困惑,甚至可能出现破坏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等情况,无论是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一种非常大的影响。如何能够对学生共产主义信仰进行良好、有效的重建,则成为了现今大学德育工作开展中非常严峻的一项问题。

2.4 心理失衡化

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愈发悬殊,则很可能由于学生的心理失衡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学生将自己同其他学生的贫富差距理解为他人或者社会的过错,对社会逐渐产生了一种仇视心理,甚至在该种心理的指引下对他人采取报复;也有少部分生活条件较为富裕的学生因此产生自负心理,过于依赖家庭,盲目追赶潮流、花钱大手大脚,在逐渐沉溺于物质享受的情况下走向颓废。

3 贫富差距环境下高校德育对策

3.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可以说是符合时代发展、使学生在复杂生活条件下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一代的特殊群体,不仅具有较强的思维敏锐性以及创新精神,且在社会浪潮中,也扮演者变革先锋的解决,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变化,可以说是对主体意识重塑以及扬弃的基本走向,具有着较为鲜明的社会变革痕迹。与此同时,其由于年龄方面的限制,思想、心理方面存在的不成熟以及社会实践层面的缺失与局限,就使其价值观念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以及不稳定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此,就需要高校德育教师能够对其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这部分知识的讲述,在对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进行增强的同时使其能够更为正确的对社会发展规律产生认识,更为清晰的理解现今社会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对市场经济冲击正确对待的基础上能够坚决抵制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最终建立起具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3.2 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艰苦奋斗是我国的重要精神,也是我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对艰苦奋斗精神进行集成与发扬,可以说是对我国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目标进行实现的重要需求。对此,就需要根据我国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作风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精神风范作为实例,以此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在对正确消费观进行树立的同时将宝贵的校园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放在自身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上。

3.3 积极开展勤工助学

通过勤工助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对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以及劳动观念进行树立,同时也能够给予贫困学生一定的报酬,使其在缓解生活问题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当中。作为医学高校,需要对勤工助学这项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在学校的统一管理、组织下更好的开展该项工作,使贫困学生能够认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才是未来人生路上的前进方向。

3.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医学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应用自身的医疗资源优势,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校内心理咨询指导机构进行建立、健全,通过专业化心理咨询服务的应用,更好的对遇到问题、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提供指导,使其在打消疑惑的基础上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4 结束语

贫富差距的存在,对于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对此,需要医学院校能够把握存在问题,以针对性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好的为学生指明方向。

[1]李鲲鹏,翟静.贫富差距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调查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55-56.

[2]谢更兴.论大学生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102-102.

[3]徐志刚.贫富差距对贫困大学生影响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0(22):99-99.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医学院校德育工作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