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饮食描写的文学价值
2016-07-16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 250014]
《搜神记》饮食描写的文学价值
⊙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250014]
饮食描写作为日常生活描写的重要一环,在刻画人物、叙述情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干宝在《搜神记》的创作中,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饮食描写,从而拉近了人与神仙鬼怪之间的距离,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
干宝 《搜神记》 饮食人物情节
《搜神记》是一部搜罗和记载各种神仙鬼怪故事的书籍。作者干宝,以良史之才,精心为神仙鬼怪立传,在当时就被名士刘称为“鬼之董狐”。干宝在记载这些神仙鬼怪之事时“,直而能婉”,且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饮食描写,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鬼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拉近了人与神仙鬼怪之间的距离,证明了“神道之不诬”。
追溯中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描写可谓源远流长。《诗经·大雅·生民》中“释之叟叟,之浮浮”①,就是对蒸饭过程的生动描绘;《孟子·告子》中的“食、色,性也”②和《礼记·礼运》中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③,可以说是对个体生存和人类繁衍的经典解释;鸿门宴借宴席制造矛盾、刻画人物,樊哙的立饮卮酒、剑切彘肩更是表现了他的勇敢、粗犷和豪壮……所以,在中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由来已久,“社稷”(社为地主,稷为谷神)也成为国家的代名词。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饮食宴筵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文学创作中离不开的常用素材。所以,文学作品中涉及大量的饮食描写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搜神记》几乎每一卷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饮食描写。概括说来,书中的饮食描写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普通人之间的酒席宴饮和特定节日的饮食,如重阳节“食蓬饵”“饮菊花酒”等;二是人与神仙鬼怪之间的交游宴筵;三是人们敬奉神仙鬼怪的献祭。《搜神记》中的饮食描写与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之间的关系甚密,笔者拟从人物描写和情节叙述两个方面,来简略分析一下《搜神记》中饮食描写的文学价值。
一、人物描写
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有很多,比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等。而实现或达成人物塑造的媒介却总离不开日常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尤其是衣饰描写和饮食描写。其中人物的肖像描写离不开衣饰描写,而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则往往会通过饮食描写来实现。因此,作品中的饮食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干宝在《搜神记》卷十二论及五气变化时曾明确指出:“故食谷者智慧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④这里虽然论述的是五行、五气、五谷的关系,但从中也不难发现人之饮食与性格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览《搜神记》全书更可发现,干宝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饮食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并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通过饮食描写刻画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善恶、正邪、急慢等,往往通过饮食描写就能反映出来。