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外出用餐“变形记”
2016-07-13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潘亮
通过“吃”来洞察和认识一种文化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尤其在讲究吃的法国,人们也很喜欢去餐馆组个饭局,拉家常、叙友情或者谈生意。无论是街头大众的快餐店还是高雅小资的美食餐厅,法国的餐馆很少设有包间,所以“吃”是一个完全暴露于公共场所的行为。最初令《环球时报》记者不解的是,跟同一个法国人在不同的地方吃饭,其穿着、吃相和举止竟然有天壤之别,好似经历一场神奇的“变形记”。
首次去一家美食餐厅吃饭,朋友在前夜特意打电话叮嘱:“明天你得穿上正式衬衫,牛仔裤是不允许的!”第二日在餐厅等候上菜时,服务生送到每人面前一个扣着半球形金属罩的盘子。掀起金属罩后,7个人都得到先前选择的不同菜品。每道菜结束,有服务生来更换餐具,清理桌上的面包屑;上卫生间有人专门引路;甜点开始有侍酒师来推荐相配的酒水;餐毕厨师还要亲自来询问每桌客人是否享受用餐全程,是否有意见。进了这样的餐厅,本来以优雅、浪漫为傲的法国人就要表现得更优雅一点儿。吃相上力争嚼不出声,笑不露齿,谈话绝不干扰邻桌。外形上男士衬衫平整发蜡锃亮;女士红唇鲜艳首饰夺目,甚至穿上了晚礼服。不知这是在吃饭还是走红毯。法国朋友告诉记者,级别越高的餐厅,在菜品、餐具、装饰、服务生素质甚至在食客可观赏的风景上下的功夫也越大。而要享受星级服务就得有足够高大上“星级”装配和举止(如图)。
将美食餐厅和没有专业评级的普通饭馆比较,两者的第一个不同点就是在美食餐厅人们吃的是大师精心炮制的“创新式”唯一菜品,别家吃不到。而普通饭馆只做家常菜。所以法国人去普通饭馆,除了为和亲友聚餐,也不排除是因为懒不愿意做饭,或者赶时间吃快餐。以聚会或填肚子为首要目的去饭馆,自然就可以放下星级装配而不必再“装”高大上了。
在一个普通饭馆,没有服务生主动添酒加水,无论吃肉还是吃鱼餐具都不更换,更没有人清理残留的面包屑,连卫生间也是男女混用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吃饭,法国人的言谈自然更为随性。不一定要提前预订,既可以交换品尝菜式也可以在酒杯上留下饭痕,交谈时不用特别在意是否干扰别的客人,更不会担心因外形而被评头论足。于是同样一个女子,上回还是美食餐厅里的矜持淑女,这次在普通饭馆里就可以冷不防地当众和男友来上一段绵绵热吻了!
不得不承认,法国人在高档餐厅装高雅和在普通饭馆随性而为的变形过程中游刃有余。不过当记者逼问他们实话时,不少人坦白交代装高大上有些累。在米其林这样的餐厅吃饭,所有细节都是经过反复准备和推敲的,只有提高自身档次才能配得起这样独特的体验。既然每年去高档餐厅的机会也屈指可数,那么就算装也值得。在普通饭馆,尽管侍者可能送错盘子,尽管吃到的可能是加热的速冻食品,但大家清楚来的目的是聚会或填饱肚子。举止也不会因此失去礼貌,就餐时没有人呼喊“服务员”,离席时也会主动把座椅放回原位。因为在骨子里,法国人清楚,优雅的底线就是决不能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