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搜神记》节日习俗描写

2016-07-16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名作欣赏 2016年26期
关键词:茱萸重阳节重阳

⊙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 250014]

《搜神记》节日习俗描写

⊙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250014]

我国的岁时节令发展到魏晋时期,很多的节日习俗于此时逐渐形成并趋向稳定。这一时期的节日习俗,不仅见于地理志等史学典籍著录,也可于《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中寻见蛛丝马迹。对《搜神记》中的节日文化进行相关研究,不仅可以窥见先秦两汉魏晋时期的节日习俗的内容与特点,以更好地把握古代岁时节令的发展脉络,而且还可以深入研究作品反映的社会背景与思想内容。

干宝 《搜神记》 魏晋节日习俗

我国的岁时节令,“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①,绵延数千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至魏晋时期,很多节日习俗已逐渐形成并趋向稳定。关于魏晋时期岁时节令的记载,不仅见于专门记载社会风俗人情的笔记杂著、史书和地方志等典籍,在晋代干宝所撰的《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中也有所反映。

干宝在《搜神记》中搜集的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广泛地涉及了汉末魏晋时期的社会风俗文化事象,包括服饰、婚丧礼俗、节日习俗,等等。其中第二卷和第四卷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节日习俗内容,比如上元节、上巳节、七夕节、重阳节、下元节,以及腊日祭祀等节日习俗。此外,其他卷中还记载了九月九日祭祀丁姑、登高,以及正月傩驱鬼、三月三临水而戏等习俗。其中对九月九日重阳节和腊日祭祀的习俗记载尤详。

一、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因日月均为九数,故名重九;又据阴阳五行说,九为阳数,故又称重阳节。直到唐朝时,才正式将九月九日定名为重阳节。但是,九月九时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登高等节日习俗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了。相传,重阳节的节日习俗最早起源于西汉,由宫女贾佩兰将宫内九月九的节俗传播到民间,此后,渐渐在民间盛行起来。《西京杂记》和《搜神记》都持此说。

《搜神记》卷二第43条“: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③

《搜神记》卷十八第428条“: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④

《西京杂记》卷三第77条:“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条记载西汉时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⑤

可见,至迟在魏晋时期,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就已经形成了。据此,可对重阳节的习俗总结如下:

1.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茱萸叶可以治霍乱,茱萸根可以杀虫。民间甚至传说佩戴茱萸可以辟邪求吉,因此古人特别钟情于这种植物,称之为“避邪翁”。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时,人们就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了。古人认为重九多灾厄,而重阳节前后正是茱萸成熟的时候,因此便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因佩戴茱萸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故又称重阳节为“茱萸节”。

2.吃重阳糕 《西京杂记》和《搜神记》中都提到了重阳节“食蓬饵”的习俗,《荆楚岁时记》则称之为“食饵”。蓬饵,即重阳糕的前身。饵即糕饼。《周礼·天官·笾人》“糗饵粉”郑玄注曰:“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汉代扬雄《方言》中也说:“饵谓之糕,或谓之粢。”对“蓬”字的解释,各家说法不一,笔者以为是指糕饼的形状,即飞蓬状或莲蓬状的圆形糕饼,与后世的重阳糕形状相似。重阳糕是一种用糯米粉或秫黍面加蜜、糖及枣、栗等果蒸制而成的传统食品,又称花糕、菊糕等;或用小彩旗来点缀,以应“重阳”之义,是重阳节的应节食品。《搜神记》中“食蓬饵”的习俗,就是后世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滥觞。

3.饮菊花酒菊花酒是一种用菊花杂以黍米酿制而成的美酒。因为“菊酒”与“九九”音近,含有延年益寿、活得长“久”之义,且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所以菊花酒成为重阳节的节令饮品。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汉魏时期已经盛行。这在《西京杂记》《搜神记》中都有记载,二书记载略同,并且都详细说明了菊花酒的酿制方法。此外,梁·吴均《续齐谐记》“费长房”条中有“登高饮菊花酒”之说,东晋陶渊明《九日》诗中也有“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之句。可见,当时饮菊花酒的风俗已经非常盛行。此后,一直传承至今。

