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选方式
——1985—1989四川美术学院自选作品展回顾与文献展

2016-07-13王林侯宝川潘召南李万瑜排名不分先后

当代美术家 2016年2期

王林 侯宝川 潘召南 李万瑜(排名不分先后)



自选方式
——1985—1989四川美术学院自选作品展回顾与文献展

王林 侯宝川 潘召南 李万瑜(排名不分先后)

1 叶永青 春天唤醒冬眠者 木板油画 71×91cm 1985

2 张晓刚 混沌中的冥想1号 布面丙烯 87×66cm 1985

自选方式

2015.11.22-12.11

策展人:王林

重庆当代美术馆

摘要:四川美术学院的自选作品展,始于1985年4月23日,展览过程贯穿整个八五美术时期。所谓自选,即采用“展品不拘内容和形式”,“不展课堂作业”,学生“自我审查、自己装潢、自己布置”的展览方式,具有极大自主性。《自选方式——1985-1989四川美术学院自选作品展回顾与文献展》以史实考据为主,在创作回顾与文献展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自选作品展的历史价值,确立其在当代美术史中的应有历史地位。

关键词:四川美术学院,自选作品展,八五新潮美术

策展人前言

王林

1986年1月2日,一位名叫刘安民的重庆国营空气压缩机厂十二车间的工人,给四川美术学院陈列馆寄来一封信。上面讲的是他看了1985年川美学生自选作品展的感想,开头这样写到:

“昨日从美院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自选作品展,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纵观历次美术作品展,没有哪一次像这次这样新颖突破,富于时代个性。”

——引自1986年1月2四川美术学院呈送文化部的情况报告

这封信及时地附在四川美院呈送“关于《学生自选作品展》的情况”之后,作为旁证,证明文化部此前调研对四川美院举办自选作品展活动所作的结论是正确的。

同年1月19日,《“红黄蓝”画展》研讨会在成都空军028招待所召开,川美画家周春芽在会上发言,他没有论及“红黄蓝”画展,而是大谈川美自选作品展,这是当时的发言记录:

“刚看了美院自选作品展回来,很震动。其中创造性很突出,观念上有所突破,不再是如何在画面上完善自己,而是如何表达自己。自选展后有一个座谈会,也谈得十分痛快,大家团在一起,思想经常碰撞,也是一种精神的需要。”

——引自《“红黄蓝”画展第一次作者会议》,查常平主编《人文艺术》第13辑第28页,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9月版

据时任川美陈列馆馆长王官乙先生的工作笔记,四川美术学院的自选作品展,始于1985年4月23日,而当时北京《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尚未举办。说川美自选作品展在中国西南方向启动了八五青年美术运动,并不为过。展览过程贯穿了整个八五美术时期,从1985年春一直办到1989年冬。不仅举办了12届学生自选作品展,还有3次以上的教师自选作品展。名为“自选”,是因为当时明确公布的方式是:“展品不拘内容和形式”,“不展课堂作业”,学生“自我审查、自己装潢、自己布置”,后来还加上自己组织研讨会。这是四川美院根据当年邓小平在文代会上提出对文艺创作“不要横加干涉”所作的决定。展览影响所及,不仅是参展师生、参观者和艺术媒体,还震动京师,文化部曾专门派人到学校调研。据叶永青先生回忆,川美自选作品展直接影响了八五时期西南艺术群体和“新具像画展”活动,在八五新潮美术中是“一条被历史蔽闭的重要隐线”。

这个展览得以举办,是因为四川美院当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实行院长负责制,这在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是绝无仅有的。时任院长叶毓山先生提出以创作带教学、带基础,出作品、出人才的艺术教育创新理念,支持美院师生在教学之外跨专业进行艺术探索。学生自选作品展最早就是由工艺系(后来的设计系)学生提出来的,而最活跃的成员则是版画系、师范系的同学。展览作品包括装置、影像、材料拼贴、观念水墨,再加上展外行为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代艺术的所有样态。其思维之活跃、观念之超前、手法之新颖,令人惊叹。比如,将“可口可乐”以戏拟和反讽的修辞方式纳入作品,较之王广义《大批判》中出现类似符号,早出数年。而这样的例子,在当时学生自选作品展中并不少见。

