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文化馆干部队伍建设
2016-07-14方任泉吉林省延吉市文化馆133000
方任泉 (吉林省延吉市文化馆 133000)
浅谈新形势下文化馆干部队伍建设
方任泉(吉林省延吉市文化馆133000)
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精神文明建设却仍然有着很差的路要揍。文化馆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支撑。在文中分析了新形势下文化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馆干部队伍建设的困难,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建议。
文化馆;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市委、市政府提出“四项”重点工作,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开发资源,紧紧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展文化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一个大课题。下面我就谈文化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文化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坚迫性
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需要。文化是文明的传承,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象征,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人类的进步需要文化。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可以包装企业、包装产品、包装城市,文化以自己独有的渗透力和感化力影响着社会每个领域。文化需要自身发展,自身发展需要队伍建设。核心是质的规定性,本质上讲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说竞争以人为本,人以素质为本。素质就是生产力。谋发展必须先抓队伍建设,不抓队伍建设、不抓素质提高就落伍,就会影响事业发展。应该说队伍建设研究的是对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一是物质资源,包括物力和财力;二是人力资源,包括内在潜力和劳动技术。通过智力开发,以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增加资本积累,努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2.群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文化馆的人力资源队伍应符合文化馆性质、职能、任务要求的人力资源队伍。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向公众开放的开展组织、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活动、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综合性的公益性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由此可见,文化馆的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应突出群众文化特色。建立符合群众文化规律的队伍,应考虑群众文化“四基”建设,即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要求,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综合协作的工作特性,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满足群众文化活动色彩多样的需求。文化馆的队伍应具备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理论研究等专业门类齐全的队伍。二是需要满足文化馆服务对象的需求。文化馆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公民,面对的是社会各界层次不同的对象。因此,文化馆的队伍应该是具有服务意识的队伍。三是文化馆在组织、策划群众文化活动中必然产生各种公共关系、利益关系等,多种情况的正确处理问题,都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的人去创造性地完成。总之,文化馆的队伍应该是学习型、多能型、服务型的文化人力资源队伍,其每个成员都应该是政治合格、思想进步、一专多能、富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
3.文化馆目前的情况需要。文化馆存在的实际困难更需要抓队伍建设,抓素质提高。延吉市处于州府城市,各类文化机构繁多,各自都利用自身的优势渗透在各个层次的群众文化之中,再加上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市场,出现多极竞争。再说,现有的文化馆队伍应当说总体上是胜任工作的,是好的队伍,但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与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相比,我们承认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还有文化馆经济不宽裕、待遇低、福利少,也给一些人员带来思想波动和消极因素。
二、近几年文化馆队伍建设的回顾和困难。
近几年来,我馆一直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确立以依法治馆与以德治馆紧密结合起来的队伍建设方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管人的原则,注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坚持实行人员聘用合同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工效挂钩的浮动工资制,包括综合先进奖和单项贡献奖的奖励制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事分配机制,并且从文化馆实际出发抓住有利时机,每年都订计划,精心组织过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如综合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各专业门类的创作理论培训、创作作品发表会、论文发表会、项目开发研讨会、年度业务汇报会、“献爱心”捐款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寓教娱乐活动,使全体职工在参与中提高、参与中陶冶思想情操、参与中丰富精神生活、参与中自我激励,在提高队伍的市场竞争意识、学习提高意识、服务奉献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些都产生不了质的转变,满足不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目前文化馆在人事、分配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自主权,在管理和改革中很多环节是以文化馆目前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的;二是硬件建设跟不上(馆舍和设施设备等)影响着人力资源队伍潜能的发挥。
三、今后队伍建设的几点想法
1.队伍建设需要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行的分配是基本上一向选择性的:政府制定工资级别。很多方面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需要研究符合文化馆工作特点和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的、按价值量大小进行分配的新方式,并积极探索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和途径。坚持工效挂钩的原则,加强多种考核,按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任务完成程度和质量的不同拉开差距的合理灵活的分配制度,逐步实行单位自主分配。建立重实效、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另外,充分利用物质资源,设立奖励资金,对创作、辅导、创收、项目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行单项奖励,并对德才兼备、工作积极、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采取优先安排外出学习、深造等多样的奖励方式,扩大激励力度,激发积极性、创造性。
2.队伍建设需目标管理。利用目标管理的行为导向、组织作用、考核标准等有效功能来增强内部活力。以重视人、重成果、重激励的特点来构建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并要加强目标管理过程中的统计工作、信息工作,开发文化馆人力资源队伍的潜力,使队伍成员克服只靠上级指令、下级只等上级令的等靠行为变成主动上进的自发的行为。
此外,文化馆的人力资源队伍的重新建设涉及面之广除了需要制度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外,还要处理好文化体制的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内部机制改革与外部环境改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文化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长远规划与眼前工作的关系,并立足长远,抓好眼前,日积月累、逐步推进。
以上是我初浅的认识和想法,还不全面,很不成熟。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