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广播体育记者采访大型国际赛事的创新模式
2016-07-13王勇前
王勇前
摘 要 又到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2016年8月,巴西里约注定将成为全球体育迷的聚焦点,这个夏天也注定将是主流媒体纵享体育大餐的狂欢季。而作为地级市的广播媒体,如何在这场豪华大宴中获得最大化的效益,也成为各个地级台苦心思虑的问题。笔者作为泉州广播电视台的广播体育记者,曾经多次参与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采访报道,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文章将结合笔者在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中的采访体验,与大家分享地方台广播体育记者采访大型赛事独辟蹊径的创新模式: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借“联盟”使力;发挥广播传播优势,以“游击”取胜。
关键词 联盟;游击;广播体育;大型国际赛事;创新模式;记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2-0023-02
2016年8月,巴西里约注定将成为全球体育迷的聚焦点,作为地级市的广播媒体,如何在这场豪华大宴中获得最大化的效益,也成为各个地级台苦心思虑的问题。作为泉州广播电视台的广播体育记者,笔者曾多次参与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采访报道,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现与大家分享地方台广播体育记者采访大型赛事独辟蹊径的创新模式。
1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借“联盟”使力
1.1 “联盟”为地方电台直接融入奥运宣传开创了新模式
每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宣传报道是体育新闻报道当中的重中之中。而地方电台如何做好奥运宣传?在没有“联盟”之前确实有些彷徨。因为没有采访证、没有转播权,许多瓶颈制约了地方电台的奥运宣传工作。同时,与有些持权广播媒体合作又要付出巨额的合作经费,这些对于完全是“自力更生”“讲究成本合算”的地方电台而言,实在有些为难。
但2008年中央台全国奥运广播联盟的成立,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联盟”地方电台可以免费、无偿共享中央台的转播权,通过“联盟”搭建的平台,共享参与“联盟”的其他地方电台的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地方电台做好奥运宣传提供了“及时雨”。正如中央台领导所说的:“全国广播‘同唱一首歌”。而这“一首歌”的演唱过程当中,地方台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奥运宣传的主角。比如福建,就有二位主持人参与到中央台的解说工作当中,很荣幸我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地方台在联盟当中,不仅是一个成员,而且是一个主人;不仅是一个配角,更是一个主角。也许,这“同一首歌”的新模式,正开创了一种重大事件广播宣传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如果能够长期坚持,有效组织,积极引导,极有可能成为地方电台参与重大新闻事件宣传的主要、可行的新模式,促进广播宣传事业的新发展。
1.2 “联盟”为地方电台专业人才的培训与成长提供了新机遇
地方电台由于自身定位以及自然条件,地域限制等原因,专业人才的视界有限,专业度不高。而其成长与培训又缺乏机会,还缺少更大的空间与平台去锻炼。而这次全国奥运广播联盟的成立,如同形成了一个“孵化器”。在30个工作席位上,在8个直播间里,各联盟台的记者主持人们,通过北京奥运会高强度的赛事直播转播工作,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得到了大事件的考验和锻炼。
可以说,成长总在不经意间。一批专业的广播体育人才正在悄悄地成长起来。以本人为例,以前虽然有做过体育赛事的解说工作,但是对于什么叫曲棍球比赛?激流回旋的比赛有哪些规定?这些专业的体育知识最多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而通过参加联盟以来的工作实践,对于这些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而且正是由于参与到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当中,才有这样的机会去直播、转播这些赛事。
1.3 “联盟”为地方电台与中央台、兄弟台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新平台
交流需要平台,合作需要空间。这次全国32家地方电台以联盟台的形式加入到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当中。在联盟当中,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直播,一起学习。在相同的工作平台上,为各联盟台之间相互交流奠定基础、提供了空间。以泉州台而例。因为通过福建新闻广播牵头的广播协作体这个“小联盟”参与到这个“大联盟”当中,可以说是从“小联盟”参与到“大联盟”的一个特例。
可以说,地方电台在“联盟”的帮助支持下,实现了直接参与、直接报道、直接融入奥运会这个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当中。就泉州电台而言,通过“联盟”盘活了所属3个频道的报道内容:无论是泉州刺桐之声《体育新势力特别节目》的“勇前说奥运”;还是新闻频道的《新闻下午茶》的“奥运连线”;以及福建新闻广播一天13档的连线的“奥运快车道”,都得益于“联盟”这个新模式。
