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用药效果调查

2016-07-14吴建梁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美国白蛾飞防药效



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用药效果调查

摘要:连续8年时间,对文安县美国白蛾的飞机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用3%高渗苯氧威防治美国白蛾效果最好,并总结防治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飞防;美国白蛾;药效

美国白蛾属鳞翅木、灯蛾科,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为了迅速遏制美国白蛾的危害和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文安县连续8年对美国白蛾进行了飞机喷洒药物防治(以下简称飞防),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对多年飞防效果开展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防治区概况。文安县为河流堆积地貌,处于相对低下部位,平坦开阔,为多条河流下游。历史上承接清南地区14个县超量洪沥水和大清河、子牙河、古洋河、潴龙河决口洪水。县境东部、北部形如釜底,洪沥水无下泄出路,自然形成了封闭洼地(文安洼)。全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坡降1/5 000。防治区域为文安县境内种植3年以上面积超过3 hm2的片林和高速公路、106国道、高速引线、主要交通干线、河渠两侧绿化带。区域内树种以杨树为主,有少量法桐、柳树、国槐等其他树种。林分为中龄人工纯林和少量幼林,树高6~18 m,郁闭度0.4~0.9,经营管理程度较高,林地状况良好。

1.2 防治作业时间。低龄(1~3龄)幼虫发生期,2009年防治的是第二代幼虫,其他年份统一飞防第一代低龄幼虫。8年累计飞防面积8.2万hm2,各年度飞防面积见表1。

表1 2008年~2015年飞防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hm2

1.3 机型及药剂。因为防治面积大,片林比较零散,2008年使用的是中国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蜜蜂3,2009年以后主要采用的是美国施韦策公司生产的S300C和美国罗宾逊直升机公司生产的R44两种轻型直升机。

2008年使用的药剂是内蒙古赤峰市帅旗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植物源农药1.2%苦·烟乳油;2009年和2010年使用的是河南安阳市安林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的仿生制剂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2011年和2012年使用的是该公司生产的的20%除虫脲悬浮液;2013~2015年使用的是河南郑州沙隆达伟新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3%高渗苯氧威乳油;助沉剂为尿素;稀释剂为自来水。

2 调查方法

2.1 方法和飞防技术指标。用蜜蜂 3、R44、S300C等机型按667 m2用药量30~50 g,助沉剂10 g,用水稀释3倍,超低量喷雾飞行作业。

飞防技术指标:①飞行高度:无障碍区要求距树冠3~5 m,有障碍区距树冠高度30 m以下。②飞行速度:作业时航速要求90~100 km/h。③天气条件:风速在3 m/s以下,无雨、无雾的天气。④单位面积雾滴数:要求3~5滴/cm2。⑤漏喷率:控制在10%以下。

2.2 飞防效果调查方法

2.2.1 单位面积雾滴数测定方法。在飞防区域地面布设10 cm×10 cm的红色纸张,飞机洒过药后立即收起,统计各红纸片上的雾滴数,计算单位面积上的雾滴数和喷幅宽度。

2.2.2 飞防区域监测方法。在飞机喷杆上绑定执法纪录仪,当天飞防结束后查看喷雾视频;在飞机上安装GPS,记录飞行轨迹,并导入ArcGIS,查看飞行区域及飞行路线。

2.2.3 防治效果调查方法。2008年药效调查:分别在世纪大道两侧、廊沧高速公路两侧,史各庄镇新村片林(200亩)、小务农场片林(50亩)、文毕路护城堤口、赵王新渠南堤等地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在标准地与飞行方向垂直的直线上,选两组标准树,组间相距50 m,每组选标准树5株,每株相距5~10 m,喷药前检查树冠上的活虫数。喷药后1 d、3 d、5 d分别调查树冠上的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

2009~2012年药效调查:分别在世纪大道两侧、廊沧高速公路两侧,史各庄镇新村片林(200亩)、小务农场片林(50亩)、文毕路护城堤口、县防洪堤一中东侧,董村管区片林、滩里镇中滩村片林等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在标准地与飞行方向垂直的直线上,每调查点选两组标准树,组间相距50 m,每组选标准树5株,每株相距5~10 m,喷药后5 d、10 d、15 d分别调查树冠上网幕内的死虫数和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

