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性疾病患儿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6-07-15张英霞淄博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淄博山东255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意义儿童

张英霞(淄博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淄博 山东 255120)



感染性疾病患儿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张英霞
(淄博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淄博 山东 255120)

【摘要】目的 为了能够增加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确诊率,探讨凝血指标在诊断过程中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抽取60例在我院儿科就诊的考虑存在感染的患儿作为科研对象并将其归为治疗组,同时通过相同的方法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60例非健康儿童作为科研对象并归为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检验两组儿童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的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 考虑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可以进行凝血指标的检测,既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早期诊断,又能够有效的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儿童;感染性疾病;凝血指标;意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近年来我国临床越来越重视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而有资料证实凝血因子可以用来反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诊断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2]。细菌产生内毒素不仅可以对凝血因子Ⅻ直接激活,也可以通过受损伤的血管内皮发生作用,增加机体内激肽释放酶的含量,使外源性凝血途径被激活,促使DIC的发生[3]。我院对儿科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体内的凝血指标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获得一定的科研数据。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6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考虑存在感染的患儿作为科研对象并将其归为治疗组,同时通过相同的方法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60例非健康儿童作为科研对象并归为对照组;观察组就诊患儿年龄1~10岁,平均(10.9±3.2)岁;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患儿25例,病毒感染患儿15例,支原体感染患儿15例,真菌感染患儿5例;疾病类型:肺部感染患儿20例,先心病伴肺部炎症患儿10例,外伤后感染20例,血液系统疾病10例。对照组就诊患儿年龄在2~12岁,平均(10.4±3.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与方法:入组患儿均于前一天夜12点以后禁食禁饮,于第2天凌晨5点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作为标本,然后与浓度为109 mol/L枸橼酸钠溶液0.2 mL进行均匀混合或者直接通过真空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作为标本。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分为2份,分别进行离心处理。其中一份按照凝固法的原理应用由西门子公司提供的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标本检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试剂盒为配套试剂,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另一份血液标本则通过胶体金法检测D-二聚体(DD),仪器选用NycoCard-Reader小型读数仪。所有试剂盒均为配套试剂,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评价方法:应用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制定的DIC评价标准来进行检测结果评定[4],其中凝血指标异常标准为:凝血酶原时间(PT)超过正常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超过正常10 s、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正常范围在1.5~4 g/L、凝血酶时间(TT)延长为超过正常3 s。

1.4 评价标准: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儿的各项凝血功能检验指标(PT、APTT、TT、FIB、DD)的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凝血指标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患儿凝血指标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IB(g/L) DD(s)观察组 60 19.13±9.54 51.24±20.90 27.46±1.51 2.86±1.61 1.73±1.55对照组 60 12.24±0.68 38.75±4.56 17.47±1.27 2.95±0.33 0.32±0.05

3 结 论

DIC通常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病理生理过程比较复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误诊或者漏诊[5-6]。对DIC的诊断以实验室各项凝血指标检测指标来确诊,,虽然早期的PT、APTT、TT会出现阴性结果,但是连续观测其结果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断,且DIC发生较多时往往都伴有感染性疾病。此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患儿的各项凝血功能检验指标(PT、APTT、TT、FIB、DD)的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当感染对机体的凝血系统进行激活时会同时将凝血因子消耗掉,这样会诱发抗凝和纤溶系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感染性疾病的初期,患儿体内PT、DD、TT的检测结果会最早上升,而APTT、FIB则上升比较慢。而D-二聚体则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发生凝血时的特异性指标,灵敏度高于其他检测指标。有研究报道AT可作为观察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总之临床上对考虑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应重视对凝血指标的检测,有利于确诊感染并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汉民,沈霞.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和评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81-582.

[2] 李家增,王鸿利.现代出血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99.

[3] 王鸿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诊断的新进展[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5):261-263.

[4] 郑美琴,李承,江明华.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的临床实验评价[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2):157-159.

[5]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30-31.

[6] 王欣明,蓝晓光,李梅.C反应蛋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75.

中图分类号:R5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28-01

猜你喜欢

意义儿童
一件有意义的事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