所以,这样“一条被历史蔽闭的重要隐线”浮出水面,将重新改写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这是毫无疑义的。

该展览得以举办,还得益于川美学子不断更新的创作热情。一个原因是当时学生已不满足川美已有的“反思——乡土”创作成就,这种不断反省的进取精神,正是他们另辟蹊径的动力。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愿再为学院既定教学模式所限,在课外自发自主地进行艺术创作,从利用寝室作画到校外租房子搞艺术,再到后来建立独立艺术家工作室,川美学人走的正是一条不断为中国艺术家个人创作开辟自由空间的探索之路。比如,北京“798”最先从厂区到艺术区的转变,就有川美毕业生北漂的身影。只要回顾一下当时川美校园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文化氛围,就知道自选作品展的出现并非偶然。研读哲学、更新观念、自由研讨、自办小报、自组诗社、自编戏剧等等。学生一时间真正成为学院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活动的主体、创作的主体。学院成为学生的民间和艺术的民间。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不怀念那个时代。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十河东、三十河西”,说的是世事变迁,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趋势不会改变。今年正好是八五美术三十年,无论河东河西,历史潮流滚滚向前。艺术对人类自由的召唤,始终在大河的涛声中回响。这是历史信念,也是个人的信念。

历史将会记住那些为艺术史开创新路的人们,也会记住四川美院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伟大贡献。

3 周啸虎 No.2 235×120cm 1988

1 田太权 Mist迷雾 观念摄影 80×200cm 2007

侯宝川:“那是川美非常活跃的一个阶段”

李万瑜(以下简称“李”):您是86年毕业的,第一届学生自选作品展85年举行,您当时还是学生,有参展吗?

候宝川(以下简称“侯”):我当时没有参展,但那个展览我看了很多次。只要一有空闲,我就去看。我觉得同学们很有想法,一些同学都是跨界在做。

学生自选作品展共举办了3届,第一次人数不多,展厅都没有挂满。第二次是85年12月举办的,这一次规模比较大,无论从作品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大大超过第一次。一些人为什么没有参加呢?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作品并未成熟,不适合拿出来展览。另一方面,对学校这种“放”的政策同学们还没做好准备。我现在真的很敬佩当年参加了自选作品展的同学,他们真的很有勇气,而且他们的作品也真的很不错,很有探索性。

当年参加展览的人有许仲敏、兰正辉、庄红艺、梁伟、蔡跃红、赖成璐等,我们都是同学。至今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品有几个:蔡跃宏用拼贴的形式做的《父亲》;胡世刚和罗力用线穿起高跟鞋和奶瓶,长与宽大概一米,这属于装置。他们是美教系的,用现在的话讲属于跨界,做得很不错,让我印象很深刻。赖成璐的《问题》,在一张中国地图上到处都有眼睛,唯有台湾那块打了个问号。这反映出当时学生们比较关注时事政治。当时对台湾的提法是一定要解放台湾,但现在看来,台湾的确是个问题。现在看来那件作品还是挺超前的。还有庄红艺和梁伟的二人展,他们的作品很多,需要很大的场地,叶毓山院长就特批了。

李:当时展览的影响如何?对您的艺术道路、艺术观念、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侯:学生自选作品展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说好,认为这样的展览很新鲜,很具有独创性,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也有人说不好,认为川美是在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褒贬不一。我认为这次展览的积极作用是很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艺术创作。

当时陈列馆是一个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学生自选作品展,使得学生从观念上有了改变。过去我们理解艺术的形式是单一的、是狭隘的,通过学生自选作品展发现艺术表现形式其实有很多的可能性,可以寻求新的方式,新的形式与语言。看展时虽然也会发现一些同学作品的抄袭迹象比较明显,但是也能看出同学们从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中学到了很多表现技法,发现艺术路径是多元的。

李:学生自选作品展的的积极作用是什么呢?

