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2016-07-14刘喜艳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第一初级中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多角度解题物理

刘喜艳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第一初级中学



物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刘喜艳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国家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然而要具有创新意识,其中必备的一个因素就是发散思维。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对学好物理至关重要。在平时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进行的是相同思维训练,而在求异方面训练不多不够,当需要转换角度看问题时学生往往做不到。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我认为学生如果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就会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因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如在生活实例中、在实验探究中、在故事中、在解题中。

关键词:多角度;发散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学会主动、自主的学习。而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看问题还存在片面性,对某一问题不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去解决。然而多角度看问题这种发散思维是检验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北宋诗人苏轼写了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要多角度看问题,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源,作出更为正确的判断,采取正确的方法。与其它学科相比物理这门学科更能为学生提供广阔平台,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一、在生活实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物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抽象的物理知识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理解,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在学习参照物时,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行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体验呢?原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感觉自己的列车前行是以旁边反向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感觉自己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因此当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们知道事物是存在多重性的,需要从多角度去看它认识它,才能客观面对,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正确的解决问题。教师要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善于应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知识的源泉,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归纳能力。其中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小组同学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凸透镜成像条件,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再经过进一步探究形成统一的结论,同学们发表各自意见实际就是从多角度看这个问题,更容易寻找普遍的规律。又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同学们按照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在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串联电路连接较顺利,并联电路连接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同学说这样连,有的同学说那样连,经过小组讨论发现都是正确的,原因是电路的分支点和汇合点找的不同,由于经历了这个过程,使同学们豁然开朗对并联电路有了重新的认识。分组实验探究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展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探究的快乐。

三、在故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有的学生不肯吃苦,经受不住打击,受不了批评,当遇到挫折、困难、失败时没有勇气面对,做事情坚持不到底往往半途而废。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一些小故事鼓励、激励学生,让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我经常给学生讲塞翁失马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做塞翁的人,某一天他的马突然走丢了,正当他悲伤欲绝的时候,他的马竟然又带了另一匹更漂亮的马回来,叫别人羡慕不已,可是当他的儿子去骑这匹马的时候却摔断了腿,没想到的是只有塞翁的儿子躲过了国家的征兵。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我们以为是最悲惨的事,其实也可能成为最幸运的事,正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当遇到挫折、困难、失败时,莫不如换个角度去想想,多看看好的一面,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下去,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四、在解题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每学习一个知识点,知识点在解题中的应用一直是我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一些解题模式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是我努力的方向。对于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或多种变型,如果能从多个角度入手解题,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知识框架,不但学生能轻松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发散思维。求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每当到这个地方学生都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因为这部分被落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总结四种求浮力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展现四种题型以及多种方法并用的习题,分析每种题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求解,让学生通过解题彻底知道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培养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在教学实践中对多角度看问题的几点粗浅体验,实际上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充满了契机,只是有待于我们发现和挖掘,这就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问题的机会和空间,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由于学生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因此,课堂上多了一些欢乐,多了一些精彩,多了一些知识的飞跃。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时刻为学生着想,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善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爱有多深,心有多宽。我们的一点一滴付出学生会记在心中的,同样我们也会得到学生们支持、信任、喜爱的回报。这样的教学才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教学是这样,现实生活更是如此,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要多角度去观察事物,让生活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多角度解题物理
只因是物理
用“同样多”解题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留言板
用“同样多”解题
一道三角函数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