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数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6-07-15张圆圆

学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标理念

张圆圆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河北 秦皇岛 066100)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数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张圆圆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河北秦皇岛066100)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们对新课程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的深刻内涵,看清课改方向,以认真的态度践行教学改革。

知识本位;人本位;源头活水

随着小学各年级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新修订教材的完全投入使用,意味着教学理念必须以《课标》为准则,进行彻底更新。下面我就课改方面把自己近年来工作中的几点思考整理如下。

一、让人本位理念回归课堂

在时代呼唤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内容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这些调整,落实了实现人的发展才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以人为本”理念的被提起则要求教育实现“人本位”回归课堂。“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教育在更高层次上的育人目标”。这是与“知识本位”的育人目标的本质区别。关注人本需求、焕发课堂活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改革后课堂教学的明显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该说,自主探索未知领域的东西是每一个人的欲望。教师的任务是将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也就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这种方式尊重了人的意识的复活。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者。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中他们可以体会发现的乐趣,体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绪释放的快感,体验群体智慧力量的强大。而这些体验的获得,都是以往课堂所无法给予的。

二、转变观念,践行教学改革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的新教材,通过教材改革将课程改革的愿景、目标,理念等具体化,并引导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十年前的课堂相比,教师的观念、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教学评价体系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些变化提示我们必须要使用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模式。这种模式的使用必须以领会新修订教材中的愿景、目标、理念,看清路径上和原来教材改编的异同为前提。就小学数学课程的第一学段,在课程目标中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这四方面的整体实现,使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

例如,教学“倍的认识”,这是本册中新增的单元,通过该单元的学习,该理解和掌握的技能可确定为:结合具体情境,有效地利用知识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数学思考则在观察、比较、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理解把握倍的本质。问题解决着眼于面对实际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找出合理的分析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并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的基本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最终目标的圆满完成。

基于以上认识,我首先布置了前置性预习作业。例如,书上画的图像说明什么?你看懂了什么?你怎样认识倍的?什么样的两个数之间有倍数关系?通过这些暗示性的问题先使学生在预习中对倍有个笼统的认识。课堂上情境导入时,出示学生熟悉的、色彩鲜丽的菜蔬图片的课件,让学生联系昨晚的预习题结组讨论课件中不同菜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几个几”的语言形式表示,为“倍”的引入做好铺垫。完成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的概念意义的提前储备。在学生获得“倍”的感性认知后,引入倍的概念。由学生结组,自由变化人数来强化“倍”的认知。然后出示小朋友拔河的课件,先以不均衡的人数(成倍比关系)来判断两边的胜负情况。几次改变后,两边人数均衡了,拔河比赛就结束了。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和趣味的游戏中,倍的概念建立并得到了巩固。拓展训练中,我注重了形式的多样化,并对有不同学习习惯和存在差异的学生设计了梯度练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从总体目标、德育教育、能力培养、质疑精神、创新能力等都赋予了新时期环境下教育任务的新内涵。而它指导下的课堂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念更新、教学创新的执行者是一线的广大教师。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告诉我们仅靠低头拉车的黄牛精神是不够的,梳理《新课标》指引的目标,看清方向,才能进行从理念到实践的革新。

三、让“活水”的营养物质丰富起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意思是说教师的知识储备要丰厚。我们可以把教师的知识体系分为三个体系:一是本体知识。二是文化知识。三是实践知识。其中本体知识包括我们学历考试所学的各个学科。这些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研究成果会不断更新。这些新的进展情况我们必须时时关注,它会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文化知识也会被我们纳入课堂佐助本体知识的学习。实践知识虽然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但个人所得毕竟有眼界的局限。外界很发达,方便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许多已成为名师的教师的重要的学习方法。他们只是留意生活中的处处学问,不断地充实自己罢了。

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摄取有益于教学改革活动展开的各种知识,必须要保持自身的水成为有源活水,且是营养物质丰富的活水。

总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课程改革的进程快慢与否,直接取决于我们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深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责任编辑田彩霞]

G62

A

1673-9132(2016)24-0220-141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55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标理念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