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

2016-07-14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47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宫调音阶小节

郝 方 (南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473000)

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

郝方(南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473000)

作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一,河南板头曲具有独特的音乐形态与鲜明的音乐风格。但近些年来,河南板头曲音乐的发展状况并不十分顺利,因此,有必要针对河南板头曲音乐风格、形态、特点等进行分析,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板头曲内部结构,促进河南板头曲的传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分别从河南板头曲音乐素材、演奏器乐、音乐形态及特点等方面出发,较为系统地探讨河南板头曲独特的音乐风格。

河南;板头曲;音乐形态

课题:河南省2015年哲学社科青年项目《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015CYS001。

作为中原弦索乐中的重要乐种之一,河南板头曲与江南丝竹、山西五台山音乐、福建南音齐名,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器乐中的佼佼者。根据史料的记载,河南板头曲对于广东汉乐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闻名中外的“潮州弦诗乐”,如今仍以“中州古调”作为河南板头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也和板头曲相同,均为六十八板体结构。

一、板头曲音乐之素材

河南板头曲的音乐选材内容十分丰富,每首乐曲都会结合其音乐表现内容,冠以相应的题目。

(一)选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有以《三国》作为素材来源的乐曲,如《哭周瑜》;有以《隋唐演义》为素材的乐曲,如《征西》《打雁》;还有以《西厢记》作为素材的《莺莺唤红》;有《高山流水》《苏武思乡》等取材于历史民间故事的乐曲。

(二)选材于社会生活

很多乐曲取材于封建社会生活,有表达妇女闺怨情怀、流露对封建社会不满情绪的乐曲,如《闺中怨》《宿怨》《盼夫归》,《思春》《傍妆台》《美女思月》等。也有描写真挚爱情的乐曲,如《关雎》《思情》等。此类乐曲节奏往往较慢,以传达出伤感、婉转之情绪。当然,也有表达欢快情绪的乐曲,如《拜年》《渔夫乐》等。

(三)选材于自然景观

在板头曲中,有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实现以景寄意、以景抒怀的目的。如《满园春》《四季景》《春雨细柳》《群马闹涧》《丹凤朝阳》《八景》《小飞舞》《水仙》等,还有些反映了风土民俗,如《狮子滚绣球》《拐子上楼梯》等。

(四)选材于板头曲之曲体

如《老八板》《花八板》《双八板》等乐曲,主要和传统曲牌《八板》相关,有些乐曲采用《八板》这一曲调,借助于变奏加以命名,如《单八板》,还有些与《八板》曲体结构保持一致,形成八板体。

二、板头曲音乐的演奏乐器

河南板头曲隶属于弦索乐类,主要采用的乐器有琵琶、古筝、三弦等,被称为“弹拨乐合奏”。

(一)古筝

古筝属于一种拨弹乐器,是八音中“丝”类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古筝有12 、13、14、15弦等,经改良后,如今多采用的是21、25、26弦。而板头曲的演奏古筝多采用13弦、16弦筝。古筝所独奏的乐曲曲调更具地方特色,演奏上要求运指有力、滑音鲜明、按音厚重,能够熟练进行大指摇奏,演绎出泼辣、粗犷的风格特征。

(二)三弦

三弦也是拨弹乐器,其在板头曲演奏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鉴于其厚重的音色,演奏中不仅可以作为旋律乐器,还可作为低音乐器。以三弦独奏的乐曲在河南板头曲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要求演奏者能够充分发挥演奏技巧,流露出丰富的表现性,如《高山流水》《思情》《苏武思乡》《大泉》《大救驾》等等。板头曲演奏所采用的三弦有别于北方“大三弦”和南方的“小三弦”,音色更加抑扬顿挫,极具地方特色,因而受到了地方群众的热爱。

(三)琵琶

琵琶是一种极具表现力与多样化技法的拨弹类乐器,现代琵琶经过了改良,为六相二十四品,音域涵盖了A-e3的所有半音。板头曲所采用的琵琶,多数为民间艺人所制,工艺上较为粗糙,不太规范,多为四相十一品。对于传统板头曲而言,琵琶独奏乐曲也有许多,如《开首板》《慢开舟》《紧中慢》等,受到了地方群众的喜爱。由于河南板头曲处于中原地区,受到当地语言、文化、音乐的影响,琵琶乐器由于其浑厚的音色、奔放的风格,演绎出了浓厚的河南韵味。

三、板头曲音乐形态及特点

(一)板头曲的板式结构与特点

根据板头曲的曲谱,其板式结构主要包括慢板、中板、快板三种。其中,慢板乐曲一板一眼,根据2/4拍记谱,每个小节为一板,共68 板,当然,也有些采用每拍一板,乐曲共34小节,在演奏中通常将34小节乐曲重复一遍,如《翠中翠》《回巢》《悲叹颜回》等曲目。还有些乐曲在68小节的基础上,重复一到二次,重复中可将乐曲增删几小节,使乐曲旋律富有变化,如《高山流水》《花八板》等。慢板乐曲多寄景于情,表达秋思闺怨等情绪。中板乐曲与慢板有相似之处,不过演奏更快些,也是一板一眼,有些长度为34小节,每拍为一板,共68板,也将34小节重复一遍,形成68小节,如《玉娥郎》《拜年》等曲目。完整的六十八板乐曲如《下楼》《慢开舟》等,有些中板乐曲板数超过了68板,根据乐曲需要增删了板数,如《书韵》,其板数共119小节。在中板乐曲中,有些会根据演奏要求改变速度,有些则在煞尾处渐慢,体现板头曲灵活多变的音乐特色。快板乐曲以2/4拍记谱,一拍一板,共68板,多传达欢快、活跃的情绪。根据现存曲谱可知,板头曲板式虽然有慢、中、快板之分,但可以结合乐曲的内容、演奏的要求衍生出中板渐快、慢板渐快、快板渐快、前散后慢、前散后快等灵活的变化。

