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建设重要能源基地的研究
2016-07-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审核评价中心张益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审核评价中心 张益娜
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建设重要能源基地的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审核评价中心张益娜
摘 要:2013年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能源矿产等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国家经济、生态和能源安全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新疆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三基地一通道”的建设,不断优化区内电力结构,全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新能源开发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煤化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的能源工业体系,能源工业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关键词:能源问题现状
1 新疆能源发展基本情况
1.1资源概况
新疆是我国资源富集区,“四大煤田”(准噶尔、吐哈、伊犁、库拜)、“三大油田”(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九大风区”(乌鲁木齐达坂城、塔城老风口、额尔齐斯河河谷、十三间房、吐鲁番小草湖、阿拉山口、三塘湖—淖毛湖、哈密东南部、罗布泊风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为新疆能源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煤炭资源: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39%,位居全国首位。新疆煤炭资源以动力煤为主,占预测总储量的81%,其余是炼焦煤,占19%。动力煤中以中低变质的长焰煤、不粘结煤为主,具有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发热量高等特点,是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煤,具备远距离输送以及清洁高效利用的资源条件。截至2012年底,新疆查明资源量3145亿吨,位居全国第三。
(2)石油天然气资源:新疆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远景资源量213亿吨,占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资源量的20%。天然气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资源量资源总量32%。截止2012年底,石油、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分别为50.28亿吨和2.05万亿立方米。新疆煤层气资源也很丰富,预测资源量9.5万亿立方米以上,约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26%,居全国前位。
(3)新能源:风能资源总储量8.9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0.4%,位居全国第二位。九大风区面积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均在150瓦/平方米以上,年有效风速时间5600~7300小时,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风能品质好,风频分布比较合理,破坏性飓风很少,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条件。新疆不仅有储量巨大的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全年日照时间较长,日照百分比为60%~80%,全疆日照6小时以上的天数在250~325天,年总日照时数达2550~3500小时,太阳年辐射照度550万~660万千焦/平方米,年平均值为580万千焦/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具有很大的资源开发潜力。
1.2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疆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三基地一通道”的建设,不断优化区内电力结构,全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新能源开发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煤化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的能源工业体系,能源工业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2.1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的总体要求,加快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扩大资源有偿配置的范围,强化矿区总体规划对煤炭项目的指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已批复五彩湾、大井等20个矿区总体规划,规划规模7.86亿吨/年;已编制上报待批的伊宁矿区北区等12个矿区总体规划,规划规模3.43亿吨/年。为满足“疆电外送”、疆煤外运和煤炭深加工等项目建设的需求,新疆积极推动煤矿项目建设,截至2012年底,新疆持证生产煤矿349处,生产能力8774万吨/年。已核准开工建设新汶伊犁一号矿井1000万吨/年、新疆天池能源大井矿区南露天煤矿一期工程1000万吨/年等14个煤矿项目,建设规模3155万吨/年。2012年新疆煤炭产量1.36亿吨,同比增长13.8%,比2010年增长37.5%;销售量1.34亿吨,同比增长36.8%。
1.2.2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产量增长,充分发挥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以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四大含油气盆地为重点,积极协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加大对新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老油田稳产改造和新油田高效开发,确保油气产量和进口油气稳步增长。原油产量从2010年的2558.16万吨增至2012年的2670.68万吨,年均增长2.2%;天然气产量从2010年的249.91亿立方米增加到2012年的253.23亿立方米,年均增长0.7%。2012年新疆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1%,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4.6%,新疆油气当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以中国石油实施“新疆大庆”计划为契机,加快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独山子石化、中国石化塔河炼化等项目扩能建设,截至2012年底,新疆已形成27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成品油产量为2388万吨/年。全区已建原油管道总长度2500公里以上(不包括集输管道),设计输送能力8560万吨/年以上;已建成成品油管道总长度2222公里,设计输送能力2360万吨/年以上;天然气管道总里程3394公里,设计输送能力687亿立方米/年以上;已建成生产运行和商业储备库915万立方米,其中原油库和成品油库分别为676万立方米和239万立方米;在建各类原油库345万立方米。
1.2.3坚持电源电网协调发展,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全面提高
坚持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布局的原则,电源主要布局在煤电开发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成了伊犁、昌吉、乌苏、阿克苏等负荷中心热电厂,正在加快克拉玛依、伊宁、库尔勒、哈密等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和建设工作,满足用电和供热需求。同时,结合电网网架强化和延伸,加快准东、吐鲁番、南疆等电网支撑电源的前期工作,增强电网可靠性。2012年全区发电量1188.26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74.92%,年均增长32.26%,“十二五”以来争取国家共批准电源项目22个,建设规模1917万千瓦(含哈—郑直流配套电源504万千瓦),其中华电喀什热电扩建、和田华威热电、国电克拉玛依等6个项目核准在建。电网方面主要加快750千伏坚强网架建设,完善补强220、110千伏电网。目前,新疆已建成伊犁—乌苏—玛纳斯(凤凰)—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甘肃、吐鲁番—库尔勒“Y”字型750千伏电网;巴州—库车、凤凰—西山—东郊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正在建设,力争“十二五”建成西至伊犁,东至哈密、准东,北至准北,南至喀什,内通外联的全疆750千伏电网主网架,实现全疆电力的统一调度。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750千伏输电线路3277公里,待建750千伏输电线路3865公里。
