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开复浴爱重生:妻子陪我闯过“死亡地带”

2016-07-15张东亮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李开复妻子

张东亮

癌魔来袭,“科技牛人”万念俱灰

2013年夏,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时年52岁的他意气风发地携妻女赴美受奖,一时间万众瞩目,风光无限。与此同时,他一手创建的旨在帮助年轻人创业的投资公司——“创新工场”,也在国内做得风生水起。

从美国回来后,李开复的妻子谢先铃提醒他该体检身体了。谢先铃知道丈夫不光是著名企业家,还是个“夜猫子”,他甚至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凌晨三四点起来给员工回E-mail,也是他的习惯之一。实际上,李开复已经被失眠、痛风困扰了两年多,还患了几次带状疱疹,身体明显不如以前,种种迹象表明,他的身体已经发出了预警,这令谢先铃感到不安。

听了妻子的劝告,李开复不以为然:“放心吧,你老公正值中年,生活中那点小灾小病根本击不倒我!”但在当年9月,经常发低烧的李开复还是被妻子拖进了北京一所大医院,做了一套标准流程的健康检查。三周后,随着详细的体检报告出炉,李开复的生活被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他有可能患上了癌症!

进一步检查后,李开复被确诊为淋巴癌晚期。在他的一再追问下,医生坦言:他的生命可能只剩下100天。霎时间,这位毕业于美国名校的计算机博士,闻名全球的互联网大佬,一下从云端重重地跌到了谷底,再怎么冷静自持,心头的震撼也难以言喻。当晚,李开复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万念倶灰。妻子谢先铃含泪在客厅打电话,向他们的医疗界亲友和熟人挨个咨询,问国内哪家医院治疗淋巴癌最好,但得到的答复令他们如坠冰窟:“既已到晚期,再好的医院也回天乏术了,何况你们去的那家医院本就很知名。”

李开复的心情万分沉重,妻子自22岁那年嫁给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在了家庭上,他和孩子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假如自己真有个三长两短,妻子和两个女儿怎么办?自知时日无多的他静静地躺在床上,眼前浮现的是他与妻子相识相爱的一幕幕往事。

李开复原籍台湾新北市,后移居北京。1982年,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大三的他,回家过暑假时认识了谢先铃,一个长着甜美娃娃脸的台湾女孩。刚恋爱时,单纯善良的谢先铃经常被李开复的恶作剧戏弄。比如,有天谢先铃问李开复:“今天去看什么电影?”李开复认真地说:“今天有一部《装修内部》看起来不错啊!”谢先铃兴高采烈地说:“是吗?那就看《装修内部》吧!”结果,两个人来到影院,谢先铃才发现被耍了,电影院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呢。对于李开复这种恶作剧般的美式幽默,谢先铃并不恼怒,她喜欢这个才华横溢又爱闹腾的男孩,和他在一起每天都充满新奇。

李开复回美国后,两人又鸿雁传书了一年。有一次,李开复突发奇想,把谢先铃寄来的信先复印一份,然后把复印件上的字一个一个剪下来,再用胶水贴到另一张信纸上,组成了一封新的肉麻情书。在信上,他建议谢先铃,以后给他写信的内容应该是这样的:“开复,自从你回美国后,我总是看着月亮想着你,我好不习惯。很伤心、很难过,真痛苦!我为你断肠,一蹶不振,甚至多次想不开,现在已经欲哭无泪。你那么聪明,可爱,温柔,体贴,完美!” 谢先铃接到信后哭笑不得。

1983年8月6日,两人在台北举行了婚礼,婚后去了美国。一开始,夫妻俩在美国租的房子很简陋,一回家就忙着赶老鼠。几年后,李开复博士毕业去了苹果公司,他们才在加州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生死相依,爱妻为他撑起一片晴空

结婚30年来,谢先铃一直在家相夫教子,李开复就是她的依靠和精神支柱。但在丈夫查出癌症后,她却擦干眼泪,变成了一个沉着冷静的人,一步步引导丈夫从慌乱中静下心来,她开导李开复:“不怕,现在的医疗科技那么发达,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迈过这道坎的!”妻子说得笃定自信,李开复的心神也随之安定了几分。他本以为,妻子会跟自己一样惊慌失措,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坚强,每天气定神闲地陪他聊天,并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妻子尚能如此,李开复尽管悲愁不已,也决心全力一搏。