《搜神记》卷十一《邓元义妻更嫁》篇中,邓元义“还乡里,妻留事姑,甚谨。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羸露,日困,终无怨言”⑤。婆婆厌恶儿媳,就用限制饮食的方法来虐待她。遭遇如此困顿不堪的处境,儿媳却始终没有一丝怨言,依然恭谨地孝敬侍奉婆婆。这里就是通过“节其饮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婆婆的严酷残忍和儿媳的任劳任怨、恭谨孝顺。卷十一《王祥孝母》篇中则是通过双鲤自出、黄雀来投等饮食描写,突出了王祥恭谨孝敬父母的美好品质。同卷《谅辅祷雨》篇以“少给佐吏,浆水不交”来表现谅辅为官清廉,一身正气的性格特点。
除了借助饮食描写来表现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某些性格特点以外,《搜神记》在描写神仙鬼怪时,也往往采用饮食描写来表现神仙鬼怪——尤其是妖魅的神通或邪恶。如卷十七《倪彦思家狸怪》篇中,先是通过“饮食如人,惟不见形”点出了狸怪的道行;然后又通过倪彦思请道士驱怪时,“酒肴既设,魅乃取厕中草粪,布着其上”⑥,表现了狸怪的神通广大。卷十九《李寄斩蛇》篇则是通过大蛇以童女为食,揭示了蛇妖的邪恶以及李寄斩蛇的正义性;同卷《司徒府大蛇》篇也是通过司徒府中的两条大蛇以小儿、鸡犬等为食,揭示了蛇怪的邪恶。
2.通过饮食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人物心理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因素,古代小说常常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搜神记》许多条目中都有通过饮食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情况。比如卷十一《乐羊子妻》篇写乐羊子妻“躬勤养姑”,曾经有别人家的鸡误入她家的园子,她的婆婆偷偷把鸡杀了来吃。乐羊子的妻子对着端上桌子的鸡肉没有动筷子,反而哭起来,并慨叹“自伤居贫,使食有他肉”⑦。这里就是通过乐羊子妻的言行,表现了乐羊子妻对婆婆这种不正直的行为感到十分羞愧和难过的心理,同时也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婆婆这一行为的不满和规劝。再如卷二十《快犬救主》篇中,名叫“的尾”的快犬咬死了缠住主人华隆的大蛇,但是主人仍然昏死不醒,“犬为不食,比隆复苏,始食”⑧。这里的“不食”与“食”,就表现了快犬“的尾”担心主人安危、食不下咽的悲伤心理——此时的快犬似乎具有了人的灵性,也就难怪主人华隆自此待它“同于亲戚”了。
3.通过饮食描写突出人物的神异 《搜神记》中描写了很多神仙鬼怪和特异之人,在表现这些形象的神异特征时,往往也是借助饮食描写来实现。比如卷一《蓟子训长寿》篇写蓟子训在洛阳数十处地方宴请公卿,“皆持斗酒片脯候之”,而“坐上数百人,饮啖终日不尽”⑨,就是通过饮食描写表现了蓟子训的神异之处。同卷《左慈显神通》篇写曹操郊游时,左慈“赍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倒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⑩,也是通过饮食描写达到了渲染人物神异的效果。在这些故事中,仙人手中的酒肉饮食似乎是取之不竭、食之不尽的。
同样,鬼怪精魅的怪异、神通也能通过饮食描写来表现。卷十八《刘伯祖与狸神》篇写刘伯祖与一狸神相善,有一次问狸神想吃什么,狸神说想吃羊肝,刘伯祖“乃买羊肝,于前切之,脔随刀不见,尽两羊肝”⑪。这里就是通过只见肝尽、不见人吃的饮食描写,表现了狸神“只闻其语,不见其面”的神异。
4.通过饮食描写拉近人物之间的关系在汉语中,“认识”一词有时候是指这两个人曾经在一个桌子上吃过饭。尤其是中国人喜欢的聚餐方式,确实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搜神记》中就经常通过饮食描写来沟通并拉近人物之间的关系。这具体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饮食描写拉近人际关系,展示人物情感。比如卷一《蓟子训长寿》篇蓟子训宴请众卿,《左慈显神通》篇中曹操宴饮众宾、曹操出游近郊时左慈行酒百官等,都是为了交流感情、拉近关系。卷十一《王祥孝母》篇则是通过王祥卧冰求鲤以供继母的描写,拉近了王祥与继母的感情;同卷《蛴螬炙》篇也是通过盛彦事母至孝,“母食,必自哺之”的描写,展示了母子之间的关系,等等。此类描写很多,兹不多赘。
二是通过饮食宴饮沟通人与神灵或异类之间的感情。人与神灵之间的沟通交往也与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之间的交游相似,往往以宴饮的方式表达欣喜、感谢、眷恋、悲伤等复杂的感情。如卷一《弦超与神女》篇中,神女知琼下凡与弦超交往恋爱,第一次相见便“馔具醴酒”,和弦超共享饮食;在两人相亲相伴时,“饮食常可得远味异膳”;后因身份暴露,知琼不得不离去时,于离别之际,虽然内心悲伤不已,仍“呼侍御下酒饮啖”。两人的相聚相离,相爱相守都涉及饮食描写,神人交往中的欣喜、惬意、愉悦、眷恋、悲伤等情感也都渗透其中。卷四《胡母班致书》篇中胡母班受泰山府君所托,给其女婿河伯送书信。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盛情款待他,以表达相识、相聚的愉悦之情与感谢之意。