2 发挥广播传播优势,以“游击”取胜
2010年11月8日,本人荣幸地被台里派往广州,全程跟踪报道第二次在我国举行的亚洲体育盛会——广州亚运会,时间历时近一个月。由于采访时间跨度长,采访对象分散,人手紧工作量大(全省广播界只有2个名额),泉州广播电视台首次尝试将直播间设在亚运会举办地——广州,也就是在广东电台设立本人主持的栏目《体育新势力》直播间,应用“游击战术”得到全国同行的认可和赞许。
2.1 以“游击”战术发挥主持人灵动性,打造真正快捷的广播体育节目
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采取电话连线加前方采访报道的方式实现对奥运会的直播,但是实际操作中,过长的连线时间,一般是30min以上,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再加上互动性欠缺,元素较单一,后方主持人对体育赛事不够精通,影响了报道的效果。此次我们吸取奥运会报道的经验教训,将直播间设在第一线——亚运会举办地——广州。在中央台、央广联盟和广东电台的大力无私帮助下,我们的设想变为现实。我此次携带电话传输设备康姆雷斯前往广州,电话桥设备向广东台借用,集记者、编辑、主持人、技术人员、导播于一身,在广东台技术部同行的大力帮助下,实现了我台历史性的亚运会直播。广东台的同行称我们是真正意义上“做广播的人”,是广播界的老A(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特种部队的称谓),同行们还说我们地市台的“游击战术”令中央台和省级台备感压力。据了解,在广东台直播的还有北京体育广播、上海体育广播、天津电台和重庆电台,他们是团队作战、人员宽裕、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实现直播。而我们是用最低成本的投入,在全国同行面前亮剑,赢得全国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在采访中我们抓住三大块:1)热点赛事、热点人物;2)海峡东岸的选手表现;3)泉州选手的冲金历程。在这期间,本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泉州人个个猛的爱拼敢赢精神,把采访数量做到极致,没有错过亚运会的任何一个重大事件,并且都在现场取得一手资料,全方位的报道亚运会。
2.2 宣传泉州台品牌,以地方特色吸引本土观众
此次我们在采访中突出我台的logo:泉州电台刺桐之声,尤其是在本次亚运会最受关注的男子110米栏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中,我台的标志位于中央电视台镜头的最佳位置,借力发力,我台记者和刘翔激情对话,被现场主持人喻为最牛的记者。除此之外,在亚运会的女子美式9球混采区、广州奥体中心、广州国际体育演绎中心、天河体育场,哪里有重头戏,哪有体育大腕,哪就有泉州电台刺桐之声的倩影。及时全面报道亚运会的同时,也推广了泉州电台的品牌形象,实现双赢。
2.3 关注中华台北队,巧打闽台交流牌
此次采访,我们高度关注中华台北队的表现,在现场采访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松远,台球领队张明雄,棒球著名运动员胡金龙,罗国辉等人时,我问了同一个问题:对于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他们有何种想法和愿景,他们不约而同表达了渴望两岸交流的心声。通过体育、文化、经济的交流,增加两岸的了解,增强互信,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奋斗。
2.4 借助他山之石,学习广播体育节目经营课题
广东台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举行广告经营权的招投标大会,实现创收的最大化。通过这次招投标大会,本人在思想上认清了媒体经营方向:即巩固听众的忠诚度,认准广告投放是衡量节目的硬标准之一。而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直播节目还获得泉州联通公司3 000元充值卡的互动礼品及技术支持,这也为今后大型赛事与商家的合作积累经验。
本人还利用亚运会采访之余,考察了广州的市政建设。广州时尚体现在哪里?广州城市的经营和体育场馆的运营,体育品牌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举办区域运动会给城市带来何种变化等等。这些问题,也是我此次采访的主要方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向受众提供怎样的信息成为各路媒体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在体育报道这样相对窄众、专业化的门类中,如何满足受众的收视、收听、收看需求更成为一档节目乃至一个频道的立身之本。总之,快捷、本土、趣味应是地方台广播体育节目吸引人的关键所在,而借助合力、主动出击、灵活应对无疑是地方台广播能够在大型国际赛事宣传战中脱颖而出的尚方宝剑。2016年8月,笔者也期待着再次代表泉州广播电视台,以更优雅的姿态与全球的体育迷们相会在巴西里约奥运会。
参考文献
[1]杜燕文.地方台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浅探[J].今传媒,2012(12):130-131.
[2]翁伟民.后奥运时代体育广播的发展之路[J].中国广播,2012(9):38-40.
[3]韩松.打造地方台体育节目的“豪门盛宴”[J].记者摇篮,2015(1).
[4]张浩.地方电视台大型赛事报道立场研究——以天视体育频道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2(1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