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浅议

2016-07-13陈克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法律风险防范浅析

陈克宽

[提要]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跨国公司战略发展加速向中国转移,市场竞争规则越来越规范和透明,企业间并购重组活动日益频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越来越大。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浅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13日

随着知识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以及时空观念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规模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为复杂,跨国公司战略发展加速向中国转移,企业间并购重组活动日益频繁,给现代企业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大。现代企业究竟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又如何有效地防范这些法律风险呢?

一、企业法律风险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后果

从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角度看,企业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前两种风险分别是以不可抗力和市场因素为特征的,而法律风险是以企业势必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管理,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

(一)企业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企业法律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有:一是经营性损失(包括收益或利润损失、成本增加);二是民事诉讼败诉(包括诉求赔偿和诉讼费用);三是企业受到行政、刑事处罚或制裁;四是企业资产(包括有形和无形财产)受损;五是企业商誉受损及其他损失等。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产生原因及后果。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一是企业经营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二是企业侵犯了第三方合法权益;三是企业未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义务;四是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以获得、保护或行使其合法权益以及其他原因等。其后果表现形式有:一是成本增加。比如,企业被起诉违反合同,败诉方不仅要赔偿对方的直接损害损失,而且还要补偿对方的利润损失,而该损失有可能是实际损害损失或合同总额的10~100倍;二是企业失去商业机会或商业优势,直至企业停业破产。比如,企业的知识产权、商标权被侵犯,企业如果没有做到及时防范和维权,就要承担对企业信誉带来的极大危害,直至造成企业破产、员工失业。

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法律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决策机制、财务税收、经营管理、劳动人事、知识产权和管理者自身等六个方面。如何防范企业的法律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公开、公平的内部决策机制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国有独资企业还是有限责任公司,都有企业自己的章程。企业章程就是企业的“宪法”,它不但规定企业各级领导的产生、职权范围,还规定了企业的决策程序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决策要依照法律规定、企业的章程来进行,就可以规避很多企业和经营管理者的法律风险。比如,董事长、总经理各有什么权限,哪些事项由股东大会表决,哪些事项由董事会表决等,都应严格遵守企业章程,越权或滥用权利都会招致不利的后果。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律师给你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建立公开、公平的内部决策机制,按照企业章程办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严格规范财务制度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举措。企业财务是最容易发生法律风险的环节,而出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问题有:第一,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实和抽逃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限额,这笔注册资本就永远不动地放在公司账上。注册资本可以用于支付公司的日常开支和经济往来,但公司、股东不得抽逃注册资本,违者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第二,日常收入和支出不真实,即通常所说的做假账的问题。多数非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是为偷税漏税、私分或侵占公司财产等目的而故意少列收入多做支出,一旦被发现,轻者补缴税款支付罚款,重者触犯刑律;第三,小金库也是公司财务上经常出现的问题;第四,公司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给他人犯罪以可乘之机。经常发生因出纳或者会计一个人控制支票、财务章和印鉴而私自使用公司资金的案件;第五,公司资产与股东资产界限不清,这是民营企业容易出现的问题。严格规范财务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措施。

(三)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保证。企业常年经营势必会与客户发生各种合同关系,而由法律顾问审查、起草合同文本是一项很有必要的重大工作。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律师,还会依据法律和自身的执业经验,针对每个企业不同的业务特点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法律意见,去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更加有力地规避和防范企业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因此,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经营管理,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保证。

(四)依法建立健全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前提。随着劳动法制逐渐完善、员工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及人才流动增多等因素,逐渐暴露出一些企业在劳动制度上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比如,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问题、企业不按法律程序解除员工劳动合同问题、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问题等。就拿有些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来说,正由于这些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就拿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问题来剖析,国家实行社会统筹保险制度,这是实现我国宪法规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一种方式。而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往往就成为劳动纠纷冲突升级的导火索,成为和谐社会的隐患。所以,建立健全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前提。

(五)保护企业自身知识产权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保障。企业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的举措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防守。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内部的规章制度保护自有知识产权。比如,制定保密制度、与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知识产权协议、采取保密措施等。这些防守措施可以防范由于人才流动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否则,如果企业对内没有建立保密制度,不采取相关保密措施,一旦发生技术人员跳槽带走技术秘密的情况,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二是反击。所谓反击,就是对来自外部的侵权行为积极起诉,打击非法侵权行为。反击的方式有:向行政机关举报非法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向公安机关申诉控告等;三是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引发的诉讼,承担的法律责任往往是带惩罚性的赔偿,因此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样可以避免相应的法律风险。所以,保护企业自身知识产权,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保障。

(六)建立健全廉洁自律制度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根本。企业领导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个人也面临着潜在的法律风险。企业管理者因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罪名被绳之以法的案例并不鲜见。我国刑法规定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起刑数额一般是5,000元以上。在经济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这个数额是很多人不以为然的,尤其对那些管理着财产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企业管理者而言,这个数额是那么微不足道。然而,几万元就可以让往日令人羡慕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锒铛入狱,尊严尽失,往日的奋斗、荣誉成为泡影,实在是令人惋惜。“勿以恶小而为之”应当成为所有企业领导人的座佑铭。所以,建立健全廉洁自律制度,预防个人犯罪,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根本。

三、结束语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建立销售实体和销售渠道,进行资源、经营性资产和业务投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范围迅速扩大。因此,建立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可以防止或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商业信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中国的整体法律环境的完善,推进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清,杨雄胜主编.成本会计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2.1.

[3]谷祺,刘淑莲主编.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季卫东主编.中国法治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法律风险防范浅析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