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下个助力”孕育的巨大机遇

2016-07-14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王余萍王明宇

中国商论 2016年13期
关键词:金融产品

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王余萍 王明宇



互联网金融“下个助力”孕育的巨大机遇

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王余萍王明宇

摘 要:自20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产业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日益发展成熟的条件下,对我国整个金融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与此相伴,数千亿美元的移动支付产业、P2P产业大量兴起,并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今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细分领域、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趋势的把握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P2P理财众筹移动金融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被首次提出,成为最新热点,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与传统的金融互相补充,并在竞争和合作中谋求发展和突破。

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严格地说,它并不是字面意义上所说的那么简单,仅仅是把互联网和金融拼接在一起,其实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定义去描述它。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以web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水平上,被用户熟悉和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互交融的新成果,其通过“互联网+”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有更高的参与度、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操作等特性。

2 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领域

2.1众筹

顾名思义,相比较于传统集资,众筹指的是公众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对其上面经过审核的企业或者项目内容进行了解和选择之后,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把资金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产品(特别是创意产品)中去的行为,项目的商业价值不再成为其衡量的唯一标准。众筹融资的方式包括债权、股权、捐赠和产品预购。这种商业融资的模式目的在于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加速项目实施。众筹在我国的发展尚且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原因在于国内对公开募资的规定,以及特别容易踩到非法集资的红线的众筹的股权制在国内发展缓慢,很难在国内做大做强,短时间内金融业和企业融资的影响非常有限。行业众筹平台的发展和监管还在摸索过程当中。

2.2网络小额借贷

它的概念是由互联网企业所掌控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互联网这个途径为其客户提供快捷的贷款服务。个体网络借贷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在这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实现个人之间的借贷事实。借入者通过网站公布的不同信用评级的指导利率,设置自己的借款利率。借出者根据借入者的信用评级结合借入者上传的资料综合判断借入者的风险程度,然后决定是不是把自己的一部分钱投给该借入者。在交易的最后,各平台会通过自身构建的安全保护机制严格处理交易过程中不正当的,侵犯其贷出资金者利益的申请和行为。据不完全统计,随着金融体制不断放宽边界和限制,人们金融借贷意识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所带来的巨大潜在需求也必将为这种新形式的金融借贷注入更加强劲和迅猛的活力。

2.3网络金融产品销售

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实际上就是借助网络渠道匹配金融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金融产品需求者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从自身的预算限制、风险收益喜好、融资需求等搜寻满意的相关产品,并在产品中实现不同比例分配。而供给者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金融产品需求者的喜好分析,凭借揭示风险收益特征和实施某些具体的推广活动,使产品被金融产品需求者购买的概率和金额最大化。

现今,可以对网络金融销售产品做以下分类:主要分为投资型(银行理财,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融资类产品(贷款)、风险保障型产品(保险)、投资+支付复合型产品(余额宝)、社交型产品(微信红包)这五类。

销售模式:(1)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进行销售。随着“互联网+”意识的不断加强,许多传统银行都开始打造自身的互联网平台。不仅提供支付业务,也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国有大行在互联网金融品牌上积极打造自建平台。比如工行就自主搭建了“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平台。自建平台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客户,但平台自建本身带有的封闭性和产品的不完善性常常导致客户活跃程度不高。(2)借力第三方服务平台。(3)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的优势。金融机构以其作为媒介链接金融产品购买者,然后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大数据分析、数据流、云计算和社交等功能,获取相应信息。采取虚拟的线上贵宾室这种新型服务形式使客户可以享受到类似于在金融机构柜台办理业务的服务,提高了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拉近了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4)网络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视野更高更远,不再是拘泥于单个企业,而是站在高处全面统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为所有成员的企业进行资金安排,从而实现整体把握,将风险指数降到最低。

2.4理财APP

如今社会中智能手机普及广泛,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仅仅凭借手中的一部移动手机就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外,在人们理财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方便了大众理财,人们可以不通过电脑或者具体的营业点就可以进行金融理财活动,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达到理财目的。于是,大量理财APP崛起,成为当代人手机中必不可少的软件。理财应用APP充分考虑用户的理财需求(如购物、旅游、养老等),凭借大数据及金融量化模型衡量客户特性及风险接受能力等因素,为客户智能筛选金融产品,制定理财投资规划。当用户完成注册行为,正式成为其用户后,选择目标计划,根据经济能力改变投资的结构和规模,到期拿回本金及利息去完成目标。传统金融机构以线下网点、理财门槛高等难以满足网民群体的个性化需要和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需要,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理财方式而言,这种理财APP的出现有其存在的价值。

