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探析

2016-07-15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黄莉敏

海峡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法律制度大学生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黄莉敏



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探析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黄莉敏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骨干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法律层面上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扶持和保障,意义重大。该文主要从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措施出发,分析和探讨我国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的思路。

大学生 创业 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在就业形势严峻、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主体,其创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创业带动就业,在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此,为了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然而,在新经济形态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这些优惠政策还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要。从法律层面上,对大学生创业全过程给予全面保护和支持,形成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体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1 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的立法依据

1.1 大学生创业

“创”就是创新,“业”是事业,创业即创新事业,是就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创业者对自己可用的各方面资源优化整合,以期创造出更大物质或精神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这一概念的产生源于特定创业主体——大学生,他们年轻有朝气、有潜力、有知识、有技术,但缺少资金、缺少经验,创业风险大,需扶持。

1.2 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

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是指通过一定程序、经过一定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用于规范、引导和指导大学生创业,保障大学生创业权益,激励大学生创业的各种制度。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尚未制定鼓励、扶持、保护大学生创业的专门法律、法规,而大学生创业的基础是有法可依。

从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来看,依照法的位阶来分主要有:第一是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中关于公民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规定;第二是法律,我国人大及人大常委制定的《劳动法》、《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高等教育法》等内容中部分涉及;第三是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如《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

2 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为贯彻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气氛日益浓厚,创业活动日益受重视,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在创业指导、创业运作、创业贷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法制体系不够健全,可操作性不强,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2.1 从法的位阶来看,立法层次低。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专门立法。保障大学生创业权益的法律规范大多是部门规章及地方政策,其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就业促进法》,但以引导鼓励、帮扶优惠等内容为主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性文件或政府行政行为的“通知、意见、讲话”,数量不少。在广义上这些都属于法律范畴,但属于立法层次较低的类型,且没有统一规范,其生效范围有限,往往只限于一部门或一省,不易落实。

2.2 从时效性来看,有关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工作开展缓慢。在学生创业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因素、技术发展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等因素影响,创业实践过程较为复杂,创业形势变化较快,而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开展的立法工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影响了立法的及时性。

2.3 从内容来看,创业法律制度相对较局限,且多数规定显得抽象和笼统,适用性不强。第一,从适用对象来讲,目前法律对大学生创业的主体界定仅限于大学毕业生,还未扩大到在校学生。第二,从内容表述方面来讲,大多表述宽泛,管控主体分散,且没有全国统一规范的解释,实施衔接难度较大,法律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第三,内容不全面,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例,就存在着期限过短、贷款额度偏低、贷款户籍限制等问题。又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商业网站的盈利模式是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很受大学生创业者所青睐,但技术含量不高,若要发展,需要他方投资。要获得投资,创业人员必须向投资方说明和解释创业计划书,这样就很容易被投资方全面掌握。如若被盗用,大学生将很难举证。再如,目前还缺乏基于创业主体特殊性的法律援助体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性权益(诸如知识产权、信贷投资、产业产权、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正当的利益诉求等都需要特定法务认定和诉断。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者很难能够得心应手地办理、处置,而法律援助的缺失会消耗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和知识产权的旁落。

3 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

从目前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来看,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是其根源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选择走自主创业这条道路的人会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越来显现出来,制定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的专门法,对于保护大学生创业权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信心,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建议构建以《大学生创业促进法》为核心,从中央到地方,从法律到规章、政策的一套完整的、系统性、成文的创业法律制度体系。梳理整合不同时期和背景条件下形成的,各类各层级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且带有短暂性、随意性、临时性的决策意向、政策举措、行政规制性的意见或通知。这些规范性文件立法层次不高、法规效力位阶明显偏低,将它们纳入法制化轨道,提请并促成全国人大通过形成具有较高法律地位的权威专门立法。对于大学生创业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违法后果要用法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下来,从而使大学生创业的合法权益得到长期稳定有效的保障。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包括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具体法律规定、相关执行监督政策等,涵盖从大学生创业准备到创业终结的全过程。

