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真实性浅议

2016-07-13彭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若干思考失真会计信息

彭琦

[提要] 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经济现象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着深远的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计信息涉及面广、范围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下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会计信息真实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真实性;失真;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9日

一、研究概述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选题背景、目的。会计信息就是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方法和程序,把它们加工成的一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的世界已是信息时代,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分析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问题。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必须探究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意义,寻求其成因并给出对策。

2、研究的意义。真实的会计信息,影响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会计信息不仅要对已有经济活动进行如实统计,还要对未来发展态势做出科学的判断。而失真的会计信息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探讨会计信息真实性,能够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通过了解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背景和现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给出其对策。

2、研究的方法。一是应用会计报表外部信息;二是善于研究会计报表具体内容;三是研究会计报表财务比率。

二、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现状。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目前,我国存在着十分严峻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了社会资产严重流失、资本交易费用昂贵、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2000年财政部在对159家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时,发现资产不实的有147家,利润不实的有157家。

(二)理论基础。财务报表审计制度、公认会计准则、规范性理论等。

三、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定义、标准、特征和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定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合法、合规、客观。会计信息是企业负责人、债权人和投资人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这就要求会计信息要真实可靠。所谓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指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制定的,能够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不相符。它会影响到经济各方的投资决策。可以分为主观上的会计失真和客观上的会计失真。一般来说,主观上的会计失真是指会计工作人员捏造虚假信息而造成的会计失真。客观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币值和物价变动,而核算科目又无法进行同步调整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上的会计失真还包含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现,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还原。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不等同于精确性,我们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为了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而不是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分毫无差。会计的目的是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以供决策。信息使用者研究和分析会计信息,就是研究和分析会计信息所反映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所以真实的会计信息首先不能歪曲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情况;其次,在会计实务中,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都是依据会计准则、会计法律法规等制度来进行的。可见,会计信息的产生是否合乎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也影响到了它的真实性。只有按照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产生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因此,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会计信息不歪曲企业经营活动情况,并依据会计法律法规等制度的规定产生。

(三)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真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应具有相对性的特征。另外,在不同角度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其真实性的要求程度也是不同的,存在着多重标准。因此,它还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失真和经济交易失真。会计核算失真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具体又可分为账簿失真、凭证失真和报表失真。账簿失真即账簿作假,是在记账、转账等过程中,涂改账目、提前或延迟结账、收入不入账等,或者是抽换账页、设账外账、损毁账簿等,以掩盖事实真相,造成账证不符、账表不符、账账不符。凭证失真中存在记账凭证失真和原始凭证失真两种。记账凭证作假分为两种:一是没有原始凭证,编制虚假记账凭证;二是记账凭证的某项或某几项与原始凭证不符。原始凭证失真主要通过虚开、伪造、涂改原始凭证,以收据、白条代替发票,使用虚假发票或者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等手段,以达到套现等目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美国加州大学、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尔洛夫提出的,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暴露,那就谈不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现实的经济并非是一个高效的市场,始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会计信息制造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首先,会计信息制造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制造者较之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对获取会计信息的时间、内容等存在优势,所以就容易使会计信息制造者出现违背道德,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其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国的会计行为陷入困境。在会计人员当中存在着三种选择:两个都拒绝企业负责人的授意,则可能面临一起受到公司的不公正待遇;一个会计人员执行企业负责人的授意而去做假账,另一个不执行企业负责人的授意,则执行负责人意图的会计人员就可能得到好处;两个都执行企业负责人的授意,一起做假账,大家都可能得不到任何好处。结果会计人员就会更多地表现为一起执行企业负责人的授意而做假账。导致会计信息的制造者相互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条件是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会计工作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门十分精准的学科。但实际上,会计是一门看似精准但并不精准的学科。这是因为会计原则和会计法律法规的选择余地很大,不同的选择将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的虚假提供了可能。当今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待摊费用等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能够通过调整确认应计项目的时间来制造虚假的业绩;其次,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较宽的选择范围。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特意的选择有利于自身业绩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

(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是公司制度的缺陷。公司制度的缺陷,已经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我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由于改制不够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起较为公正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股权结构配置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十分严重;二是董事会、监事会也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遵守相关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三是上市公司和股东在资产、人员、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离,与控股股东之间交易不够规范,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使得控股股东损害了上市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是失真成本低。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公司屡禁不止,甚至在美国这样一个拥有完全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都有公司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信息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目的就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带来损失的时候,企业才会讲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他们的目的是自己利益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利益相符合时,他们才会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就出现了诚信问题。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和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等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领导,他们能够指挥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从而骗取企业投资者的信任,获得职务、薪金等方面的利益。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的管理,并由此获得薪金、奖励、升迁等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在目前我国尚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利益,出具虚假报告。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相互交织构成了虚假的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原因。

(五)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利益驱动。会计信息失真还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要政绩,企业领导要政绩,违法犯罪有了可乘之机。因此。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关键是要想办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会计信息监督机制,尽可能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五、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措施

(一)改变业绩评价体系,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还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属于指标考核机制,这就成为管理者对数据控制的直接动因。而且指标考核的单一性也很容易被企业控制。如果企业增加考核的指标,就可以减弱数据控制的利益驱动。另外,还可以利用股票期权来鼓励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因为期权可以将他们的报酬和未来的股价挂钩,这样就存在了一个时滞效应。对于政府部门的考核评价,应建立多项指标考核,并将其与现金流量相结合。制定会计准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进行企业决策时,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供参考。同时,它也是度量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标尺。推出会计准则后,经过长期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连同一些具体准则制度的颁发,有效地抑制了之前长期存在的暗中操纵行为。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行政体系。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职能转变是实现政企分离的前提。政府应革新观念,树立服务大众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办事效率,廉洁执政,戒骄戒腐,净化风气,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确认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明确政府的职责,改革政府机构,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科学的行政运行机制。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消除过度的行政干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提高。

(三)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要建立一个以行政监督、税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和一个以内部审计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整个监督过程中,各方要密切配合、互相沟通、通力合作,还要加强对会计事务所的监督监管,对出具虚假会计审计报告的事务所要依法严肃处理。同时,还要定期对会计师进行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批专业能力过硬,职业道德良好的会计师人才。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提高企业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企业负责人应该加强法制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依法诚信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在提升自身思想素质的同时,也要关注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养,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训练,激励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还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电算化等新型工具,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人员还应会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管理工具以及现代管理理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能够明礼诚信、遵纪守法,不论何种情况下都能够恪守职业道德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六、结论

强化会计信息真实性,约束信息的供给,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合理的决策。会计信息的失真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的经济以及社会利益。加大监督监管力度,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由于会计信息失真有很多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所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迫在眉睫。我们要提高准则制定的标准,着力改善外部环境,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猜你喜欢

若干思考失真会计信息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有关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