3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3.1极低的边际成本

与传统金融不同,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所开始的业务也是在基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上进行的,所以其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一方面,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时无需大量设立经营网点及配备大量人员,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这与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具备相当的资金规模存在明显区别;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3.2充分而快速地挖掘潜在客户

互联网金融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在服务模式上由传统的面对面柜台交易转向开放式的群体参与、互动式沟通;在商业模式上通过实时交互、大规模协作实现组织扁平化、去中心化,客户群信息平台化、网络化,并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客户和潜在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3.3金融服务效率高

在当今信息改变生活方式的时代里,大数据已经成为金融行业高度关注的概念和手段。作为金融核心资产,其催生了信贷风险、社会情绪分析、高频交易三大金融领域的创新。无论是具有较大规模的公司,还是小型的贸易实体,无不顺应着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高度依赖着信息技术这个驱动力,着力通过对其掌握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提高服务效率。

3.4产品推陈出新,业务边界不断延伸

从金融服务角度可以分为网络金融服务类、信息获取类、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发展,紧随金融市场的变化。

3.5风险大

所谓互联网金融风险,其实主要是指P2P平台中秩序混乱引爆的借贷、高息筹资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大暴发。由于我国在法律领域还没有能力达到像金融发达国家那样严密的监管体制,面对现在市场上金融大量产生的金融创新产品,其伴随而来的问题主要还是由现代金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所导致的后果。

4 现状分析

4.1仍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导

我国在3月25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公布了《互联网金融报告》,其中着重指出了现今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发展现状。报告显示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发展速度趋势,涉及范围包括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众多领域。就拿银行业来说,开始了对网络银行、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等新的尝试,比如已经有不少机构和APPLE成为合作伙伴。

4.2新技术成为新支点

从技术层面看,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很多技术还没有完全被应用到金融领域中,所以,现在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实也可以说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和技术改造金融不足所产生的现象。

4.3中西结合

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国际互联网+金融博览会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相继召开,互联网金融再度受到市场关注。互联网金融正与西方全面对接,将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世界接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美国、英国仍处在领先地位,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4.4蕴藏巨大潜力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行业里存在着整合不断加剧,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但是,我们仍旧可以从最新渐趋明朗化的国家鼓励创新政策看出,互联网金融行业仍然具有快速发展的趋势。除此之外,由于互联网金融渗透于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其投资理财的金融意识不断加强和深化,从这个方面也无疑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有关公布数据表明,2015年10月份,相比9月,当月累计成交额在银行新增贷款所占比例达到了23%。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之路将充满挑战,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势力博弈的结局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同样令人期待,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大大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日益独立化。

5 新形势、新机遇

显然,在大数据金融的时代环境下,移动金融这个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在未来的五年,移动金融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突破口。所谓的移动金融,它并不是像它字面上描述的那样是移动和金融的简单融合,即把它视为金融产品销售的渠道和方式,而是根据互联网(范围广、经济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对其产品进行优化创新。智能终端使用规模扩大程度不断加强,也拉动了人们对移动金融业务的需求。由于移动金融业务产生大量零散的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来挖掘用户的偏好和选择,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最大可能性发挥了大数据的价值。由于大数据能够依赖转化,在深入了解和把握住自身的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去评价金融绩效,评估业务风险,以及配置全新的资源。

自2014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同行间百舸争流,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而现在互联网金融走移动端之后,仍旧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应该看准趋势,正确理解政策,在融合方便、高效等优势点上下功夫,进行差异化竞争,才能有效降低获客、征信、定价的成本,推动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俊领.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及其监管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2).

[2] 孙杰,贺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5(01).

[3] 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4(06).

[4] 李鑫,徐唯燊.对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若干问题的辨析[J].财经科学,2014(09).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a)-087-02

猜你喜欢

金融产品
现代金融征稿启事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拒绝平凡,如何让你的产品变“有趣”?
民营金融权力榜
P2P金融解读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