2013~2015年在飞防30 d左右,分别在世纪大道、迎宾大道、文安镇片林、史各庄镇新村片林各调查1 000株标准树,统计有虫株率。

2.2.4 计算公式

3 调查结果

3.1 飞机防治药效。2008年飞防用药为苦·烟乳油,药效调查结果见表2。2009~2012年飞防用药为灭幼脲、除虫脲,药效调查结果见表3。2013~2015年飞防用药为苯氧威,药效调查结果见表4。

由表2可以看出,使用苦·烟乳油飞防后1 d,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达80.9%;飞防后3 d,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达85.6%;飞防后5 d,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达89.6%。

表2 用苦·烟乳油飞防美国白蛾药效调查表

表3 用灭幼脲 除虫脲飞防美国白蛾药效调查表

由表3可以看出,使用灭幼脲或除虫脲飞防后5 d,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达66.7%;飞防后10 d,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达79.3%;飞防后15 d,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0.2%。

表4 用苯氧威飞防美国白蛾药效调查表

由表4可以看出,使用苯氧威飞防后30 d,平均有虫株率仅为0.16%,低于廊坊市美国白蛾有虫株率0.4%的防治指标。

3.2 其它指标完成情况。根据观测和GPS、执法记录仪记载得知,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气候条件基本达到飞防要求,对个别漏喷区域进行了补喷,因有高压电线,偶有飞行高度过高情况。

3.3 防治成本。租用飞机为3 000元/架次,购买农药、尿素、劳保用品合计4 300元/架次,每架次平均防治面积按40 hm2计算,平均每平的防治成本为107.5元。

4 小结

4.1 防治效率高。运用蜜蜂3、R44、S300C等轻型飞机,方便灵活,可任意选择起降点,每架次在12 min左右,可飞防40 hm2,平均每小时作业160 hm2,能在一星期内基本完成全县的飞防任务,具有喷洒均匀细致、分散程度高、施药盲区少、不践踏庄稼等优点,有效解决了因树木高大、防治设备落后、防治力量不足、防治效率低等难题,而且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即喷洒了叶面肥,促进了树木的生长,增强了树木的抗病能力,同时防治了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多种杨树食叶害虫,避免了重复防治,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4.2 防治成本低。飞防美国白蛾平均每平米成本107.5元,而地面常量喷雾防治成本352.5元,喷烟防治成本297元,每平米平均节省防治经费217.2元。同时大大减少了用药量和人工,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4.3 防治效果显著。运用蜜蜂3喷洒苦·烟乳油,施药5 d后,美国白蛾虫口减退率达89.6%,运用轻型直升飞机喷洒灭幼脲和除虫脲,施药15 d后,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0.2%,喷洒苯氧威30 d后,平均有虫株率仅为0.16%,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遏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和蔓延。

4.4 对环境影响小。使用仿生制剂(灭幼脲、除虫脲、苯氧威等)或植物源农药(苦·烟乳油、苦参碱、烟碱等)有效期长,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小,对人畜无毒,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

5 存在问题与建议

5.1 存在问题。一是由于飞机作业速度快,受风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对作业区外的作物误喷药剂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二是所采用的农药对鱼、蚕、蜜蜂、蝗虫等有影响,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三是飞机作业不能全覆盖防治,存在漏喷和未防区域。

5.2 建议措施。一是在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中应继续长期推广飞防,总结归纳标准化的流程,并且要做到早谋划、早准备,详细勘察,科学确定适宜的飞防区域,编制详细的飞防作业方案,在第1代美国白蛾的低龄幼虫期实施飞防。二是对面积较小片林、沟渠路堤林带、村庄周围等地飞防宜采用轻型直升飞机作业。三是飞防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人畜无害、有效期长、对环境影响小、不杀伤天敌的药剂。四是飞防是一项技术性很强、风险较高的工作,应选用专业飞防公司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确保作业安全和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美国白蛾防治技术手册[M].

[2]夏明辉,赵燕,王文亮,等.飞机喷洒药物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调查 [J].山东林业科技,2014 (1):56~57.

[3]高柏成,吴建梁,刘双才,等.灭幼脲Ⅲ防治杨树杨扇舟蛾的效果调查 [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S1):496~498.

[4]刘金岭.美国白蛾飞防效果调查实验 [J].山西农经,2015(6):82.

065800河北省文安县林业局吴建梁

猜你喜欢

美国白蛾飞防药效
北大荒飞防学院建设研究
美国白蛾飞防次生灾害规避技术研究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药效
“空中拖拉机”喷洒阿维灭幼脲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试验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空中拖拉机”性能特点及其飞防应用
本是同根生 药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