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意义研究

2016-07-15黄富强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湖北丹江口4427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临床意义肝硬化

黄富强(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湖北 丹江口 442700)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意义研究

黄富强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摘要】目的 观察血小板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入A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分入B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入C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对4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A组和对照组的PLT、MPV、PDW、PCT等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的PLT和PCT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检测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中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最终甚至会引发肝癌。当患者的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时,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肝性脑部疾病和消化道出血,进而导致患者死亡[1]。相关报道显示,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及发展和机体中血小板的减少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2]。因此,为了探讨血小板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不具有其他类型肝炎和慢性疾病;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入A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分入B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入C组A组共10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4.21±10.31)岁;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低蛋白型血症、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症状。B组共7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2.48±11.35)岁。C组共5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3~74岁,平均年龄(41.37±9.64)岁。同时,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3.54±8.86)岁。4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本次研究的仪器和设备采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于清晨时抽取4组研究对象的2 mL空腹静脉血,放入EDTA-K2抗凝管中混匀后,2 h内放入血球分析仪中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值(PCT)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观察和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s)进行表示,当(P <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表1可以看出,A组和对照组的PLT、MPV、PDW、PCT等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的PLT和PCT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的MPV、PDW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病毒性肝炎初期感染时,患者往往很难察觉,临床症状也往往不够明显,这样就容易导致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进而使疾病进展成为肝硬化,甚至会引发肝癌。肝硬化会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产生比较复杂的影响,包括血小板的结构、形态、生化及生理等方面。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具有具体形态的成为,主要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当机体肝脏感染病毒性肝炎后,血小板功能的各项参数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导致血小板量减少[4]。血小板的PLT、MPV、PDW、PCT等指标与其功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临床上反应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和对照组的PLT、MPV、PDW、PCT等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24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又以肝硬化患者的指标变化最为明显,A组与B、C组的PLT和PCT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PLT、MPV、PDW、PCT等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血小板检测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

表1 4组研究对象的PLT、MPV、PDW、PCT等指标比较

参考文献

[1] 张文亮,吴萍,王宁,等.2006~2012年天津市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4,54(12):85-86.

[2] 陈慧春,徐元宏.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49-1650.

[3] 陈景芬,郭春梅.浅析病毒性肝炎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96-97.

[4] 杨海燕,陈黎红.病毒性肝炎合并血小板减少症1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05-2106.

[6] 何红,周国兵.108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分析及临床意义[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35(5):309,299.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23-02

猜你喜欢

病毒性肝炎临床意义肝硬化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相关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