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探析

2016-07-16王伟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殷墟保护区考古

王伟

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

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探析

王伟

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

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制约,本文针对这种关系提出公园建设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园建设要与经济发展充分结合,同步进行。

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保护区;经济发展

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以炫目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殷墟璀璨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对殷墟遗址进行科学地保护,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殷墟文化资源,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历史新问题。世界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文化、审美以及科学价值的人类遗址与自然景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传统资源和历史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探索和寻求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1、殷墟大遗址的文化资源以及有效利用

1.1 文化资源

殷墟大遗址是当前世界规模最宏伟的都城遗址,其是中华民族奴隶制时期商朝的都城遗址,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人类科技与艺术的杰作。殷墟遗址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文化资源为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殷墟王陵、宗庙以及宫殿等建筑是我国古代早期陵墓以及宫殿建筑的杰作,同时,殷墟文化也为我国早期历史事件、社会制度、古代信仰、文字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证。在安阳,殷墟遗址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它是仰韶时期殷商文化、政治以及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彰德府、易经以及邺城的文化辐射区。

1.2 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殷墟大遗址在整个公园建设中,以殷商文化为建设核心,其衍生以及伴生资源都实现了有效开发,但是深度的文化资源依然具备挖掘潜力。当前,殷墟遗址主要以洹北商城、殷墟王陵以及殷墟宗庙为核心资源,并且结合夏商周的文化历史来吸引游客。要进一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将历史以及遗址地段作为城市景区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转化为景观资源,通过全新的设计,在建筑以及城市层面对历史景观进行深度开发。同时,还要加强对青铜器以及甲骨文等商代器物的开发,在开发中融入创意。深度挖掘商代的服饰、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在强化历史传承感的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吸引。

2、殷墟保护区的经济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其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深化,城市发展模式和遗址保护理念不协调。尊重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址,是时代的使命以及人类的使命,因此,弘扬、保护以及挖掘殷墟文化任重而道远。

2.1 保护区的经济现状

殷墟保护区社会结构比较复杂,存在金融机构、学校、商店、政府、企业以及村庄等组织,保护区涉及耕地一万五千亩、十六个村庄、三个大型企业、三个乡政府,土地总面积达到二万多亩。截止到2015年,根据相关统计,保护区内经济情况并不理想,人均月收入实现3440元人民币,而保护区外的人均月收入达到8423元人民币,其是保护区人均月收入的两倍左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而保护区内外经济状况的巨大差距,为遗址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2.2 影响保护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我国遗址保护条例,遗址保护区内不能发展重工业。殷墟申遗成功后,在有关部门对遗址周边的整治过程中,将近有八十家木材市场、钢材市场、门市房产以及集体企业被拆除,用绿化用地取而代之。而保护区内的人均收入也明显降低,很多村办企业被强行退出保护区,对当地居民的收入造成严重影响。在申遗前,保护区内外经济状况大致相同,在殷墟申遗成功后,保护区的经济现状严重落后,所有村庄的经济收入都严重下降,例如花园村,在申遗前,其集体收入达到300万左右,但是申遗后,只达到10万元。

3、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思路

遗址公园的建设理念是公园景观与遗址保护充分结合,采用最合理以及最先进的手段,对遗址进行维护、修复以及保护,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安阳是我国历史文化古城,因此,将城市现代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将历史文化遗产树立为城市的名片是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

3.1 将村庄迁移

为了有效解决村民的收入以及生存问题,不能只依靠政府补贴,因为这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居民的收入问题。根本办法是将村庄迁移,不仅能够解决保护区内住房问题,还可以减少居民生活以及生产对文物造成的损害,同时还能够为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大量土地资源。将村庄迁移出保护区,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文化保护以及居民生存的共同需求。

3.2 以内带外

在遗址保护区内,可以通过建设大规模的绿地以及文化设施,创设文物保护与中华文明胜地相结合的综合区域,进而带动保护区的地价升值。只有建设好保护区,才可以带动外围的经济发展,居民才会心甘情愿的搬到保护区外。

3.3 以外保内

增加保护区外的经济收益可以为保护区内提供经济保障,进而更好地实现文物保护。促进保护区内的经济发展不能只依靠当地政府以及国家出资,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机制。在当地政府以及国家一次投资后,保护区要重视吸引社会资金,并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衍生产业,为文化保护提供长期以及可靠的经济保障。

4、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是民族振兴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文化资源教育人民、引导社会,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提高民族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以文化圣地的角度,来建设和规划殷墟遗址公园,使其站在历史以及世界的高度,强化以及辐射我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国人民讲述殷墟文化,让世界人民为我国悠久以及灿烂的文化历史而感叹。

[1]李晓莉,马骁.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6:86-88.

[2]王鹏.殷墟大遗址保护与安阳市殷都区城市建设协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

[3]廖荣.历史文化名城中设立大遗址“保护特区”现象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4]中国文化遗产与国家珍贵财富——关于大遗址保护的调查与建议[A]..国情报告(第十卷2007年(上))[C].:,2012:41.

[5]赵夏,陈曦,郭萍.“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述评[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03:35-41.

[6]张广海,李苗苗.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16,05:113-116.

王伟(1975-),女,河南许昌人,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工作单位: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财务部,研究方向: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殷墟保护区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殷商故都 甲骨之城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殷墟
安阳洹北商城考古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