4.重阳登高九月九日登高避祸也是重阳节的风俗之一,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魏晋以后开始流行。《搜神记》中就有“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盛行的重阳登高的习俗。较完整的文字记载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九日登高”条:“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⑥

重阳登高的习俗便一直在民间流传下来。

5.重阳祭祀丁姑 《搜神记》卷五第97条还记载了当时淮南一带于九月九日祭祀丁姑的习俗。丁姑本为丹阳丁氏女,嫁为全椒谢家妇,因婚后不堪驱使虐待,于九月九日自尽,然“遂有灵向,闻于民间”⑦。她死后仍怜念在婆家“作息不倦”的妇女,于是借巫婆之口告诫世人:普天之下的妇女,在每年的九月九日勿用作事。后人为了纪念丁姑,妇女便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放假休息,不用劳作。可惜的是,这一风俗后世没有流传下来。

二、腊日

《搜神记》卷四第88条记载了人们于腊日祀灶的习俗。汉宣帝时,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欢祭祀灶神。腊日晨炊时灶神现形,于是他就用家中黄羊来祭灶。自此,家族繁荣昌盛。后世子孙也常常以黄羊为祭品在腊日祀灶。⑧古时,人们将举行腊祭的这天称为“腊日”。腊祭,或称大蜡、腊岁、腊日,是中国古代一年之中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最初的腊祭并没有确定的日期,至汉代,才明确规定冬至以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古人在这一天祭祀祖先、众神,兼有庆贺一年丰收的意味,其规模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后来,改为只供“五祀”,即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同时祭祖。到汉代大概就只剩下祭祀灶王爷了——《搜神记》中的例子便证明了这一情况。此外,《荆楚岁时记》中也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⑨再后来,又与佛教中的释迦牟尼得道日融合,腊八便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节日。而原来于腊日祀祖先、祭众神等内容,则转移到了春节当中;祭祀灶神的日期也改成了腊月二十三。灶神是民间供奉于灶侧的神,相传是玉皇大帝安排于各家各户的一家之主,负责监察一家善恶,保佑一家平安,并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上天呈报人家善恶。此俗由来已久,《庄子·达生》篇中就有“灶有髻”的记载。

从《搜神记》《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汉魏六朝时期人们于腊日祭祀灶神,祭祀时主要用“黄羊”“豚酒”等物作祭品,偏于用“荤”。而后世祭灶所用的祭品则渐渐改用瓜果、饺子之类,且少不了糖瓜(即麦芽糖)一物。民间相信,灶神吃了糖瓜后就会说这家人的甜话、好话,从而达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良好愿望。此后,祭祀灶神的习俗便一直流传到现在。

三、其他节日类型及习俗

1.正月上辰——洗濯辟邪 《搜神记》卷二第43条还记载了汉代宫女们于“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的习俗。此俗未见后世传承及文献记载,看来在民间流传并不广。

2.正月十五——膏粥祀蚕神 《搜神记》卷四第89条记载了正月十五作白膏粥祭祀蚕神的故事:

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南角,举手招成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⑩

梁·吴均《续齐谐记》中也有“正月半作白膏粥”⑪的记载,所载略同。同一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亦记载:“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按语中也提及《齐谐记》“正月半祭蚕神”、《续齐谐记》“作白膏粥祭蚕神”之事,同时也提出了质疑:“疑非其事。祭门备之七祠。今州里风俗,是日祠门户,其法先以杨枝插于左右门上,随杨枝所指,乃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⑫正月十五是传统的上元节,传统习俗主要有观灯、赏灯、猜灯谜、闹社火、吃元宵等。而膏糜则是正月十五祭祀蚕神的专用膏粥—— 一种上浮油脂的白粥,故又称“白膏粥”,不仅后世正月十五未见此俗传承,而且后世文献中也鲜见记载。联系实际来想,正月十五时的天气仍很寒冷,距离树桑育蚕之时尚远——古代一般是在清明之际才“命蚕妾,治蚕室”。可见,《搜神记》等书中所记“正月十五作白膏粥祭蚕神”之事,只是一时一地的风俗而已。