医生为李开复制订了一套化疗和标靶治疗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接受治疗前,已做好最坏打算的李开复拟起了遗嘱。面对那一沓从律师手中领回的遗嘱表格,他似乎怕了,几次拿出来,又几次扔回抽屉锁起来。只要一想到自己时日不多,他就惊慌失措。遗嘱前前后后写了几十次,那种感觉让他痛苦不堪。想着妻子和两个女儿,李开复勉为其难地整整费了一天半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苦差事,然后把遗嘱锁进抽屉,在妻子的一次次鼓励下,他开始接受化疗。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迅速在李开复身上掀起了惊天巨浪——第一支预防性抗生素打下去不到半个小时,李开复就觉得胃里翻江倒海,明明已经打过止吐针,但呕吐的感觉还是很强烈,妻子手足无措地看他趴在床边干呕,端茶、递水、送毛巾,都无济于事,而最让李开复难受的是那种想吐却又吐不出来的感觉,让他几乎发狂。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李开复的两只手臂因为频繁打针,造成血管萎缩、硬化,手上瘀青斑斑。等到做完第三次化疗,他手臂上所有的血管都打不进针了。无奈,医生只好建议他接受手术,安置一个活动式人工血管,方便静脉注射以及输血和抽血。

一般患者的人工血管多安置在胸前和腋下,李开复的却安置在左颈部下方。由于手术时是局部麻醉,他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看着医生在自己脖子上划了一刀,以至于后来他常梦见有人拿着寒光闪闪的刀子割自己脖子,吓得他从梦里尖叫着醒来。每当这时,妻子就赶忙抱着他,像哄孩子一样轻抚他的脸颊,说:“不怕,有老婆大人当你的守护神呢!”一句话让李开复万分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不久又倒头睡去。

李开复情况好转后,谢先铃趁机取笑他说:“你这根本就是现世报!以前你经常吓我,现在吓到自己了吧!”谢先铃平时最爱看恐怖片,遇到紧张的镜头又特别害怕,每次都蒙住眼睛问李开复:“过去了没?过去了没?”李开复常逗弄妻子,让她睁开眼睛的时候正好看到最恐怖的画面。而谢先铃最怕看到的就是用刀割脖子的画面,李开复骗她看了好几次。这回,却轮到李开复在手术台上被医生割脖子了。但妻子的言语“报复”和在病房中给他开的那些小玩笑,总能化解掉李开复紧张不安的情绪,让他感到几分轻松。

化疗期间,一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能深刻影响李开复的治疗进度和疗效。每天不论吃什么,喝什么,都要计算容量和重量,甚至连大小便和呕吐物也要一一检查并记录,简直不胜其烦,但谢先铃始终亲力亲为,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去做这些事情。

因为大量口服药物,李开复的口腔里随时都会涌出奇怪的药物味道,加上口腔黏膜被破坏,他的食欲大受影响,脾气也变得古怪起来。

一次,谢先铃忙完医院和家里的事,特地赶到市场上,买了最新鲜的鲑鱼头给李开复炖汤喝,这可是李开复从前最喜欢的一道汤。可是,当她匆匆忙忙送到医院,刚准备掀开盖子时,李开复闻到鱼汤味止不住一阵恶心,然后脱口而出:“拜托,走开!走开!”谢先铃被他这么一吼,手忙脚乱,一锅鲑鱼汤简直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李开复心情平复后跟妻子道歉,妻子却笑着说:“哎呀!你不知道,那锅汤最后便宜了你二姐和二姐夫,他们还抱怨好久没喝到我烧的鱼汤了呢!”妻子的大度令李开复的内心如释重负。

浴爱重生,夫妻携手闯过死亡谷

后来,李开复开始病急乱投医,只要听说哪种疗法可能有效,他一定要试试。除了听医生给的建议外,还吃了一堆所谓的特效药和保健药品。别看谢先铃平时感性有余、理性不足,遇到这种事,她却比丈夫理智得多。李开复坚持采用极端手法按表操课时,谢先铃就亲身体验,证明这种狠疗法的种种弊端。李开复不依,有时还跟妻子闹脾气。谢先铃就警告他:“这么吃下去,小心将来肾会坏掉!当然,到时候我可以摘给你一个肾,但之后我的身体就会变得虚弱,不能好好照顾这个家了……”李开复听了心中一颤,不禁眼眶泛红,老老实实听话不再乱吃药了。

