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其本质审视
2016-07-13孟伏琴
孟伏琴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其本质审视
孟伏琴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5)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经选择、接受、内化、外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关键是实现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其本质是促使人民群众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政治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看做显意识,那么隐藏在潜意识里的就是对文化、政治和国家这一隐性且巨大的共同体的认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认同过程;本质审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作为一种价值认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即认同过程)。从宏观上讲它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认、认可的过程;从微观上讲它是价值主体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辩证统一,是价值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矛盾运动过程。其实质是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个人的价值行为,形成固定的人格,以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价值认同的一般过程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通过实践交往认可和承认某种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并将其纳入个人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价值认同是在一定的动力机制驱使下生成的,经知、情、意、信、行的矛盾转化,最终成为个体意识和价值自觉的一部分,并通过个体的价值行为表现出来。
1.价值认同生成的动力机制
价值认同的生成是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生性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等,外生性因素主要包括对价值观念(价值本体)的解读、宣传和教育等,内生性因素对个体价值认同的生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外生性因素对个体价值认同起着催化和协调作用。
(1)价值认同生成的内生性动力因素
价值认同生成的内生性因素是指从主体自身出发,寻找影响其价值认同的内在因素。主体价值认同生成的内生性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利益和归属感。
需要是价值认同的原动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具有层次性和多元性的。按需要的类型划分,主要分为认识需要、价值需要和实践需要。价值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是激发价值行为的源泉,也是人们价值认同的原动力。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凡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观念,就会激发人们的正向情感,从而引起价值共鸣和价值认同。
利益是价值认同的直接动力。利益是需要在生产关系上的表现,利益源于需要,但又不同于需要。利益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动物有需要,但不会有利益。利益认同是推动价值认同的直接动力,是在生产关系中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而引起主体的认可和同一。主体利益的实现与满足,是主体获得利益认同和价值认同基本途径。
归属感是价值认同的情感基点。归属感是一个文化心理概念,指个体对一种文化或现象的认可程度,并与之发生关联的程度。人作为社会性的符号动物,不能孤立存在,必须生活在群体之中,并与这一群体的文化发生联系,最终在情感上形成对这种文化的隶属感、落实感和安全感。当个人对一种价值观念产生归属感时,事实上就形成了认同这一价值本体的情感基础。
(2)价值认同生成的外生性动力因素
价值认同生成的外生性是指在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一切影响主体价值认同生成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外生性因素主要包括对价值本体的解读、宣传和教育。
解读是价值认同的前提条件。解读是价值本体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在解读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方面,一是解读应从多维视角进行,从国家权威部门、社会精英阶层、理论学术层面、社会舆论层面等多角度解读,增强价值本体的可信性和客观性。二是解读要具有科学性,运用科学的解读方式对价值本体进行解读,解读还要实事求是,既不拔高也不贬低价值本体。三是解读方式要多元化,把价值本体解读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使其更加容易为人所接受。
宣传是价值认同的关键所在。宣传是将价值本体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提高人们对价值本体认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宣传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策略,做到统筹兼顾、总体布局,使宣传达到最佳效果。其次,宣传要立足于价值本体,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找准宣传的着力点。最后,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增强宣传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教育是价值认同的重点环节。教育是增进个体尤其是青少年对价值本体认识的权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灌输。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尚处碎片化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在社会地位和自身特点决定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要把握教育的系统性。教育要全方位覆盖,有主次的循序渐进的开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价值认同发展的过程
价值认同是主体基于对客体的深入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个长期的反复过程。具体而言,价值认同包括知、情、意、信、行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主体价值观念的发展。
知是主体对客体的知晓度和内涵的正确认知率,认知是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先导和前提,没有正确的认知,就难以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是主体在价值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体验,它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一般而言,情感是伴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产生和发展的,对人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正向情感促进人认知的发展,负向情感阻碍人认知的发展。意志是人们在践行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坚强的意志会促使一定的品德行为反复出现并持之以恒,进而形成行为习惯。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价值观念的真诚信仰,一定的认识经过人的理性和人生经验的过滤转化为信念。行为是人们在认知、情感和信念支配下所表现出的实际行动。行为习惯能够全面、综合、深刻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认同状况。同时,行为习惯的养成,反过来又可以加深人们的认识,促进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和信念的养成。
价值认同五个环节的系统展开构成了价值认同两个基本维度的统一,即知行合一。然而实际的认同过程更加复杂多变,主体对价值本体的认同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认同过程并非逐次展开,或脱节、或跨越。认同的形态更加复杂多样,主要呈现出两种类型:内隐型和外显型。内隐型的特点是知而不行,外显型的特点是知行统一。因此,外显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发展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作为一种价值认同,其认同过程既具有价值认同的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过程主要包含三个环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这三个环节是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行为的过程。
