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田径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016-07-14

运动 2016年5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初中体育改革

周 蕾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江苏 泰州 214500)



初中田径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周 蕾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江苏 泰州 214500)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田径教学竞技体育色彩较重、教学方法狭隘枯燥、教学缺乏创新和技能教学难以把握的问题,提出了对初中田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替代化、游戏化、生活化、健身化和信息化的改造策略,以期为田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改革;策略

在当前体育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田径教学由于没有突破以技术为主线的竞技教学模式,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请假,或以其他理由拒绝上田径课,究其原因,还是初中的田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竞技体育的色彩较重,田径项目的教学方法太过简单、教学没有新意、缺乏创新等原因造成的。田径运动的比赛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这种竞技化的运动只是出现在运动比赛中,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进行田径项目教学就应改变竞技体育模式。在教学中将这种竞技的比赛项目通过拓展、改变,突破田径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束缚,把复杂的田径技术动作经过“简单化”“替代化”“游戏化”“生活化”“健身化”和“信息化”的改造,让学生易懂、易学、乐学,来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服务。

1 当前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竞技体育色彩较重

在当前初中田径教学中,教师认为田径项目不好教,对教材的简单化处理就很容易走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反复多次的练习容易在教学中以竞技运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教学方式带有竞技色彩,没有认识到将田径项目作为学生身体练习的手段,而是将田径教学作为学生竞技的舞台,学生往往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教不好,教不会”的现象。

1.2教学方法狭隘枯燥

田径运动项目的跑、跳、投在学生小学、中学、大学的各个学段都是重复出现,小学、中学、大学的田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如短跑的教学,小学阶段受场地影响进行往返跑,中学也进行往返跑,学生对短跑没有新鲜感,导致学生对田径项目失去兴趣。还有就是田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生在练习中觉得田径的项目没有实用价值,对田径项目对身体各素质的锻炼价值认识不到位。

1.3教学缺乏创新

田径教学中由于项目的特殊性,教师很容易在教学中注重田径技能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性,只能在被动中去接受,这种被动式的“填鸭式”教学是不能够学习好一门技术的。田径技术项目的教学由于动作的一致性有时需要用“一刀切”系统教学,这样就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田径教学失去兴趣。

1.4技能教学难以把握

体育新课改理念中,要求在技术项目的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技术动作的系统和完整性,不渴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新课程的理念很多教师把握不准,对体育课程标准缺乏深度的理解。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于是就出现了教学中的各种热闹场面,学生的运动技能被忽视。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所以体育教学改革应该让运动技能合理回归。

2 田径教学改革策略

2.1田径教学“简单化”

田径教学的“简单化”就是在田径教学中不苛求教学细节,而是在教学中抓住技术动作的核心,将技术动作的重、难点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简化的教学中完成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快速跑教学中,就可以将后蹬跑的技术动作教学简单化为让学生进行“跨大步”的游戏,来发展他们的步幅和步频,以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在三级跳远教学中,就可以将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远的踏跳和摆动的技术细节简单化为学生跨越不同距离的橡胶轮胎,来让学生掌握三级跳的节奏和步幅。

2.2田径教学“替代化”

替代化就是通过对走、跑、跳、投不同运动特征的技术拓展,将田径项目部分技术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替代,来丰富田径教学的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三步助跑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就可以用篮球三步上篮的技术进行替代,利用技术学习的迁移效应,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运动技能。在跳跃教学中,就可以用助跑摸篮板或者篮网的动作来发展学生垂直方向的跳跃能力,用原地、行进间等各种形式来发展学生水平方向的跳跃能力。

2.3田径教学“游戏化”

游戏化就是把田径项目通过降低难度、简化规则、改变器械功能等方法,改造成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传统的田径教学,正是由于缺少教学的娱乐性,让学生失去兴趣,让田径失去风采。通过将田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游戏化,增强田径教学的娱乐性,融田径项目的体力、智力和身心的发展为一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有组织的游戏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有意识、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活动中提高田径运动技能。例如,投掷教学中,就可以把铅球或实心球换成自制的纸球,通过前抛、后抛、单手和双手抛等多样化的投掷游戏,来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在铅球教学中,为了改变铅球教学的枯燥,就可以在学生能够投掷到的地方摆放一些装水的饮料瓶,让学生投掷铅球击打饮料瓶,以打到饮料瓶多者为胜,并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铅球的兴趣。在这个游戏中,就可以让学生体会投掷铅球的正确动作,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投掷铅球技术动作,使得枯燥的铅球技术教学在游戏中很快掌握。

2.4田径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就是田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田径运动回归本身,加强学生对田径项目的理解,增强学生练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取价值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参与练习。学生不喜欢田径教学,认为练习田径没有用途,而且田径教学很累,练习没有三大球等其他运动项目有趣。归其原因,这和体育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关系,田径教学应该着眼于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的教学目标来出发,体育教师要多花心思,让学生对枯燥的铅球、沙坑产生兴趣,让田径教学回归生活,拓宽田径教材的生长点和发展基础,加速田径教学与生活的融通。例如,在合作跑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10人11足跑”进行合作跑的教学,使得教学更加丰富多样,来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快速跑的能力。例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户外运动中的越野、解放军的野外行军等内容进行,满足学生挑战自我、挑战困难的心理,丰富田径教学内容,体现田径课程育人的功能。

2.5田径教学“健身化”

整合化就是将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和运动健身相结合,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走、跑、跳和投4大类运动进行整合,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拓展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生活、健身的意义。在田径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参加田径运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还能提高身体的耐受力。例如,田径项目中的跳跃,就可以将跳跃分为水平和垂直2种,跳跃的形式,通过整合拓展多种形式的跳跃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垂直的跳跃就可以通过篮球运动中的摸高来进行学习和锻炼,来发挥学生的兴趣;水平方向的跳跃就可以进行原地和行进间的各种沙坑练习,来丰富跳跃项目的练习内容,改变单一进行连续蛙跳、连续单双脚跳的体能教学,突出对学生的健身性。

2.6田径教学“信息化”

信息化就是借助当前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来提升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田径教学的不足,使田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田径学习的兴趣。田径教学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例如,在田径理论课的教学中,就可以播放一些田径比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田径比赛的紧张激烈,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借助比赛视频给学生讲解比赛的规则和运动常识,让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实现田径理论知识的掌握;在田径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中,由于动作是在瞬间完成,不利于学生的观察,还有就是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和伤病不能进行动作示范,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挺身式跳远动作的展示,通过多媒体的暂停、慢放等功能,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观察技术动作,促进挺身式跳远动作的掌握。

3 结 语

体育新课改田径教学的改革必须以“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为指导,突破“完整性”“系统性”的束缚,改变竞技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替代化、游戏化、生活化、健身化和信息化的改造,要求教师要把握课改理念,转变教育观念,要勇于变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田径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黄小平.“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田径教材的处理与转化策略[J].田径,2005(2).

[4] 邵力平,冯晓劲.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5] 高慧刚.中小学田径教学游戏化的探讨[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9).

投稿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3-117-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5.061

作者简介:周蕾(1982~),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初中体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策略探索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