1.2.4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
在水电方面,完成了开都河等20个重要河流的水电规划,建成了特克斯山口、下坂地等具有调节性能的水电站。全区已建成水电装机达到了425万千瓦;在建水电站18座,建设规模256万千瓦,国电阿克苏河大石峡水电站(60万千瓦)、阜康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获得国家“路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在风电方面,“十二五”以来,自治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有序开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风区规划,完成了哈密、达坂城、小草湖等14个风区的工程性规划,全面加快了重点风区风电规模化开发,因地制宜促进分散式风电开发,做好与电网、消纳的衔接。截至目前,全区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达1550万千瓦。其中建成并网发电项目320万千瓦、在建项目620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10万千瓦。预计2016年年底全区并网的风电规模将达到610万千瓦,新增风电主要集中在哈密、乌鲁木齐等地。在光伏发电方面,编制完成了《新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用电需求、产业援疆及当前国际国内光伏产业形势,大力加快大型光伏电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规模560万千瓦。其中:建成并网发电项目67万千瓦、在建项目222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项目271万千瓦。预计2016年年底全区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70万千瓦。
1.2.5加大煤炭资源转化,推进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
目前,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项目、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项目、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醇氨联产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新疆庆华煤化有限公司5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2012年获得国家核准,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产出了疆内第一方煤制天然气。新疆伊犁中电投—新汶8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家“路条”,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工作。准东地区30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及中石化“新粤浙”输气管道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函。一批煤制气正式启动实施,破解了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转换的瓶颈制约,推动新疆煤炭产业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
1.2.6加快国家能源陆上大通道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形成5000万吨原油、1000亿立方天然气和煤制气、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主要工程是哈密—郑州±800千伏、准东—华东±1100千伏、哈密北—内地±800千伏等三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石化“新粤浙”煤制气管线和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四线、五线等输气通道项目。目前,西气东输二线已经建成投运、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2013年底双极投运。准东—华东±1100千伏、哈密北—内地±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西气东输四线、五线已上报国家能源局待批。同时,加强“疆煤外运”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和既有兰新铁路的进一步扩能改造,提高新疆煤炭外运能力。积极推进将军庙—哈密—额济纳旗、库尔勒—格尔木等煤炭铁路外送通道建设,加强疆内资源型铁路建设,构建以铁路运输为主的煤炭物流体系,减少煤炭长距离公路运输。
2 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1能源大通道建设缓慢,影响了优势资源转化
新疆远离内地能源消费中心,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能源资源产品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实施新疆能源资源开发转化与外输,迫切需要突破煤炭深加工和特高压输电等关键技术,探索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开发转化和外输模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形成5000万吨原油、1000亿立方天然气和煤制气、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疆电外送”通道目前仅有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输电能力800万千瓦),“西气东输”管线仅有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总输气能力770亿立方米),现有通道无法满足新疆“十二五”外送电力3000万千瓦、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煤制气的能力,严重制约了新疆优势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
2.2石油产业增长缓慢,对新疆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目前,新疆原油、天然气生产年均增长速度仅2%左右,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通过周边进口的原油和天然气留在本地加工比例较低(新疆地产油和进口原油,留地方加工为63%),一些本土化工企业因原料问题不能开工或开工不足,特别是石化下游产品加工项目不多,缺乏一批条件成熟、技术含量高的炼油、乙烯、化肥等化工项目,使新疆石油天然气产业链延伸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纵向无法成“链”,横向难以成“群”。另外,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支持下,包括新疆广汇在内的一些民营企业到国外参与油气资源开发,为满足国内石油需求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在国外油气项目建成后,石油运输回国和销售面临着很多问题,致使企业“走得出去回不来”。
2.3差别化产业政策落实难度大,影响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
新疆近邻内蒙、陕西等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产业上与新疆具有趋同性,客观上就要求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差别化政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按照更高的标准和起点,承接中东部地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近年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出台的发改产业〔2012〕1177号文件精神,新疆按照市场规律,承接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电解铝、多晶硅等高载能项目从中东部地区向新疆转移,使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但由于受全国一刀切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新疆高载能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差别化政策落实难度大。
新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新疆能源发展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能源开发重心的进一步西移,新疆将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连通中亚的能源资源大通道,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新疆已经具备能源资源大开发的条件,能源工业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加快新疆能源工业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 周戈.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新疆科学跨越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5(47).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a)-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