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
——读《三字经》的一点体会
2016-07-14杨双燕德宏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
杨双燕德宏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
我国古代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
——读《三字经》的一点体会
杨双燕
德宏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
摘要:我国古代家庭中的优良传统与当代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将以《三字经》为例进行分析,从首重品德,仁义为本;忍让谦逊,尊老爱幼;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改善环境,言传身教等方面内容进行细致研究,旨在不断提升现代学校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古代家庭;学校教育;优良传统
文化,闪耀着一个民族的智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三字经》植根于中国丰厚的古典文化传统,是中国古典文化发展的结果。
《三字经》全书380句,每句三言,共计1140个字。在这一千多个字中,涵盖了教育、伦理、道德、天文、历史、地理,又涵盖了儒家经典和优秀人物。
我国古代家庭和学校教育,确有不少优良传统,它对中华民族历代人才的培养,并对当今促进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其内容和方法至今仍有不少颇有研究价值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现仅就《三字经》中这方面的内容,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体会。
一、首重品德,仁义为本
《经》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它渗透到了古代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之中[1]。这五者之中又以“仁、义”为“正义”,是指思想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言行要规范、端正。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许多为国家,为民族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感人事迹,这些都激励着古代青少年树立起为国为民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和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忍让谦逊,尊老爱幼
《经》云:“能温席,小黄香”、“能让梨,小孔融”。在我国古代传统家庭、学校教育中,尊老爱幼,忍让谦虚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安安送米、黄香温席等为孝敬老人的楷模[2]。而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则是忍让克己,尊重兄长的佳话。
三、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经》云:“养不教,亲之过,教不学,儿之错”。古人认识到家庭与学校从小严格教育青少年,对于其成长的重要性。如我国南宋时的抗金名将岳飞的母亲,严格要求岳飞从小就要立下志向,刻苦学习,沙盘练字。后来又拜德才兼备的周侗为师练文习武,学得十八般武艺。岳母又为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希望他好好用自己的本领报效祖国。
四、改善环境,言传身教
《经》云:“昔孟母,善教子,孟断机,岳刺字”[3]。古人认识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才能等,会由于受教育、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彼此之间越来越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古代思想家孟轲的母亲,考虑到孩子的成长与环境影响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系极为密切等因素,故曾三次迁移其居处之地,以接受好的和避免不良的环境影响,并以刀割断机抒的例子来严格教育说服儿子。这也是使孟轲成长为“亚圣”之才的因素之一。
五、少年惜时,博闻强识
《经》云:“海有道,山有路,学无涯,不停步”[4]。古人认识到须少年惜时,博闻强识,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故我国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优秀的散文家韩愈,《新唐书本传》说他少年之时“自知读书,每日记千百言。”他教育他的学生们须少年惜时,告诫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而年轻时的他身体力行,为博览群书,常常“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六、坚持不懈,“铁杵磨针”
《经》云:“求学者,贵恒心,磨铁杵,可成针”。要是自己掌握真才实学,从小就要刻苦磨炼自己的意志,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学习怕困难,一天,他通过一位大娘铁杵磨针的情形,使他深受感动和启发,以后便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个故事成了教育、启发少年顽强学习的千古佳话。
七、发愤自励,“卧薪尝胆”
《经》云:“求知识,甘勤苦,昔苏秦,锥刺股”。古人知道只有发愤刻苦自励,才能有所作为。如我国春秋时,越王勾践为了光复祖国,睡在柴草上,经常尝着胆(汁)的苦味,以激励自己的意志,发愤图强,最后终于取得了战胜吴国的胜利,此外,刻苦学习还有悬梁刺股的故事,凿壁借光,囊萤读书等情形,则表明有志之士越是条件困难,越是发奋努力的志向。
八、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经》云:“知而行,可成器,全发展,莫偏废”。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就精通“礼、乐、射、驭、书、术”,可谓多才多艺,能文能武,,德、智、体全面发展,后世人们将其视为教育和培养读书人的楷模。
九、俭朴廉洁,忧国忧民
《经》云:“阅古今,国与家,成由俭,败由奢”。古人认识到只有从小树立大志,学好本领,才能利国利民;而要树立大志,就要俭朴廉洁。如我国北宋中期的范仲淹,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刻苦读书,有好几年,一直过着“断齑画粥”的生活,昼夜苦读。为官以后,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遭诬陷降职以后,在逆境中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一有志气,二有勇气,三有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人钦佩。
十、正视困难,立志成才
《经》云:“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古人崇尚从小培养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在逆境中奋发进取,不屈不挠而有所作为的精神和气质。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本人也正是在蒙受宫刑之辱后写成《史记》巨著的。以上这些都是在逆境中发愤上进而有所作为的我国家喻户晓的,对青少年进行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好例子,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历代炎黄子孙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传统思想教育的宝贵的历史资料。
总之,《三字经》是启蒙教学,也是思想培养;是知识的灌输,也是情操的培养;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递增;是授经传道,也是文学欣赏。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取向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邃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开创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启蒙模式和架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三字经》倡导积极入世价值取向,经邦治国的人生本位,实体达用的学术追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道情怀,为我们民族架起由荒蛮通向文明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孔霞,龙玲玲.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04(22):10-12+19.
[2]廖其发.论中国传统家庭家族学校的兴衰、特点与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17):45-54.
[3]梅贞,朱卫国.我国古代诚信教育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3(18):69-73.
[4]毕世响.用整个社会才能完成一个人——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儿童了[J].上海教育科研,2010,05(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