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确定的地域特色考量
--以“三峡移民馆”为例
2016-07-14黄文翔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
黄文翔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确定的地域特色考量
--以“三峡移民馆”为例
黄文翔
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
本文试图以三峡移民馆为素材,立足“三峡移民之都”万州,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确定力求体现地域特色的视角,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课程核心目标直指学生未来。
乡愁;未来;三峡移民;主题确定;地域特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共性的课目居多,而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目相对偏少。因此,乡土题材开发与主题确定的地域特色考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拙文撇开乡土题材开发的地域特色考量不谈,仅从主题确定的地域特色考量角度试图进行简明阐述。
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为开发出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基本内容的课程,设置了“主题教育、素质拓展、创意制作”三大板块的课程框架。
“三峡移民馆”为万州区移民局和本基地共建,属于“主题教育”范畴。馆室面积150平方米,投资90万元。除多媒体投影仪和空调之外,尚有5台电子设备(知识抢答游戏、外婆的相册、外迁之路、我是城市设计师、新貌点赞)及若干块造型各异的文字展板。全馆内容分为“前言”、“让我们一起打开问号(三峡工程)”、“我们是三峡移民的亲历者(三峡移民)”和“谁不说咱家乡好(今昔对比)”四个板块,内容丰富多彩,颇能吸引学生眼球,有激发学生动手操作欲望的动力。
笔者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五大特性(主题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之中,“主题性”旗帜鲜明地直指课程的核心目标。
尽管人们都清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活动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然而,活动主题的确定并非一蹴而就那般简单。
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确定主题呢?
笔者以为,首先是引导学生如何发现指向主题的问题,其次是引导学生如何提出指向主题的问题,然后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活动主题。
再进一步而言,在主题确定过程中,又如何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赋予一定的地域特色呢?
一、从地域的局限中去发现问题
由地域的局限方可发展为地域之特色,即逐步形成对家乡自然、文化、传统和生活的整体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局限即特色。引导学生在参观、浏览过程中,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在祖国广袤的版图上,万里长江仿佛一条金色的飘带,舞动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1990年代,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轰轰烈烈地掀开了崭新的篇章。三峡大移民,感天动地。
开堂,笔者为学生朗诵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长江之歌》的歌词(词作者:胡宏伟),作为“三峡移民馆”课程的开篇,以强气势,以增文采。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之后,引导学生进入醒目的“前言”,请一位学生代表朗读:
“我们的祖辈都生长在三峡,三峡是我们的故乡,我们都是三峡的孩子。
“昔日的三峡,险滩密布,洪水肆虐,治水兴邦,成为三峡人的梦想。
“三峡工程,筑坝治水,发电通航,将中华民族的百年宏愿变成现实。
“为了修建三峡工程,130万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国家,铸就起一座精神的大坝。
26万万州移民,深明大义,告别故土,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之后,师生共同质疑:国家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发电、防洪、通航、水资源利用。万州为何被称为移民之都?130万三峡大移民中,万州移民26万,占了五分之一。从万州今昔鲜明的对比中,你有什么细节的发现?相对于国家的泱泱之大,170万人口万州的区区之小,对你的现实与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长江水位涨到175米以后,面对家乡的风光你可有兴致描绘一番?
在你的记忆中,湖城万州的景色何时变得如此之美?
如果你是三峡移民中的一员,是该选择后靠或是外迁?
外迁的父老乡亲,您在他乡还好吗?
乃切肤之痒,切肤之痛?眷眷拳拳,关乎家国,关乎人子。
从浏览、参观、体验之中,回望故乡的倩影;从故乡的巨变之中,寻觅童年的足迹;从光怪陆离的变幻之中,瞭望自己的未来。
此刻,是否有一股淡淡的乡愁,从你的心头冉冉升起?
二、从地域的启示中去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的意义是积极有益的,而提出问题之难的关键又在哪里呢?
继续引导学生对照大量的图片,从各板块的内容提要中,去进一步体验、感悟与提炼。
第一板块:三峡工程--让我们一起打开问号。
“你知道‘三峡大坝’是怎么一回事吗?为什么要建它,建好后有什么作用?关于‘三峡工程’和‘三峡移民’,你又知道多少呢?是不是知道一点,却又说不准确?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第二板块:三峡移民--我们是三峡移民的亲历者。
“中国人自来安土重迁,离开故土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难以承受之痛,可是,在长达十八年的三峡移民过程中,移民们舍小家为国家,无私奉献,成就了这一历史上最浩大、最壮丽的移民工程。”
第三板块:今昔对比--谁不说咱家乡美。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移民搬迁和对口支援,使万州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三峡工程成就了今天的美好新万州,和过去相比,城市变大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环境更美了,万州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中国人自来安土重迁,离开故土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难以承受之痛”的表述中,你体会到家乡亲人们背井离乡的艰难了吗?