侯:在当时资讯不够发达,创作思想还不完全解放的时候,能够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空间,给学生们打一剂强心针,让学生们积极地探索,积极地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投身新的艺术创作,这一点意义真的很重大。

那是川美非常活跃的一个阶段,不仅仅限于艺术创作。当时川美有很多活动,比如迪斯科大赛,学生们积极参与。还有87年的重庆市大学生足球大赛,我院在八场比赛五胜三平保持不败记录,赢得了冠军。总的来说,那时候的川美气氛非常活跃,不仅是创作气氛,在各个方面学生们显得都很积极。

李:85时期流行一句话:“一个艺术家都是半个哲学家”,当时你们有没有去接触一些比较超前的艺术思想或艺术理念?

侯:在我们的同学中,尼采、柏格森等人强调直觉与生命力的读物,包括弗洛依德关于梦和潜意识的论著,甚至诸如罗素和维特根斯坦这一类哲学家艰涩难读的书本,我们都会去传阅。不管我们是否真的能读懂,但那个时候我们的确在为寻找艺术的价值而努力。像尼采、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等这一类哲学家的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对艺术的思考。我们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大多是应届生,我们那个时候的应届生很少,很多人都是考了好几年的,考进艺术院校的是真的喜欢艺术、热爱艺术,有一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李:当时你们这种较为超前的艺术思想和理念是从哪里获得?

侯:当时学校有些老师也在校外做当代艺术,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观念与想法。学生与老师之间经常在一起平等交流,大家像朋友一样,一种很友好的交流。当时的四川美术学院没有美术学系,没有理论系,王林等老师在理论研究上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李:当时那个时间正好是新潮美术时期,新潮美术带有很强的民间属性,您觉得新潮美术和学生自选作品展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您对新潮美术如何看待?

侯:新潮美术和学生自选作品展两者的关系不可以割裂开来看。85时期各个艺术群体蜂拥而起,例如北方艺术群体、西南艺术研究群体、新空间、池社等。就西南这块,其实云南、贵州是走在四川前面的,例如张晓刚、叶永青、潘德海、毛旭辉等搞的新具象画展。如果说评价新潮美术,在85时期有这样一段话颇值得回味:“对自然,我们取认同与回归的指向;对自身,我们从生命本体出现显现自身力量;对传统,我们做破坏与重建的双重努力;对直觉与理性,我们崇尚前者淡化后者;对中西文化,我们努力于纵向与横向的沟通,在新潮中我们保持自己独立的派别。”总的来说,新潮美术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李:在当时展览中有一位教师说,“意义不全在作品本身,意义还在于这个展览本身”,您怎么看?

侯:实际上,作品还是有些生涩,因为还是年轻一代的学生自选作品,但就这个自选作品展本身而言,意义却是深远的,学生自选作品展一定会写入川美的历史。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川美每一年每一届学生都会不断地出成果,这与我们以创作带教学、以教学促创作的指导思想息息相关。当时在85年前后进校的学生,面对改革开放的大门,外面东西进来了,突然接触到眼花缭乱的西方现代艺术。老师们正困惑如何选择性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如何汲取营养的时候,反而是学生们自觉地走在了前面。他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探索与实践。正是年轻人的这种精神,形成了川美自选作品展的特色。

这些展览有三重意义:第一,在四川美术学院教学科研创作中的意义是相当积极且重大的;第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展示的空间,艺术就是要调动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这一点川美做得很好;第三是因为川美有这种传统和历史,虽然说已过去30年之久,但它的意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反而像佳酿一样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香甜醇厚。

我很佩服当时参加学生自选作品展览的同学,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30年前他们就已经在思考中国艺术可能具有的多元性、多重性,以及在多种语境中如何探索艺术语言。他们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开始做了,如果薪火相传,大家这样持续地坚持下去,成果必定是显著的。我们现在的展览空间、展览条件较之过去好很多,如果有可能,这种自选作品展的展览形式还可以继续办下去。我觉得如果我们把自选作品展这个品牌做好了,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节选)

1 忻海洲 秃童 纸本素描 75×35cm 1987

2 沈小彤 坐着的人 油画 136×136cm 1988

潘召南:“我们要自己做展览”

李万瑜(以下简称“李”):今年(2015年)正好是八五运动30周年的庆典,在30年前的川美曾以学生自选作品展的形式启动八五思潮,这在四川美术学院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您作为当时活动的召集人之一,请问当时的学生自选作品展是如何举办起来的?

