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2016-07-15韩燕清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改变一所学校,重要的是优化一所学校的精神存在;提升一所学校,关键是优化所有教职员工的价值认识、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韩燕清校长一直致力于回应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当学校把诗意作为教育生活的精神底色时,教育也就成了一种理想境界的追寻之旅——教育回归儿童,以契合儿童的方式引领儿童的生命成长,为每个孩子的童年生活奠定诗意的精神底色。正是这样的追寻过程,让韩燕清和新桥实验小学的师生常常收获惊喜。真、善、美的诗意情怀,灵动创造、自觉自为的生命状态,充满童性的无痕的师生生命交往方式,让新桥实验小学真正成为师生精神生命成长的栖居地。
诗意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生命成长高度自觉的意义上的。于是,韩燕清始终坚持以焕发每位师生的生命自觉为价值引领,以文化来引领、服务师生的生命成长,促进学校的整体转型。根据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挖掘学校文化的新内涵,形成文化自我更新机制,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诗意新生活。诗意在她的学校更多地体现为师生生命自觉成长带来的主动创生新生活的生命状态,这样的状态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成为了整个生命成长的自然状态,伴随着生命成长的全过程。“有爱心、有童心、有慧心”的教师群体和“有个性、能自主、会创造”的学生群体逐渐形成。
诗性是激活师生生命成长的力量,课程是学校文化传承与更新的主要载体。韩燕清对诗意、童性的元素进行具体的解读与分解,进行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在课程建设中确立儿童立场,将游戏、表演、童谣、动手探究、提问质疑、想象创作等“童性元素”全面渗透进课程之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用符合儿童生命本性的教学策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学习的天性与规律,呵护其发自内心的、良善的、美好的、本真的状态;课堂上更关注学生奇特美好的想象与充满灵性的表达。学校形成了“诗意读写说”“动感数学趣”“缤纷艺体美”“乐活创生活”校本课程体系,以及以“探究”“创造”“多元”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学生社团活动,诗意的核心要素植根在儿童学习生活的全程。
任何一所学校既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性的存在,新小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韩燕清引领着学校朝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迈进,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在无形的价值信仰以及行为准则面前产生自觉的行为,逐渐衍化为一种教育的哲学——教育的诗意美。师生在轻松自在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提供多样的选择性,激活成长的自觉性,心灵自由,思维灵动,充满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他们自觉地将自己与自然、社会融合,营造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自然。这是一种灵动创造、自觉自为的生命状态——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