3.上巳节——临水而戏 《搜神记》中有两处提到了上巳节,并提到了是日临水游乐、嬉戏的习俗:

卷二第43条:“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⑬

卷十六第397条:“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近岸,同坐皆见。”⑭

上巳节,原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故也称“三月节”,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节日,尤以郑国之俗为代表,是日“祓于水滨”,即在河边举行招魂续魄之礼,秉兰草祓除不祥,带有一定的巫文化特质,节日的氛围趋向庄严肃穆。魏代将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沿袭,以后便形成了三月三的各种习俗,如郊游踏青、临水而戏、曲水流觞等。再后来,由于寒食、上巳与清明在时间上基本重合,遂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民俗节日。

4.七月七日——示爱求子 《搜神记》卷二第43条还记载了七月七日七夕的风俗:

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绶”。

七月七日,俗称“乞巧节”,又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古代男女相会的日子。有关七夕的风俗,大约形成于汉代。文中所说的“百子池”,就是汉代宫苑中的池沼名,为当时节日娱乐游玩之处。男女相会之时“临百子池”,寓含求福乞子之意。绶是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帷幕等的彩色丝带,即文中所说的“五色缕”。“相连绶”就是把二人的彩带互相系缚在一起,以表达相爱之意。可见,在魏晋时期,七夕的风俗已包含男女示爱、乞求得子的内容。七月七日情人相会、示爱求子等风俗,在后世一直流传下来。

5.十月十五——歌舞娱神《搜神记》卷二第43条还记载了汉代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的习俗:

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皇来》。乃巫俗也。

十月十五是道教中水官大帝的生日,也是水官解厄的日子,俗称下元节。早在东汉时期,道教便开始奉祀“三官”之神。至迟在北魏时期,道家就将“三元”与“三官”相配,其中水官神主解厄,生于十月十五日。相传在下元这一天,水官会巡查人间善恶,然后录奏天庭,为人们排忧解难、求福避祸。此后,这一风俗便一直流传于民间。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六“立冬”条就记载:“(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⑮《搜神记》虽然没有提到“水官解厄”之说,但同样以“柔”为特征的“灵女”与“水官”却有相通之处;而“歌舞娱神”的目的也不外乎求福避祸,与“水官解厄”亦有相通之处。或许灵女的巫俗即为“水官解厄”的滥觞,也未可知。

6.迎神驱傩——驱逐疫鬼《搜神记》卷十六第376条记载了古时驱傩的仪式:

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⑯

驱傩是古代迎神祭神以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也称大傩、傩礼、逐除等,简称傩,大约形成于商周时期。傩礼一年数次,而大傩在腊日前举行。《周礼·夏官》中就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逐疫。”⑰《吕氏春秋·季冬纪》则谓:“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高诱注曰:“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⑱《后汉书·礼仪志(中)》亦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⑲驱傩之日,人们衣冠楚楚,神情庄重,如《论语·乡党》中所说:“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⑳

这种迎神驱鬼的仪式,后世不再单独举行,而是逐渐融入春节当中了。

综上所述,《搜神记》虽然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却较好地保存了汉末魏晋时期的节日文化习俗,这对于研究中国岁时节令的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节日习俗内容及其发展演变,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风俗状况以及魏晋时期所特有的时代风气。

①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②③④⑦⑧⑩⑬⑭⑯(晋)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页,第24页,第224—225页,第61页,第54页,第55页,第24页,第204页,第189页。

⑤ (晋)葛洪集,成林等译注:《西京杂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⑨⑫ (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68页,第23页。

⑥⑪本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7页,第1008页。

⑮ (宋)吴自牧著,符均等校注:《梦粱录》,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⑰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51页。

⑱ (汉)高诱注,(清)毕沅校:《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⑲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二十四史(简体字本)》,《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21页。

⑳ (春秋)孔子著,杨伯峻等注译:《论语》,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91页。

作者: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茱萸重阳节重阳
写在重阳(外三首)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怀念一枝茱萸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漫话茱萸
重阳联韵
茱萸,请给我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