潘召南(以下简称“潘”):大概是85 年4月,我们那时是二年级,当时我、兰正辉、苏聪、陈坤、庄红艺,我们5个同学一起去找学校的王官乙老师,请他跟学校做一个申请,我们要自己做展览。整个过程进展很快,学校的答复很迅速,事情推行得非常顺利。学生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就这么顺利地定下来了,当时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鼓励。

李:您参加了几届学生自选作品展览?都展出了些什么作品?参展的心态怎样?

潘:我参加了三届,85年两次,87年一次。第一次拿了两件作品:一件是油画,画的是一个黑色的马头,受了司汤达小说《红与黑》的影响。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特殊境遇下努力挣扎和谋求改变,很像当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艺术上走得更远。第二件作品题目是《肖像》,用油彩在报纸上画了一个很不具体的抽象的形,一幅似是而非的肖像。第二次参加展览的作品,画了多张装饰画,想把当时民间的、民族的和现代的、抽象的一些艺术形式进行结合,也是一种表现方式的探索。

当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有创作的冲动,画了一堆东西,想让大家看看自己的作品,和大家在一起能引发一些话题来讨论,很单纯的热情。当时没有绘画市场,也没想到卖画、赚钱之类的问题,但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多画、多创作,表达一些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展览挂完画以后,就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陈列馆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没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在里面展出,只知道毕业展览会在这里举行,其他时刻没有太多机会可以进去的,自己的作品居然会被放进去,还被人们讨论、被媒体关注,这在学生时期是很难得的,至今在记忆深处还残存着当时兴奋的感觉。那段时间的话题都是讨论展览,那些日子对我的学习起到很大的鼓舞,觉得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是对的。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是学生团队中比较积极的一员,和大家一起踊跃地谈论和思考。虽然有些想法现在看来很幼稚,但对年轻人来说,幼稚本身没有对错。

李:如今学校每年都举办学生作品年展,似乎是当年学生自选作品展的延续。您作为过来人,如何看待现在的学生作品年展?

潘:学生年展上,我没有看到当初我们那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现在的作品越来越多是课堂作业,是一种规定动作,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太多的自由,没有自觉的意识。而那个时期所出现的作品,更多的是自己的创作,你可以画写实的,也可以画抽象的,也可以是很观念的,还可以是装饰的或设计的。当时没有人去考虑自己为什么做,只是想我能够做什么,我想做什么。学校没有干预我们,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学生才像是搞艺术的人,我们也没有规定自己一定要怎么样。今天我们看到同学们的作品,自由的东西越来越少,规定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许他们的课程压力很大,所以他们能够拿出来的作品都是作业,缺少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去思考,去想象。这是我们师生今后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去唤醒学生和老师自己想要散发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仅仅限于教学上的规定动作。学生年展应该展示自己,不是教学汇报展,这有什么意义呢?年展是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反映的应该是这一年思考了什么,意识到什么,体验了什么,而不是学到什么技术。关键在于你学会了怎样去思考问题,这个很重要。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乎课余生活,课余生活很重要。

3 潘召南 黑马 油画 1985

4 曾岳 演绎的空间之一 汉白玉 49×20×45cm

李:在预备会的时候,您说您当时看了一些很难懂的书,是什么书呢?

潘:哲学方面的书,很多自己也看不懂,看《第三次浪潮》,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人是机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等。这些书对于我们缺少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读起来很困难,因为我们没有哲学基础,没有逻辑学基础,在社会学方面几乎等于零。我们除了爱好文学,受文学很多影响外,其它知识领域了解太少了,但觉得只有看了这些书,才会对自己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变化。

李:看完这些很深刻的书之后产生了什么想法或结果?

