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争
2016-07-14许晖
许晖
六月上旬,网传周渔君先生用一段精辟的比喻描述联发科 “Helio X20”——这枚业界首款十核移动处理器,“我们开车时换挡,当需要性能好时,就使用3、4挡;当需要省油时,则向下换挡。同样的概念,当手机对计算要求比较高,比如玩游戏、看视频时,可以切换到A72;当仅仅是浏览网页,看文件则可以使用A53。”笔者表示,我车开得少,你别骗我,软文公关公司可以换了
离开IT界有那么一段时间了,被以前IT圈内好友“艾特”我这段话,是想让我这个从IT记者转行当汽车记者的老头儿研究一下:想省油是否应该降挡。在我看来周先生与其用换挡描述省油(节能),倒还不如用“自动停缸”技术更为巧妙。比如本田的vcm技术,通过关闭个别气缸,使3.5L V6发动机可在3、4、6缸之间变化,排量也在1.75L、2.3L、3.5L之间变化,达到省油目的。
“双核、四核、八核、真四核、真八核、十核”,手机和平板电脑宣传单以及电商页面,充斥着这些醒目的高亮字体,同时它们不乏也会出现在日益壮大的车载导航产品宣传上。这种情况在大家伙一股脑上马“安卓”系统导航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可是“核战争”真的有意义么?
技术白皮书上的各种专业名词我们就不罗嗦了,反正工程师想出来的东西要是大家都懂,那么还要工程师干嘛。不过看着漫天导航厂家的宣传单巧舌如簧,把不少消费者绕进数字游戏,这里还是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ARM公司是半导体知识产权供应商,说白了就是专门卖设计方案给有生产技术的厂家去生产处理器的。比如三星、联科发、高通、德州仪器等等,每家都有自己的二次方案,性能也各不一样。类似显卡领域的公版私版,虽然用的都一个供应商生产的芯片,但生产工艺和PCB的布局、供电设计、电容选用等等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生产出的显卡芯片虽然一样,但性能和价格会差很远。比如使用同一个芯片的显卡,某国产品牌比某外国品牌的市场价要差将近一千元。所以任何标称自己使用ARM Cortex Ax处理器而不具体说是哪家生产的,不提厂名以及具体型号的宣传都是耍流氓。
其次Cortex是ARM设计的系列处理器名称,ARM在最初的处理器型号都用数字命名,最后一个是ARM11系列。在应用ARMv7架构后,才推出了Cortex这一系列,老式的则命名为Classic系列,所以不要以为ARM9处理器就是Cortex-A9。
再次Cortex系列处理器的数字高低仅代表不同定位,不代表性能高低。比如,A7是在A8、A9、A15架构后面才提出来的。Cortex-A8、A9、A15、A7等不同架构间,不是相互取代、升级的关系,而是针对不同平台不同需求的不同定位。比如A7的性能和功耗比A8、A9、A15有明显优势,所以说什么数字越大性能越佳纯属瞎掰。
然后有别于大家熟悉的PC处理器,移动处理器准确来说是一套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包含了CPU、GPU、DSP等,GPU负责处理图形、DSP则负责解码。按照现在的商家宣称,他们的多核说的是所有核心,比如GPU、DSP等等也算里面,这样一来,想要多少核就有多少核了。实际上多核应该只讨论CPU核心数,如上文提到的联科发Helio X20,其包含了2个2.5GHz的A72、4个2GHz的A53以及4个1.4GHz的A53合共10个处理内核。
再然后,核心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虽可以体现性能,但除了数量,单个核心本身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单一比拼核心数量并没有意义,CPU只是整个SoC的一小部分,核心数量又是CPU众多性能指标的一小部分。仍需要相匹配的缓存、内存协助,处理器再快,内存存取速度跟不上,系统一样会卡顿,就如一台16缸发动机却没有很好的配上正确的变速箱一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众多配备着疯狂处理器的山寨导航,却有着糟糕的卡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