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价值与开发途径探索

2016-07-15姚秀梅

学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河北文化遗产传统

姚秀梅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音乐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学术探讨]

河北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价值与开发途径探索

姚秀梅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音乐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蕴藏丰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资源。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河北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激发其生命力,实行现代转型。

传统音乐文化;功能价值;利用途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得到较大彰显。利用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增强本土文化竞争力的认识渐趋加深。如何认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功能价值,如何加以开发利用,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问题。本课题研究对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功能价值加以科学分析,提出开发利用的多种途径,为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价值分析

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对满足群众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一)品牌价值

要打造文化品牌不能走精英文化的路子,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近年来,张家口蔚县举办了系列民俗或旅游文化节,将秧歌、打树花、拜灯山、民间社火等传统民俗活动,打造为吸引游客的旅游品牌,全方位展示蔚县的民俗文化,提高了蔚县的知名度,传统音乐文化品牌价值得到很好体现。

(二)经济价值

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和开发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对当地经济会产生相当的影响。自古以来,蔚县百姓爱看戏,因为爱看曲人们将戏曲故事以剪纸形式表现出来。2010年举办了“中国剪纸艺术节”之后,蔚县全城百姓学剪纸,剪纸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剪纸产量不断翻倍,从业人数也成倍增长,蔚县迎来剪纸艺术发展的春天。

(三)环境价值

传统音乐文化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一种能使人口、资源和环境良性循环的文化体系。蔚县的拜灯山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盛行,人们在灯山楼前敲锣打鼓、歌舞祭拜,寄托平安的愿望,有着较高的艺术品位和民俗文化内涵。这对于城市化、经济化高度发展而造成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而言,不啻是一剂醒脑的良药。

(四)认识价值

传统音乐文化是地域的标识,地域音乐有着各自独特语言、服饰。如承德清音会、定州子位吹歌、正定常山战鼓永年鼓吹乐、唐海唐山花吹等等,代表了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今天,本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中,我们更要加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凸显传统文化的认识作用。

(五)教育价值

民族精神植根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土壤,是凝聚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顽强勇敢、诚实守信等伦理规范,无疑是重要的文化和教育资源。从河北各地民俗事像看:节庆、祭祀、婚丧嫁娶等习俗仪式,记载了人们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孝、悌、忠、信”的做人原则不能丢弃,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家庭幸福、社会祥和的重要保障。

二、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音乐文化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日趋衰落。为抢救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我省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搜集、整理和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取得的成绩

政府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在培养人才、资金投入和提供平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国际吴桥杂技节”是我国目前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杂技艺术节,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180多个节目参加了比赛演出,推进了中外杂技艺术的交流,扩大了经济效益和影响,为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二)文化媒体的形成

经过多年发展,河北已形成以市、区、县为中心的文化工作体系。以市群众艺术馆、区县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为中心的群众文化辅导体系如网状遍布,各级音乐艺术创作体系、各级电台、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和影剧院等传播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传统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搜集整理成绩显著

有关部门对民歌、戏剧、曲艺、民间舞蹈等的传承进行了系统的普查,编辑整理出了一批批艺术集成,抢救了许多濒临灭亡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如石家庄学院崔晓娜博士,十几年来收集各地十番音乐、佛教音乐及民歌500多首,并编辑整理成教材讲义,用于传统音乐文化课程讲座。河间县诗经村七旬老人李瑞林历时18年,走访5个县市600多个村庄,搜集整理出360多首冀中广为传唱的抗战歌曲,出版了歌曲集《抗战歌曲集》。

三、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利用模式探索

(一)记录保护

以笔记、录音、摄像等手段,将民间节庆、礼仪、宗教等音乐语态,加以记录整理为书籍、音像等资料以便保存和传承,这也是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中较简便可行的方法。如“冀中小曲”,传承基本是家族式的口口相传,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有关专业人士曾多次为传承人苑振发先生录音,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冀中小曲”在2005年编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北卷》《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记载。

(二)展览保护

在各地区投资建立民俗博物馆,系统收集音乐服饰、乐器、道具、古谱等物态实体或照片、图片,集中收藏和陈列。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题性的展览,直观地展示陈列品的主题与意义。近日,由京津冀三地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民间收藏文化展及奥运藏品展》在河北博物院展出。展出了500多件藏品的实物照片,年代跨度从清代到新中国解放前,展现了几百年来京津冀三地民生的变迁,搭建起京津冀三地奥运收藏交流的平台。

(三)演示保护

对传统音乐文化中具有可观赏性、可参与性的民俗仪典等行态文化,可经过适当规整,移植到特定的演示场,进行演出或展示,吸引民众的聚观和参与。今年春节前,河北曲艺家协会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举行了河北梆子、京剧、评剧等戏剧文化展。京、评、梆迎春大戏《秦香莲》邀请了京津冀三地专业院团等著名戏曲艺术家同场献艺,三个剧种分工合作,共唱一出戏,让广大市民享受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四)教育式保护

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后继乏人,其根本办法就是要渗透和提高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亲和力与认同感。目前,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各地学校在选材上还可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选用本土优秀民间音乐,开启学生传承本土音乐的意识。

(五)商品化保护

传统音乐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不丧失艺术个性,也不失去特色内涵。有的地方组织剧团或歌舞队在喜庆日进行收费演出,在商品化保护方面已有所行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家口康保东路二人台,一直活跃在河北北部城乡的舞台上。剧团工作者们创作了一批贴近百姓生活的小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给康保二人台艺术带来了新发展机遇。

[1] 张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 王天颖.浅谈中国传统音乐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开发利用[J].音乐时空,2013,(13):105.

[责任编辑张景贤]

G64

A

1673-9132(2016)24-0220-57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01

姚秀梅(1965-),女,硕士,石家庄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成果,编号:HB14YS008。

猜你喜欢

河北文化遗产传统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