(二)板头曲调式之特点

板头曲调式运用往往有其独特的规律,这与《八板》调性的安排相似,主题为徵调式,随后转入宫调式。当然,该规律会根据内容、情绪需要灵活变化,如某些乐曲主题为徵调,经过乐思发展转入宫调,再转回徵调,形成徵调式乐曲。板头曲调式包括宫调、徵调式两种,宫调式乐曲包括五声、六声、七声、雅乐宫调式四种。五声宫调式乐曲沿袭了《八板》传统板头曲的特色,采用五声音阶,偶尔辅以清角、变徵、变宫等偏音作为点缀,如《萧妃舞》《飞花点翠》《蜻蜓点水》《赏秋》等。六声宫调式曲目不多,主要是在五声基础上增设一偏音,以增强色彩与表现力,如《漫引》《一马双驮》等。七声宫调式乐曲采用了偏音,赋予乐曲更强的音乐表现力与更丰富的调式色彩,以传达委婉哀怨、欢快流畅等主题,如《叹颜回》《百鸟朝凤》《上楼》《闺中怨》《銮铃》等。七声雅乐宫调式乐曲音阶十分鲜明,如《云里雁》《金桥勒马》等。对于徵调式乐曲而言,虽然曲目量不多,但能够与情绪接近的乐曲联缀进行演奏。其中,五声徵调式乐曲是在五声音阶之上采用短偏音,增强了乐曲的地方特色,如《高山流水》等。七声徵调式乐曲如《哭周瑜》《似弹非弹》《玉娥郎》等,六声徵调式乐曲量不多。

(三)板头曲音阶之特点

板头曲采用的音阶与传统乐种音阶相似,均以五声音阶作为基础,辅以含偏音的七声音阶,用以增强音乐旋律及其表现力。板头曲音阶包括五声、七声音阶、雅乐七声音阶三种。通过加入4、7增强乐曲流动性,避免乐曲演奏出现停滞感,还有些乐曲增强了七声性,对偏音的使用不再局限于装饰音,而是连续或长时值使用。对于雅乐七声音阶,其更具河南特色。在雅乐七声音阶乐曲中,4多依附于5使用,增强旋律色彩,如《寒鹊争梅》《打雁》《百鸟朝凤》等。

(四)板头曲旋律之特点

板头曲旋律不同,所塑造的形象也趋于迥异,根据曲谱可知,情绪、内容表现相同的乐曲,所采用的语汇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可以找到其旋律特点:(1)商徵宫三音间四度跳进。对于传达悲、怨、凄、苦情绪的乐曲中,最显著的旋律特点即商徵宫三音间四度跳进,赋予了旋律更跌宕起伏的特色,如《闺中怨》《哭周瑜》等曲目中,该旋律可谓核心语汇。(2)上下行音阶级进。该旋律特点也很常见,如上下行音阶迂回式行进赋予了旋律更多的连贯性与流畅性,如《高山流水》。(3)音阶式级进下行赋予旋律忧思、哀愁之情绪;根据调式骨干音所演绎的旋律,如《宿怨》《关雎》《叹颜回》等。(4)差异化特征音调带来差异化的情绪,即“特征音调”,或流露凄苦、思乡、闺怨、悲凉之情绪,如《哭周瑜》《思情》《思春》等,其中,“特征音调”使用很多,可深切体会到凄凉、愁苦之感。或以“角徵”二音开头,该乐曲多欢快,描绘风俗生活或风景的乐曲,如《高山流水》《上楼》《小鹊》《南板》等,其起始音均为“徵角”,内容多轻松、愉悦。

(五)板头曲之音乐发展手法

音乐发展需要结合一定规律进行,如重复、变奏、展开、对比、联缀等,以增强听众的印象,强化其对于音乐主题的认识。板头曲音乐也是依据重复、对比、变奏、展衍等手法发展的。对于重复而言,是为确保乐曲材料的统一,将音乐材料原样或变化重复,可以是节奏重复,也可以是乐汇、乐句重复。如《高山流水》中除了有主题重复,还有乐句、乐汇重复。对于对比而言,多体现在音区、调式、材料、节奏型等方面。乐曲主题多在中低音区,主题进入乐句为了与主题呈现对比而使乐曲前运,将音区提高至高音区,煞尾处回归中低音。如此对比之下更见错落有致。对于变奏而言,是将音乐材料陈述后经变化再陈述,板头曲中,常见变奏为加花、强弱规律、合头换尾、换尾合头等手法。就展衍而言,主要包括展开性、衍生性两种,前者常采用自由贯穿、音符时值扩缩等手法,后者多采用顶真手法。

河南板头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对河南板头曲音乐的研究,能够使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河南板头曲,以促进其不断创新,达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1]王铮.河南板头曲音乐形态的分析与研究[J].音乐探索,2015(3).

[2]赵洁.河南方言对河南板头曲琵琶风格的影响——以《陈杏元和番》为例[J].音乐创作,2016(1).

[3]李海萌.浅谈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三弦演奏的若干特点——兼谈三弦演奏风格的分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

[4]冯彬彬.魏子猷河南板头曲音乐探新——从魏派传人娄树华、梁在平传谱中探寻魏子猷筝乐风格[J].乐器,2012(15).

猜你喜欢

宫调音阶小节
论宫调系统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快把我哥带走
我国先秦典籍中的宫调理论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再议诸宫调之“韵”与“宫调”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