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的“女挑夫”

2016-07-15

党史文苑 2016年13期
关键词:夹金山肩头勋章

(1915—1981),又名彩霞,江西赣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粤赣省委妇女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南省军区子弟学校副校长。1955年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康克清和李坚真对她的儿子说:“你的母亲可是一位英雄啊!”对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担架的分量

长征途中,刘彩香任红一方面军干部休养连政治战士,随担架队行军,照顾伤病员。刘彩香虽然个头小,但力气非常大,而且精明能干。在危急关头,她冒着枪林弹雨,掩护、照顾伤病员,有时顶替民工抬担架,有时她身上会背着几个病号的行李。抬担架的民夫饿了,她取出自己的干粮递给他们。她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战士们亲切地称呼她“刘大姐”。

“哎呦!”在担架后面抬着营长的民夫一脚踩在了湿滑的苔藓上,担架差一点就被扔了出去。刘彩香赶忙跑过去,托住担架,可民夫的脚很快肿了起来。刘彩香双手握紧竹竿,二话没说换下了那个民夫。她这样做已不止一次两次。刘彩香个子不高,又在担架的后面,所以上山的时候,担架的重量大部分压在了她这一方。为了让担架上的人舒服些,她把担架的两个把手放在了肩头上。路面因下雨滑得不得了,脚下稍不留神就会摔跟头。几次跪倒在泥石上,膝盖疼痛难忍,但不管怎样摔,她就是紧握担架不撒手,一口气上了山顶,放下担架喘口气,再一看自己身上,就像个泥猴子。

子弹擦着头皮过

在一次撤退中,掩护部队眼看抵挡不住追击上来的敌人,一些民夫丢下担架和伤员,撒腿就跑,逃得远远的。这些红军女战士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力气,抬起担架前行;担架不能抬了,她们就背起伤员,跟上队伍撤退。一条宽宽的土沟横在前面,背着伤员是不能通过的。刘彩香第一个跳下土沟,在土沟里一来一回用肩头把伤员们一个个驮过去。大家一看,这不失为一个办法,就纷纷跳下沟。刘彩香连续运送了五六个伤员以后,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她多想坐在沟里歇一会儿呀。听着真切的枪炮声,她不敢怠慢,一看其他的女红军已经背上伤员转移了,她也急忙往沟沿上爬。可她的个子太小了,爬了几次都没有爬上来。她牙关一咬,使劲向沟沿上一蹿,用手指抠住沟沿,脚踩着沟壁,一点一点将身体往上挪。只听得耳边一阵紧似一阵嗖嗖的枪声,还闻到了一股焦糊的气味。刘彩香来不及多想,使出全身力气爬上了沟沿。身边正好有一个包袱,她不管三七二十一,捡起来就跑。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摆脱掉敌人追兵,赶上大部队的。她真的是累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战友们围过来,发现她的衣服上有好几个子弹穿过留下的洞,她的头发也有一绺被烧焦了,好像是刚才子弹擦着头皮飞过留下的。好险啊!她捡的那个包袱是战友邓六金在匆忙中丢失的,邓六金见后异常惊喜。

一个都不能倒下

翻越夹金山,到了海拔高空气稀薄处,民夫们的脚开始打软,摇摇晃晃的。刘彩香仗着自己一路抬担架练出的肩头和腿劲,背着背包挤到前面,伸出双手推着民夫的后背往山上爬。确实,长征这一路走下来,刘彩香不知抬过多少次担架,有时民夫人手不够,她一抬就是三四里路不换人。可是,推抬担架的民夫推久了,刘彩香的腿脚开始发软,膝盖一酸跪倒在雪地上,无论怎么挣扎,两条腿就是不听使唤。她感到无助,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在这前面看不到路,后面是万丈深渊的大雪山上,自己的双腿就像不是自己的,她有点绝望,仿佛在梦中。耳边忽然响起了一个沙哑却坚强有力的声音:“同志们,快走啊!这里空气稀薄,停留不得,快走!翻过山顶就是胜利!”刘彩香抬头一看,打着绑腿戴着军帽的彭德怀在向大家挥手。彭德怀的这一声叫喊,这一挥手,不知道振奋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精神,他们重又迈开了沉重的脚步,翻过了这茫茫雪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在翻越夹金山时没有一个伤亡,全部安全通过。

猜你喜欢

夹金山肩头勋章
共和国勋章
意外的勋章
勋章闪亮映初心
父亲(新韵)
夹金山下的等候
越夹金山
爸爸的肩头
爸爸的肩头
夹金山(外二首〕
图说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