3.1 立法目的

为大学生创业立法的目的是旨在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提高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保障大学生创业的合法权益,有效发挥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惠及社会。

3.2 立法原则

大学生创业劣势明显,创业资金不足、缺乏创业经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对大学生创业另眼相待,这就需要政府介入、适当扶持,以弥补市场缺陷,改变实质上的不公平状态。因此,立法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国家适当扶持。其次是经济平等,具体包括平等准入市场、平等参与企业各项活动、平等分享经济资源和经济成果、平等参与竞争分享等,国家扶持的落脚点在于寻求市场作用与实质上的不公平之间的平衡。三是大学生创业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

3.3 创业准备阶段的法律制度

第一,大学生创业预申报、注册登记制度。对那些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采取自由申请备案、注册登记制度,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向他们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在课程的选修、毕业方式上,允许他们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可跨专业甚至跨学校选课,毕业时间按学分而不按学年算,学分修满即可毕业等。第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制度。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各种活动,如定期举办各类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各种大学生创业研究机构等来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创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第三,大学生创业能力咨询、评估制度。建立创业中介服务机构,便于大学生进行自身创业评估。

3.4 创业初期阶段的法律制度

第一,简化创业审批程序、市场准入便利机制。修改《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相关规定,修改企业注册登记程序的规定,放宽对学生创立或参与创立企业的主体资格,放宽登记经营范围的规定,登记程序简化,对大学生创业者可采取“列举式”登记,留有适当机动的空间;修改对知识成果的界定,扩大范围,将诸如文艺类、音像制品类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等部分本属于版权范畴纳入知识成果的范畴,知识成果可作为大学生出资的形式之一,在出资比例的限定上予以放宽,提高大学生出资的比例。第二,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制度。在金融机构中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开发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不断充实大学生创业基金,在基金的发放上只适用于大学生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第三,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的小额贷款法律制度,在贷款数额、贷款利息、还款期限等方面,优于普通商业贷款,对大学生创业企业予以更优惠的待遇。如有关担保,可针对大学生创业适当将门槛降低,同时对专利技术担保的认可适当放宽,以利于大学生创业融资。此外,也可以入股的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3.5 创业运作阶段的法律制度

第一,构建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制度。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预算及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税收优惠结构,丰富税收优惠种类,以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对创办高新技术类企业的优惠力度可以大些,可以只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余税收5年免征;对于创办传统产业企业的大学生,可3年内免征、5年内减半征收,目的在于从经济上减轻大学生创业初期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第二,构建公益法律援助制度。大学生创业者刚刚步入社会,缺少相应的实战经验,在企业运行中会遇到合同、税收、知识产权、用工、企业清算等法律问题,这都需要政府的法律援助,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法律问题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3.6 大学生创业其他法律制度

除了以上围绕着大学生创业过程,从准备到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后,还应建立一些其他相关制度(如激励、保障),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一是建立大学生创业激励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如举办大学生创业表彰大会、设立大学生创业奖励基金等,表彰奖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二是建立创业法律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对违反者予以追究。三是完善大学生创业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社保补贴,解决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个人保障;通过开发微小企业新型险种,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资金问题。

此外,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立法形式,以混合立法、分散立法、综合立法和专项立法来保障大学生创业。要做好前瞻性立法工作,避免出现法律立法滞后,对于部分较为突出、作用较为明显的法律问题,政府机关及地方政府可结合实际情况,在《立法法》框架内进行优先立法,制定临时的地方性规章,为大学生创业过程提供良好的立法支持。

总之,要实现以创业促就业这一目标,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创业大军中,建立健全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长期、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体系十分重要,这在保障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促使大学生创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创业在给他们带来光明前景的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创新型国家”转变。

[1] 王伟叶. 论强化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D]. 湘潭: 湘潭大学, 2012.

[2] 张夏薇, 罗芳香. 大学生创业法律环境的构建[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8(2): 74-76.

[3] 李蔚,彭莉萍.论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的完善[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8): 34-36.

猜你喜欢

法律制度大学生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