就这样,半年后,李开复终于挨到最后一次化疗结束。又经过一年多的标靶药物治疗,CT检查显示,李开复腹部的肿瘤大都被清除干净了,夫妻俩走过了一条长长的与病魔抗争的深谷,终于重新来到广阔的蓝天白云下,整个世界都是新鲜而芳香的。那一刻,李开复和谢先铃相拥而笑,却笑得泪落如雨。

跨过死亡的幽谷,李开复第一次如此真实地体验到健康的可贵。重生的喜悦让他心里充满了感恩,当再次与妻子携手走在夕阳下,他才知道这一刻的珍贵。“这30多年,我一直忙于事业。过去,我总觉得时间还很多——等我准备好这个演讲,做完那个采访,忙完这件投资案子,等我更新好今天的微博内容……似乎每件事,都比关注身体健康这件事重要。结果到头来,我才发现,自己竟把真正重要的事搁到了最后,却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上。”李开复握着妻子的手感叹。“那以后你就要洗心革面,好好做人了!”妻子调侃说。其实谢先铃的心里并不踏实,丈夫病愈后,她依然担心某一天癌细胞会在他体内复生并扩散……于是,她对李开复严加看管,首先不准他熬夜,而且定时陪他去做康复治疗和体检,每天还坚持陪他锻炼身体。

劫后余生的李开复,决定把父母和妻女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2015年秋天,他带父母和妻女去夏威夷度假;家中两个女儿房间的天花板上都贴满了亮晶晶的小星星,这是李开复病愈后一个一个贴上去的;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他花3%的时间管教她们,剩下97%的时间用来做她们最好的朋友;陪妻子逛街时,他不再频频地看表催促她,而是开心地牵着她的手,一家一家不厌其烦地帮她选购独具品位的漂亮衣服;以前很少下厨的他,甚至还看着食谱学会了几道拿手菜,时不时地,系上围裙到厨房秀一秀烹饪技艺,犒劳下父母和妻女。

2015年2月,李开复结束了长达17个月的病假,重返工作岗位。他计划从北京出发,先飞往香港,再去台北,然后出国去新加坡和欧洲,一站一站去拜访投资人。出发前,妻子在帮他整理行李箱时若有所思地问:“你不会又过回从前的生活了吧?” 李开复知道妻子在担心什么,好几次在病床边,妻子要他再三保证,康复后不要再过以前那样的生活,妻子说:“我希望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在为你创造幸福,而不是为你创造效率!”李开复握着妻子的手,饱含深情地说:“你放心!不会的!你将是我一生最稳固的轴心力量!”

2015年6月,李开复在所著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动情地写道:“我和先铃是彼此的初恋,一辈子只有这一份感情,22岁就结了婚。正是因为有了稳定的感情依靠,才使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不再感到孤独,也让我有了心无旁骛搞科技研发的动力。结婚32年来,她任劳任怨,默默支持我的工作。无论是每天6点起来为全家人榨新鲜果汁,还是亲手缝衣服和被子,或是把我的西服烫得笔挺,我们生活的每一处都能看见她的关怀。在我繁忙的时候,她悉心照顾着我,从不抱怨我挤不出时间陪她和孩子;在我职业生涯的低谷期,她安慰着我,默默陪我渡过难关;这次我身患绝症,妻子更是表现得坚强而伟大,没有她,我可能已经告别这个世界……”

2016年4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时,李开复说到这段向死而生的经历,更是泪洒会场:“这场意外让我的生命有了深刻的回旋,也让我看到了比事业成功更珍贵的东西,感谢妻子和家人,陪我闯过生死关!”他表示,健康和生命同等重要。以前他总鼓励年轻人去追求辉煌事业,心存瑰丽梦想,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日子里,他才蓦然觉醒,面对可怖的病魔,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上忙,在病床上,他只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那一刻他才痛悟,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成功和梦想,简直愚不可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李开复这位商界大腕终于明白,他最该珍视的并非成功与财富,而是健康、亲情和爱,这些才是梦想的基石。

猜你喜欢

李开复妻子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女儿要富养 妻子要暖养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最应该富养的,不是孩子是妻子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李开复:骂并信任着
“病”变的李开复
“病变”的李开复
李开复:向死而生,补修爱的学分
每天举一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