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2016-07-14张振雄吉林省双辽市卧虎镇中学
张振雄吉林省双辽市卧虎镇中学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张振雄
吉林省双辽市卧虎镇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方法。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一、引言
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逐步发展背景下新产生的教育理念,它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际学习和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理念,当前部分教师还未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还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在此浅析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主动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本就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其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与理解生活。因此,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要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提出自己从单元名称上已经理解到这一单元课程的内容,由于缺乏真实的感知和兴趣,学生并不愿意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此时,教师首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真正意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5·12”地震中是什么原因让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那些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进入震区帮助灾区人民的人又带着什么样的目的?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正是由于民族精神的传递将全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缺乏民族精神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活实际突显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意识到弘扬民族精神是具有足够的必要性的。
又如,在“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日间的花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又是非理性的。此时,教师将合理消费这一概念引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回顾实际生活去判断和理解什么是合理消费并探究如何才能养成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如果脱离了实际,学生只能从字面上理解合理消费的概念,却无法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也就达不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真实目的。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的关注生活动态,并从中分析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陶冶情操、提炼自身的素质与品德。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关注时政热点,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关注时事并在分析时事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意识与习惯。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多关注新闻联播或者在网上查阅相应的时政新闻。有的学生挑选了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法制类节目,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只有懂法守法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以此提高生活质量。
又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多种途径关注与了解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积累探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此时,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探究欲,这就对课堂教学提供了基础与支撑。在此前提下,教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探究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并研究如何在生活与学习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时事与社会热点,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进一步拉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全面提升
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其主旨是将课堂打造成为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并在其中自有的发表意见和想法,通过评判生活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以“理智面对学习压力”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创设出考试前后的情境,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到考试前夕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背景音乐渲染考试前的巨大压力,让学生再一次体验考试前需要承受的压力。学生感受到焦虑和恐惧,部分学生并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考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考试前的心理状态,并讨论与交流自己的减压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创设考试结束后的情境,渲染出学生在未取得理想成绩的背景与气氛。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将获得再一次体验,这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去感受学习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阻止学生更主动积极的分享如何理智的面对学习压力,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从课堂回归实践
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要回归现实生活,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改善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将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实践,即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的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其中进行提炼、总结与升华,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终极目的。
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辨证看待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也教导学生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所获用于实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前往养老院看望老人、前往福利院帮助孤儿等等。其中,学生就通过实践承担了对社会的责任,这不但是一种难得的社会实践体验,更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自己的责任,使学生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公民。
又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导学生保护环境。因此,教师组织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并要求学生每周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做的有利于环境的事情。此时,学生就可以从爱护水资源、不乱扔垃圾等多个方面做起,在生活小事里逐步落实保护环境的理念与意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才能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并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思想品德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拉近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总结与交流,通过反复的研究与讨论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此推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征.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姚霓.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3(14)
[3]杨文鹏.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考试周刊,2014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