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转窑托轮窜轴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6-07-13白文生

水泥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托轮过盈过盈量

白文生



回转窑托轮窜轴原因分析及处理

白文生

回转窑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托轮窜轴事故。本文结合理论计算、制造加工因素、现场实际运行因素等,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及建议。

托轮;窜轴;原因;处理

回转窑是水泥烧成设备的核心,其正常运转是保证水泥厂生产的关键。回转窑筒体上套有矩形轮带,轮带将窑筒体、窑衬、物料等所有重量通过托轮传到托轮支承装置上。托轮与托轮轴之间通过过盈配合传递力。在运转过程中,托轮与托轮轴配合处发生轴向移动,称为窜轴。窜轴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转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发生重大事故,因此一旦发现窜轴,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停机并处理。

某水泥厂在2010年发生过一起窜轴事故。本文现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其窜轴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1托轮窜轴原因分析

1.1理论计算[1](按托轮与轴的温度相同计算):

已知条件:

托轮与托轮轴的装配方式:热装法;

托轮与托轮轴的配合:ϕ850H7/t7;

托轮材料:ZG42CrMo,正火加回火;

托轮轴材料:45号,调质;

托轮外径da=2 400mm;

托轮与托轮轴配合直径df=850mm;

托轮轴实心;

配合长度Lf=1 050mm;

托轮表面粗糙度Raa=0.003 2mm;

托轮轴表面粗糙度Rai=0.001 6mm;

被联接件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μ=0.11;

托轮和托轮轴材料的弹性模量Ea=Ei=210 000MPa;

托轮和托轮轴材料的泊松比νa=νi=0.3;

托轮材料的屈服点σsa=343MPa;

托轮轴材料的屈服点σsi=345MPa;

传递的轴向力Fx=(582 555~776 740)N。

计算结果如下:

图1 托轮与托轮轴配合处设计尺寸

(1)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0.017 5~0.023 3mm。

(2)被连接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允许的最大有效过盈量:δemax=1.57mm。

(3)托轮与托轮轴配合的验证,根据托轮与托轮轴配合得出:

最小过盈量:[δmin]=0.53mm

最大过盈量:[δmax]=0.71mm

[δmin]>δmin,满足保证过盈连接传递给定载荷要求

[δmax]<δemax,满足保证连接件不产生塑性变形要求

(4)过盈连接的最小传递力验证:

Ftmin=17 148 478N

因为Ftmin>Fx,所以托轮与托轮轴配合处的设计是合理的。

1.2加工时托轮与托轮轴的偏差

如果加工时,托轮与托轮轴的尺寸或形位公差没有达到图纸设计要求,配合面就会产生偏差△。如图2、3所示。

图2 托轮与托轮轴装配图(1)

图3 托轮与托轮轴装配图(2)

第一种情况:托轮及托轮轴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锥度,按图2进行热装后造成过盈量在整个轴长范围内分布不均。

第二种情况:托轮及托轮轴圆度公差没有达到图纸要求,出现椭圆,二者热装后造成过盈量在圆周长范围内分布不均(如图3所示)。

第三种情况:托轮与托轮轴尺寸公差没有达到图纸要求,托轮内径偏大,托轮轴外径偏小,导致热装后实际过盈量小于最小设计过盈量。

由Ft=[p]π dfLfμ,可以看出:当出现上述加工质量问题时,df有效直径变小,Lf有效配合长度变短,配合面所传递的力会成比例下降。

1.3运转时托轮与托轮轴配合面的温差

在回转窑运行过程中,由于筒体热辐射,轮带与托轮接触后会造成托轮与托轮轴之间出现温度差。托轮与托轮轴受热膨胀后,二者配合面膨胀量的不一致造成过盈间隙变小。通过对现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托轮与托轮轴的平均温度差大约在30~50℃。在这种情况下,托轮与托轮轴之间的过盈量会减小。托轮和托轮轴配合面膨胀量偏差计算如下:

△=αdf△t(1)

式中:

△——托轮与托轮轴配合面膨胀量偏差值,mm

图4 托轮窜轴后现场图

图5 处理方案

图6 处理窜轴用材料

图7 现场焊接处理图

α——热膨胀系数,α=0.000 012mm/℃

df——托轮与托轮轴配合面直径,df=850mm

△t——托轮比托轮轴平均温度高30~50℃,即△t= 30~50℃

代入公式后,求得△=0.306~0.51mm

因为设计的最小过盈量[δmin]=0.53mm,最大过盈量:[δmax]=0.71mm,所以此时托轮与托轮轴配合处的最小过盈量值为0.02mm,已接近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托轮与托轮轴配合面所传递的力下降。

综上所述,在温差和加工偏差共同影响下,托轮与托轮轴配合面所传递的力下降,当配合面所传递的力小于外力值时就会发生窜轴事故。

2事故的处理

当托轮发生窜轴(见图4红线圈出部分)后,现场必须停机处理,以免托轮沿托轮轴继续移动,造成托轮与其他零部件磕碰,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根据上述事故原因分析结果,制定了图5所示处理方案:即通过在托轮两侧焊接挡板和挡块来吸收外力。现场处理情况见图6、图7。该现场处理完成后,已运转多年,没有再次发生窜轴事故。实践证明,上述对托轮窜轴事故的处理方案是可行的。

3几点建议

(1)设计时,改变托轮与托轮轴的配合公差,建议过盈量控制在(0.008~0.01)df。

(2)加工时,应严格保证托轮与托轮轴配合面尺寸及直线度、圆度、圆柱度等公差要求,确保热装后配合面在长度及圆周方向过盈量均匀。

(3)实际运行时,现场应严格控制托轮表面温度,减小托轮与托轮轴的温差值。

[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2卷[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1.

他山之石

Caus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Repositioning the Axle of Kiln Supporting Wheel

TQ172.622.29

A

1001-6171(2016)02-0077-03

通讯地址: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400;2015-07-19;编辑:吕光

猜你喜欢

托轮过盈过盈量
汽车用减震件过盈配合骨架装配模具及装配技术
回转窑托轮调整的方法
回转窑托轮的在线修复
门式起重机起升钢丝绳托轮断裂故障分析
过盈联接的研究发展
机械生产与维修中过盈零件的装配分析
轮对及制动盘压装失败原因分析
地铁轮轴压装试验情况浅析
回转体非金属材料托轮的受热分析
高速永磁电机护套配合过盈量的计算及强度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