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结石65例

2016-07-15申祝青全主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湖南怀化418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胆道镜胆结石腹腔镜

陆 恒 申祝青 全主见 胡 奇(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湖南 怀化 418400)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结石65例

陆 恒 申祝青 全主见 胡 奇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湖南 怀化 418400)

【摘要】目的 探讨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65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4.3%、7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5、33.3%,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传统开腹术比较,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下探查取石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高效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道镜;探查取石术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病,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且容易有结石残留或复发[1]。目前,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条件合适的患者,并不用切开胆总管,而是直接经过胆囊管将胆道镜插入胆管进行胆道探查取石,临床效果良好。本文对比分析了腹腔镜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采取传统开腹术治疗的65例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65例胆结石患者,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经我院B超和磁共振胰胆造影确诊者,按照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6.8±5.4)岁。入选病例术前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两组入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术前检查: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抽血,进行B超、CT及生化检查。其中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均正常者41例,二者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者24例,增高者中较明显,且增高值大于等于50%者5例,ALP存在不同程度升高者6例;所有患者经CT、B超检查发现,均有胆囊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4例,结石直径2~7 mm,伴胆总管扩张21例。

1.3 方法。观察组治疗方法:患者取头高脚低卧位,气管全麻,采取四孔操作法建立操作孔,剑突下孔和右肋缘下孔是主操作孔,经此将胆道镜置入并操作,经脐部和腋前线脐右置入腹腔镜。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然后进行胆囊管解剖,行腹腔镜,如果B超提示胆囊管增粗,胆道镜能够置入,便可直接经过胆囊管将结石从胆总管中取出,然后夹闭胆囊管,不放置“T”管;如B超显示单纯性胆总管增粗,则先行胆总管造影,以确定结石的大小及其位置,然后解剖胆总管;如果胆道镜无法经胆囊管置入,则可用长针穿刺,如果证实为胆总管,则可纵行将胆总管切开,于其前臂做切口(切口大小根据结石确定[2]),用无损伤钳轻轻推压胆管,取出切口部位周围的结石;用置入的胆道镜直接对胆管进行推挤,同时增加胆道镜的水压,将结石挤压出来;如发现胆管直径小,结石卡压比较紧,则可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如取石钳置入不了,则采用钬激光或大号活检钳先将结石击碎或咬碎,然后取出碎石。最后,取出结石后,仔细观察Oddi括约肌和胆道黏膜等部位有无瘢痕或水肿,根据需要置入腹腔引流管和“T”管。对照组治疗方法:行胆囊及胆总管切开术取石,然后放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

1.4 疗效判定[3]。治愈:影像检查显示无残留结石,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黄疸消退;好转:影像检查显示仅有少量结石残留,大部分结石被取出,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黄疸减轻;无效:术后影像检查结石未取出,临床症状、体征无缓解。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l5.0软件处理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或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疼痛,给予阵痛处理,1例发生胆瘘,未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术后发生3例疼痛,切口感染发生4例,胆瘘1例,2例出现切口疝,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两组并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2.3 本研究中,分别将两组中7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70岁以上者25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高龄患者的治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1%(χ2=4.31,P<0.05),观察组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χ2=5.88,P<0.05)。

3 讨 论

研究资料显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时,往往创伤大、患者恢复较慢,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临床微创技术的发展为胆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目前,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进行胆管探查取石术成为胆结石主要治疗方式。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该手术方式操作复杂,往往手术时间较长,所以,该手术更适合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且术前要确定其重要器官未发生严重合并症和无手术史[5]。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能够避免T管引流、胆总管被彻底解剖及缝合等操作,手术创伤小、结石清除较彻底、疗效确切且患者恢复快,以上几点已为临床实践证实。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这都增加了胆结石的治疗难度。而且老年人一般免疫力低,手术耐受力弱,开腹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且感染率较高。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则可有效减少创伤面积,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将两组中高龄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高龄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高龄患者,本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如下优点:创伤小、对括约肌功能不产生影响;疗效高,能一次性清除大部分胆道结石;住院时间短,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对老年患者优点更突出,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作为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建文.腹腔镜胆道探查术8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 (23):5227.

[2] 汤晓东,刘双海,蒋剑,等.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8):589.

[3] 李国松,苏东燕.腹腔镜胆道探查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4(27):118.

[4] 刘泽良.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23例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4):332-335.

[5] 祝平,詹银楚.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85例疗效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1):59-61.

中图分类号:R57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88-02

猜你喜欢

胆道镜胆结石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