1.基础环节:基于价值本体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重在知
认知认同是基础性的认同,是主体对价值本体深入了解后确定的。认知的本质是反映,反映的前提是有客观事物,一旦客观事物与主体发生联系,就成为客体。从价值本体论上讲,这里的客观事物就是价值本体。作为客体的价值本体展现得越具体直观、全面深刻,主体获取认知的可能性和程度就越高,对客体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就越科学。此外,个体的认知过程总是基于已有的认知范式展开的,按照既定的逻辑思维来整合、加工、处理新的价值信息,由于个体认知的非至上性,一次的认知活动并不能获取价值本体全面、准确、本质的信息。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方面是价值本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展现,给予主体价值认同以可能性;另一方面是主体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反复认识、思考和实践,不断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熟悉程度和认知程度。
2.关键环节:基于价值评价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重在信
情感认同基于认知认同,又高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是以需要为中介,是主体对价值本体与需要之间关系的正向反映。价值评价是衡量价值本体是否能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的一种尺度,是主体在认知基础上,对客体形成或表现出的一种态度。价值评价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因主体的不同以及主体需要的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存在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凡是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事物,它之于主体就是有价值的,就能引起肯定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反之,则会阻碍情感认同。在整个价值认同过程中,情感认同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情感认同能强化主体认知认同,促进主体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激发价值主体的情感认同,使价值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归属感和信任感,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核心环节:基于价值实践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重在行
价值认同的最终指向是行为认同。离开了行为,一切知识和情感都失去了着力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接受和践行。实践是理论产生的根源,又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认同,才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只有通过实践,主体对价值本体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的统一。否则,认识就只是“知道”,而非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此外,认知和情感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深化,并反作用于主体的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一步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审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其深层本质是对文化的认同、政治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
1.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对于其所属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包含着一种深刻的自我主体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身份的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文化认同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凝练,它不仅是维系国家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也是文化认同建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质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多元社会思潮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认同问题日益突出,文化认同冲突与危机愈演愈烈。文化认同冲突的核心是归属于不同文化系统人们的价值观的冲突,多样化的价值取向虽为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价值选择机会,但同时也造成了价值主体选择的困惑,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在当代这个倡导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如果不正视文化认同问题,势必面临一场文化殖民。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通过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以文化认同为依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思,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思想共识,把不同的文化需求整合在主流文化的框架之中,实现各自的价值诉求,建构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文化认同。
2.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个体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坚定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宿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其作用机制不具有强制性,意识形态的运作与人们接受之间有较大的弹性空间,人们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由理论变成物质。“一种意识形态一旦被人们接受之后便会以非凡的潜力永久存在下去,在这个国家出生的人们会把他们的一些爱投向支持这种制度的各种特征:共同的名称、共同的英雄、共同的使命、共同的需要……不满情绪,不论是怎样产生的,都会使占统治地位的特征与实际措施受到削弱。”[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是政治认同问题,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际效果也只有通过政治认同才能得到检验。
3.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以国家为最高指向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身份属性和国家政治合法性的肯定,是一个国家国民最基本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中轴,引领着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沿着同一方向发展,是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撑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把中国精神凝聚到国家认同上,促进国家认同建设的一种价值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认同,可以增强民族归属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国家认同的功能。只有在强化国家认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1.
[2][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8.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16)02-0022-04
收稿日期:2015-12-27
作者简介:孟伏琴(1992-),女,重庆梁平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yg1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