乡愁是否曾经拨动过你的心弦?
请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地域的特殊局限:一湾海峡之隔的大陆与台湾岛。正是这一特殊局限,架构起这一特定的乡愁。它不同于欧洲的乡愁,不同于美洲的乡愁,也不同于非洲的乡愁。而且,这是公元1949年以后的乡愁。
从图文中,去寻找家乡父老的乡愁--奶奶的“定情树”;特殊的移民:70万只蜜蜂的故事;捎一棵故乡的黄葛树种在新家;摘下老宅的门牌珍藏;怀揣一抔故乡的黄土……
再从三峡大移民专题片《众志成城绘宏图》(播时12分钟)之中,去被那么多撕心裂肺的场面感动。
三、确定活动主题力求富有地域特色
依据郭元祥教授的理论,在一代基地向二代基地转型之际,从“眼睛课程、技能课程、游戏课程”的窠臼中跳出来,直指二代基地的核心内涵:基地的发展与学生的未来要密切相关,乃是基地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基地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课程的开发。本基地开发“三峡移民馆”,为实践这一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由三峡工程,引发三峡大移民,由万州今昔巨变,油然而生乡愁。以乡愁为契机,思考如何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可以说是基地发展的一个重点,或者是一个突破口。
在该馆“谁不说咱家乡好”板块中,有一首《万州童谣》如此唱到:
“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都是平阳大马路/四方井挨着五显庙/陆家坝上看织布/七贤祠中列圣贤/八角井水永不枯/九道拐硬是费脚步/十字街头好问路/百步梯周围多商铺/千金石是个大砥柱/万安桥边把家住------”
老万州的大街小巷,勾起几代人的沧桑记忆。和着父辈祖辈深情的节拍,懵懂少年,能否产生微妙的共鸣?
如何聆听乡村的足音,老城的记忆何处寻,怎样回味故乡的模样?
适时向学生抛出新近公开出版的《古韵万州》一书。该书以“万州古十景”为内容,展现万州千余年多姿多彩的历史--岑洞水帘、蛾眉碛月、金岛印浮、石琴响雪、鲁池流杯、翠屏双塔、西山夕照、天城倚空、白岩仙迹、都历摩天。一曲曲乐章,一幅幅画卷,就像一首首诗歌,彰显出无比厚重的人文力量。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三峡工程蓄水175米以后,前四个景点都被淹没,只留下渐行渐远的记忆。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因为执政者要造福于人民,所以,历经了若干的南来北往的大迁徙,主动的,被动的都很多。而最值得推崇的是,从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起,几代中国人经过近八十年的论证,全国人大终于在1992年4月3日作出决议,修建三峡工程;因为三峡工程要淹没大量城市和村庄,所以要大规模移民;因为三峡大移民不同于历史上那些因战争、天灾而起的大迁徙与大逃亡,所以三峡工程为国人带来了福祉,也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利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
欣赏儿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将课堂的情绪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船儿啊船儿啊赶路程,我的家乡三峡好迷人,橘树长在那个彩云里,还有那闪亮的航标灯,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鸟儿呀鸟儿呀敲屋门,大坝那个建在咱们村,娃娃那个心儿心儿跳,睡在梦里笑出了声,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听惯号声一阵阵,听惯号鼓一声声,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它在我心里呀生了根,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
“船儿啊船儿啊赶路程,我的家乡三峡好迷人,橘树长在那个彩云里,还有那闪亮的航标灯,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鸟儿呀鸟儿呀敲屋门,大坝那个建在咱们村,娃娃那个心儿心儿跳,睡在梦里笑出了声,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江水升高我长高,大坝建成我长成,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它让我心里的梦成真。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船儿啊船儿啊赶路程,我的家乡三峡好迷人,橘树长在那个彩云里,还有那闪亮的航标灯,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听惯号声一阵阵,听惯号鼓一声声,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它在我心里呀生了根,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它让我心里的梦成真,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它让我心里的梦成真。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伊吔------”
在一唱三叹的渲染中,在生动优美的旋律里,学生热情被感染,美感被激发,实践活动主题呼之欲出。
面对电子操作平台“我是城市设计师”,学生们跃跃欲试:一座新城的规划要遵循哪些原则,注意哪些细节,居民区建在哪里,学校、医院建在哪里,铁路、公路如何规划,水厂建在哪里,垃圾处理厂建在哪里?
然后过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最后播放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曲作者:王世光),鼓励学生随歌声朗诵歌词,或者轻声歌唱,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在高潮中,学生被陶醉。
80分钟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实现了本文的初衷: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确定,一定要加强地域特色的考量。
可以说,“三峡移民馆”的“这一个”特色,对于本基地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三峡的即中国的,中国的即世界的。推而广之,在人类宏大的视野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众多科目中,每增设一科“这一个”,便会增添一份色彩,增添一份力量,增添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