潘:一个缺少哲学基础知识的学生,看这样一些书真是很困难,这就像一个不知道得什么病的病人,胡乱抓药吃,吃完之后肯定有反应,会反应到创作里,比如说存在主义,我的理解也很肤浅,就是强调自我存在的价值。如何去表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没有经验,只是很直白的强调自我的情绪宣泄和自我意识的存在,认为那就是存在主义最基本的特点。但这些话题不仅仅是时尚、前卫,重要的是它可以给我们开启新的视角,新的领域,引导我们去认识之前无从理解的事物。看这些书的时候会有很多疑问,没有办法去解决,这是知识之间的空缺带来的,因为是跳跃性的获取知识,而不是系统的获取知识,以至于到后来,这些东西仍然在我们身上发生作用。我们会通过以前的学习和思考去联系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同时也会继续补课,以前为什么没搞明白,今天我需要什么样的路径才能搞明白,我要去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把这个疑问与经历串联起来。

李:现在30年过去了,您如何评价当年那些展览?

潘:事过这么多年,我们都已经淡忘了许多。但重提当年,大家似乎都记忆犹新,毕竟自选作品展对学生自我成长影响很大。每一个人在那个时期都怀揣着理想、冲动和激情,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对于年轻人来说,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学校的环境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认同,一种价值。

王林老师把这个看似偶发性的事情,当做一个中国现代艺术进程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和因果梳理,还原那一时期艺术发展的必然性,使之成为客观的档案事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温故而知新,回顾以前做过的事情,再来思考下一步应该如何面对未来。那个时候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和今天可以比较,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但是人群始终没有变,始终在面临同样年龄的学生。我们那时候的所作与他们今天的所对比,应该给他们提供些什么,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去关注和理解他们,对今天办学的再思考有很重要的意义。(节选)

新潮NOVA

钱亮

在我看来,艺术产业化是普及艺术的一种方式,但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要坚持艺术的品质和格调,不能因此而降低艺术水准。所以,我想要坚持的是对得起别人,最终的底线是对得起自己……

陈竹 张子睿

如果我觉得我能够呈现地足够到位,也许我就能抓住一些超越了个体潜意识的,共同的东西。我会从个人的经历结合诗歌给我的感觉继续去挖掘这一块……

刘建明

为什么选择背面,具体来讲,现在的很多价值没法判断,多元化的价值判断呈现出一种模糊的状态,没有明确的对错……

冯斌 杨彪

第四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以“青春姿态:我闯·我创”为主题,从文化角度强调青年一代回应创意、创新时代要求的作用和价值……

李川 王林 谭璜 米歇尔·巴津 吕敬人 拉尔夫·凯吉尔 三井田盛一郎 吴勇 钟有辉 韦恩·克罗瑟斯 彼得·拉哈诺夫

本次国际周包括有“印痕与编码”——国际版画/印刷设计邀请展、“西南印记”——西南版画邀请展、“印痕与编码”国际版画/印刷设计邀请展研讨会、系列学术讲座、工作坊等活动。邀请了十几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著名版画家、设计师等一百六十余件作品,试图呈现版画与印刷、传统与当代、印痕与数据化之间的亲缘关系……

Self-Selected Way——Retrospective and Document of SCFAI Self-elected Works in 1985-1989

Wang Lin Hou Baochuan Pan Zhaonan Li Wanyu

Key words: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Self-Selected works, The 1985 New Wave Art

Abstract:Self-selected works of SCFAI,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1985 New Wave period, began on April 23rd,1985. Self-selected is a way beyond contents and forms,which focuses on the self-censorship, self-shaping and self-arrangement, so it is full of autonomy. “Self-selected Way——Retrospective and Document of SCFAI Selfselected Works in 1985-1989”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self-selected works and establishing its own historical 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trospective works and document sho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