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如何把时间卖得有质感
2016-07-13张盖伦
张盖伦
从2015年11月以来,在北京工作的曹先生已通过“在行”约见过5名“达人”。大多数约见都围绕自己的工作需求展开。他花上300~500元不等,用一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向行家请教怎么开一所培训学校,怎么做在线教育运营,或者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人。
“你想要牛,就得跟牛人在一起。”曹先生觉得自己身边没有牛人,而“在行”给了他一个和牛人近距离接触的渠道。“想看看他们的脑回路是怎样的,感受一下这些CEO或者总监级别大咖的气场。”
这或许得感谢姬十三,他是果壳网创始人兼CEO,也是“在行”的创始人。姬十三看到,在分享经济时代下,知识和技能的分享,同样可以做成一门很大的生意。
打响知识分享经济的头炮
姬十三觉得,自己的初心一直没有变过。从“果壳”到“慕课学院”再到“在行”,都是围绕知识“做文章”。“果壳在做知识分享,慕课学院专注知识学习,而‘在行提供知识服务。”
“在行”是一个主打经验交流的O2O平台。你有经验,我有疑问,若需求配对,那我就付费,请你答疑。“在行”要改变传统的“依靠人情”的求助模式,给那些迷茫困惑的人一个简单直接的问题解决方式——找到对的人,去问呗。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创业念头也是如此,那是一颗埋在心里的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之下,自会破土萌芽。
三年前,为了果壳慕课学院的项目,姬十三去清华大学宿舍作调研。他发现,这些中国最优秀学府里的大学生,依然不知道人生的路究竟该怎么走。那些公共知识并不能成为个性化人生选择的指南。因此才有“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悟。
2014年,当共享经济的大潮席卷衣食住行等实体领域后,姬十三觉得,解决问题的时候到了。
同年9月,姬十三在果壳内部提出了做“在行”的想法。他撰文回忆,当时曾遭受了各种质疑:这件事太难了,低频、非标、很难把控过程,完全不符合所谓O2O的各种原则;根本没人做过,能做成吗?
满足知识领域的“定制化需求”
一年半之后,再度听到这个问题,姬十三微微蹙眉之后,露出释然微笑:“提出这些质疑的人,不太在行。”
互联网正在发生变化。消费升级、分享经济、定制化服务、个性化需求……这些热腾腾的概念,都能在“在行”身上得到体现。“过去人们消费,注重性价比;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愿意为品牌、为个性、为高质量的服务买单。”
“在行”满足的是知识领域的“定制化需求”,这是一种新鲜的尝试。姬十三觉得,不能用简单的眼光来评价“在行”的商业逻辑。
比如,说使用“在行”是一种低频行为,姬十三就不同意。“在行”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服务:职场指南、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婚礼定制、旅行安排……平台上,还活跃着大牌发型师、资深造型师和美妆达人,他们随时等待召唤,来做一次你的私人时尚顾问。“一种类型的服务,它的使用可能是低频的;但是这么多种服务加在一起,就会引发中高频的消费行为。”
至于经验传输这种事难以标准化,在姬十三看来,它不是问题,反而恰恰是机会。“所有标准化的东西已经被人做完了。近两年出现的大多互联网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的;这也是未来最可能出现消费升级的地方。”姬十三认为。
应对复杂人的复杂行为
非标准化是未来的机会,但把它的产品控制好很难。“我们的优势或许在于,一开始就估计到了做这件事情的难度。”2014年9月立项,2015年4月份在行App正式上线。这期间,团队做了大量测试,来理顺流程。
“在行”是第一款让两个陌生人在线下进行深度聊天的App。人是不可控的,聊天内容也是不可控的;行家会有小情绪和小脾气,学员也可能有小任性和小矫情。“在行”要和人打交道,涉及到复杂人的很多复杂行为,姬十三知道,这事一定是复杂的。
“连文案怎么写,照片怎么呈现,我们都费了很大力气。”“在行”上,行家照片风格一致,有调性有质感,而关于行家的文案,也让人看得蠢蠢欲动,似乎下单就能离美好生活更近一步。
“在行”团队要对行家提交的话题进行审核确认,然后引导行家上线,帮助行家撰写文案、拍摄照片,让他们熟悉“在行”流程,再鼓励他们持续贡献内容,引导他们融入行家群体……
“怎么跟行家沟通,怎么让行家理解我们要做的事情,怎么让行家在提供知识服务时表现出一种好的状态,这需要大量工作,其间涉及太多细节。”姬十三说,“在行”刚刚起步时,运营团队一度不堪负荷。
“在行”选择了一种“很重”的切入方式——线下交谈。姬十三认为,人们在线下找人喝咖啡聊天是种自然需求,也是常见的生活场景,但给人打一个小时电话,这事就成了纯粹的咨询交流,而且对行家要求更高,需要他快速反应。
“你得洞察人性,而且要找到一种简单的、工程化的方式,去应用你的洞察结果。一个美妙的产品就是用一个简单的规则应对所有复杂的需求。”至于秘诀,姬十三无法全盘公开。
总之,他说,“在行”上线以来,团队一直在改进流程、提高效率。现在40人左右的团队,已经能够成功掌握住平台上涌来的越来越多的行家。
随时变动的生态系统
“在行”的平台上,有行家进来,也有少量行家在流失。
“任何平台上,只要有新用户进来,用户的流失就不可怕。做“在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随着它的进程变化,内里的生态也会发生变化。”姬十三说,一开始,“在行”用户质量很高,来的行家也不图钱;往后发展,愿意体验这种新型交谈方式的人越来越多,而行家可能也开始看重收益。从“1~100”的过程中,“在行”这个生态系统会成长、会流动、会变化。有些行家对学员要求高,有些则没要求。“在行”要做的,就是更精准地进行需求匹配,“这要持续改进”。
有人说,作为一个互联网项目,在行发展得不够快,但姬十三不这么看,他满意目前的发展节奏:“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本来就需要教育用户。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长期工作。在行是一个提供知识服务的社区,如果它快速爆发式扩张,那反而是有问题的。”现在,“在行”进入了9座城市,开通了远程语聊功能,活跃着8 000余名各个领域的行家。
姬十三说,要有耐心。至少现在,“在行”已经是行业领跑者,先发优势明显,“对于同行竞争,目前我们没什么担心的。”
解决你的所有相关问题
如今,“在行”有一句宣传语是:“买东西上淘宝,找行家上在行”。
“我对‘在行是有野心的。”对于这一观点,姬十三连着说了两次。他期待“在行”能包罗万象:“你能在平台上买到无所不能的服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共享的淘宝,解决你的所有相关问题。可以说,它能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最理想的状态是人们在生活、工作甚至情感上遇到各种困惑,他们都能想到——找“在行”。
“在行将对很多行业产生冲击,但它不会完全取代某个行业。”姬十三说。它最大的改变,或许是人的工作状态。人可以与组织或者机构“解绑”,实现“自雇佣”,更为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它能让人有多重职业。它顺应了‘斜杠青年这个大趋势。”对,就是斜杠青年。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他们有多元生活,也有多重玩法。当个人价值凸显,当你只要有实力和才华,就能获得体面收入,那何必拘泥或者依附于某个特定的工作岗位呢?
姬十三希望,到2016年年底,“在行”上能有5万名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