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楼梦
2016-07-16刘贤卿
【作者简介】
刘贤卿,网名:红叶。六零后,现为临桂区两江镇某校教师。1990年7月,毕业于桂林市教育学院,就读中文专业,自幼爱好文学,喜欢阅读及写作,曾有散文发表于《桂林日报》《临桂文艺》,闲暇之余见性见情,热爱生活,喜欢对生活作哲理性的思考。
从不喜欢到爱不释手,进而梦寐以求得到如三十几年前那册“文革版”一样中意的《红楼梦》,成为了我读书生活的一个雅梦。
那一年我十四岁,正读高中,粉碎“四人帮”不久,我们的课本大多还沿用“文革”教材。因为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酷爱中国古典小说,且对其中的《红楼梦》情有独钟,他曾赞扬《红楼梦》是一本好书,他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所以,我们的语文课本自然就会选有《红楼梦》章节。有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课文,就是节选《红楼梦》第四回的。但是当时我阅历非常有限,老师上课也只作些粗浅的讲解,对于这篇课文,我感觉是云里雾里,根本读不懂,更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暑假,到梁村姐夫家玩,姐夫是位小学教师,爱看书,在他家的书架上我发现了一本《红楼梦》,浅蓝色的封面,上面印着三个流畅的手写体毛笔字“红楼梦”。1973年出版的(现称文革版),“楼”“梦”两字是繁体字。想起课本有《红楼梦》节选,出于好奇,便翻阅起来。感觉远没有《水浒传》那么好看,《水浒传》里面的故事,情节紧张,引人入胜。而《红楼梦》情节拖沓,叨叨絮絮,单喝茶就讲老半天,还有什么人物上场、服装、神态、喝什么茶、茶具怎样……让人味同嚼蜡,不胜其烦。便从前面翻到后面,又从后面翻到前面,翻了老半天,没有发现一点吸引人的地方,便弃之不看,丢在一旁。
第二年,我们的课本又有《红楼梦》节选,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我想,也许《红楼梦》真是一本值得读的书,要不然怎么课本里总选它呢?于是,决定硬着头皮好好阅读它,看看到底怎样?!静下心来阅读,还真有点收获,能够读下去,而且感觉到课文对贾宝玉的描写还确实有点趣味:“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一个具有真实性情,厌恶尔虞我诈官场,追求自由幸福的封建时代叛逆青年好似在我眼前活了起来。于此,我对《红楼梦》不再讨嫌。后来由于要准备高考的原因,我又复习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课,情感与初时则大为不同了,居然也读出了些许兴趣来。
几年后,借看别人的《红楼梦》,贾雨村也在脑海里鲜活起来,感觉作者对此人物的描写生动、可信。通过贾雨村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和他一系列的所作所为的渲染,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状,通过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描述,揭露了贾雨村老谋深算的奸诈和可悲下场。护官符里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对四大家族的权势、财富可谓描写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也描写得很有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叙述读起来更是令人忍俊不禁,我的审美情趣,逐步对这部书有了质的变化。
我认为,《红楼梦》不仅在描写人物,叙述故事方面表现出超强的能力,而且,诗、词、曲、赋等方面也非常优秀,其中许多诗词曲赋都脍炙人口。譬如潇湘妃子林黛玉的《题帕三绝》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为君焉得不伤悲!”这是贾宝玉被打之后,怕黛玉担心他而叫晴雯送两块旧手帕给黛玉,黛玉深受感动,因而提笔在手帕上写的诗句,表达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深深爱恋,恰到好处,有一种浑然天成,行云流水的感觉,全诗通俗而不失雅致,给人带来艺术上的享受,看过即可铭记于心。我印象深的还有《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一首五言诗,据查,其中第一句的“荒唐”二字,并非真正的荒唐,而是套用了古代沿用的一个词语,说古代人把写小说当成是“荒唐事”。其实,《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大观园就是作者生活环境的写照,贾宝玉的所作所为许多是作者的生活经历,里面的众多丫鬟、小姐等在生活中都有其原型。第二句,则道出了写作《红楼梦》的艰辛,因为当时曹雪芹已是穷困潦倒。后两句写人们对作者的不理解,作者写《红楼梦》那是披阅十载,五删其稿的,费了多少心血,谁人能真正理解曹雪芹?谁人能真正理解和读『董《红楼梦》?而最脍炙人口的,我认为应该首推《红楼梦》里的《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它入木三分的道出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自哀自怜的心里状态。全诗以花喻人,以花的开放比作自己的青春靓丽,以花的凋谢比喻自己的灰暗结局。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让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凄惨美丽的潇湘妃子在暗自垂泪,独自伤神的苍凉情景……
《红楼梦》改变了我的阅读情怀,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
如今,我也同姐夫一样,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并且还兼着管理学校的图书室。不足二十平米的小房间里,摆放着许多图书。但我摸得最多次的是书架上的《红楼梦》,只可惜,这是少儿版《红楼梦》,许多段落、许多诗词都因需要而删减了。曾经在桂林书市见过精装本《红楼梦》,终因字迹太小而放弃购买。有了电脑,虽然可以在线阅读,毕竟不如纸质书籍翻看方便、舒适,因此,十分怀想姐夫的那本“文革版”《红楼梦》,遗憾的是,应我请求,姐夫寻找多时无果,分析可能是很多年前借给爱读书的人传阅,现已难觅其踪了。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本适合我收藏与阅读的《红楼梦》呢?我也要像毛主席那样至少再读它五遍,不仅当作故事读,更应当作历史读。对于我来说,还要当作小说创作的范本来读。
这就是我的梦,我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