卷二十主要记载了一些异类报恩即人与异类关系的故事,其中涉及不少通过饮食增强感情的例子。比如《黄鸟报恩》篇中的杨宝因救助黄雀、食以黄花,终得黄雀衔环之报;《义犬救主》篇也是因为李信纯与义犬黑龙感情深厚,“饮馔之间,皆分与食”⑬,最终才得义犬黑龙舍命相救;《蝼蛄神》篇中的庞企之祖,则是因为投饭与蝼蛄虫,才被蝼蛄从狱中救出的。此类故事,也是通过饮食拉近人际关系的曲折反映。
三是通过进献祭品求得神灵的福佑——这也是增进人神感情、拉近人神关系的一种曲折反映。比如卷四《戴文谋疑神》篇中,戴文谋在家中设立神位供奉天帝使者,早晚进献祭品;卷十八《树神黄祖》篇中,百姓在河边为树神黄祖建立了祠庙,并遵神嘱专门以鲤鱼致祭。其他如阴子方用黄羊祭供灶神而世代昌盛,张成正月十五作膏粥祭祀蚕神而“年年大得蚕”,等等。相反,如果人们对神灵不加敬奉祭祀,则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如卷九《庾亮受罚》篇记载庾亮曾在祠中祈福,许愿用牛来酬神,但始终没有还愿,因此受到鬼怪惩罚,惊吓致死。
二、情节叙述
《搜神记》作为志怪的集成之作,其叙事“直而能婉”,堪称直笔实录与曲折优雅的典范。其饮食描写不仅在塑造人物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在故事情节方面也起了特殊的作用。
1.通过饮食描写引出故事比如卷一《葛玄使法术》篇,就是通过葛玄“与客对食”时,无意间说起法术变化的事情,客人要求看法术表演,从而引出了葛玄大展神通的表演:“乃嗽口中饭,尽变大蜂数百,皆集客身,亦不螫人。久之,玄乃张口,蜂皆飞入,玄嚼食之,是故饭也。”⑭其他如同卷《左慈显神通》篇,以曹操宴饮众宾为由头,引出了左慈大显神通的故事;卷十九《狄希千日酒》一开篇就通过介绍千日酒,引出了刘玄石好饮酒、醉眠千日的故事,等等。
2.通过饮食描写转换情节、发展故事比如卷十六《驸马都尉》篇写辛道度在游学途中,看见一座大宅院,“度诣门下求飨”。正是因为辛道度请求施舍饭食,才得以见到已故多年的秦女,并且在人与鬼之间产生了跨越生死界限的爱恋。卷十八《高山君》篇,本是山羊成精的“高山君”享受了人们多年的虔诚供奉,却因一次醉酒而得意忘形,才被人发现本相而毙命;《沽酒家老狗》篇,化身为已故的来季德的形貌来家中招摇撞骗的狗怪,也是因为醉酒而显现了原形,终遭到人们的打杀。卷二十《义犬救主》篇,主人李信纯因“于城外饮酒大醉,归家不及,卧于草中”,因而生发出义犬“黑龙”为救主人、困乏而死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通过饮食描写转换情节的典型例子。
不仅如此,《搜神记》还善于通过饮食描写丰富情节、发展故事。比如卷十四《老翁作怪》篇中人们机智地利用美食为诱饵,终于捉住了一直在家中暗地里作乱的已形似野兽的老翁。卷十九《李寄斩蛇》篇中李寄智斩大蛇时的一段饮食描写,更是关键性的段落:李寄“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用蜜灌之,以置穴口”;大蛇出来后,“闻香气,先啖食之”⑮,李寄趁机放狗咬蛇,同时用剑砍伤大蛇好几处。这里用蜜糖面拌好的糕,在李寄斩蛇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假若不是利用糕巧妙地转移了大蛇关注的焦点,恐怕一个十多岁的女孩李寄于瞬间便葬于蛇口了。该篇中的饮食描写不仅表现了李寄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通过上面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搜神记》中的饮食描写不仅加强了故事的生活气息,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画卷,而且在人物塑造、情节叙述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①陈节注译:《诗经》,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页。
②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1页。
③崔高维校点:《礼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晋)干宝撰,马银琴译注:《搜神记》,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74页,第268页,第384页,第263页,第444页,第14页,第17页,第406页,第28页,第442页,第23页,第425页。
作者: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