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通识课程的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2016-07-13南京艺术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通识留学生

顾 静 (南京艺术学院 210000)

来华留学生通识课程的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顾静(南京艺术学院210000)

在中国教育部提出“留学中国”计划之后,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一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除了专业课程,对留学生的通识教育也直接影响到留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南京艺术学院当前留学生通识课程设置为例,探索来华留学生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培养和设置,以期提高留学生通识课程培养质量。

留学生;通识课程;课程设置

本文为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类留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SJD880016)的成果之一。

为加强全球人才市场竞争的实力,按照国际化标准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促进以国际学生和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学术和文化交流。为此,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教育部还提出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将达到50万人。巨大的来华留学生规模对现有的中国留学生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不断促进学校探索出更适合来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

一、中国学生的通识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教育的培养之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主要就是通过通识教育完成的。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多学科学习的视野,是一种发展心智水平、公民基本行为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包括了多种教授形式。

目前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一般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来完成,其中必修课一般涵盖了外语课、政治理论、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课程,另外还会根据专业的特点安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选修课一般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化、体育、艺术等课程为主,并通过文化讲座、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形式拓展通识教育的学习。

但是,纵观中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设置,不难发现当前的通识教育主要以基础性理论类课程为主,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没有全面、清晰的教学体系和知识网络。有些课程在推行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讲授的内容与时代以及学生学习生活脱节的情况,沦为混学分的一种工具,违背了开设通识教育的初衷。

二、来华留学生的通识教育遇到的问题与难点

目前的留学生特别是学历生教育,大部分高校都采取了趋同化管理,即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插班上课,共同学习和生活。教育部对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求是:将政治理论相关课程替换成中国概况和中国语言与文化,外语课可以不作为必修课程,但需要补充相应的汉语课。以南京艺术学院的留学生本科培养计划为例:中国学生毕业要求中公共必修课一共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体育、文学、外语(英语或日语)Ⅰ、英语(英语或日语)Ⅱ、艺术概论、信息技术共10门课,总计33个学分,留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则根据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文化背景调整为中国概况、中国语言与文化、艺术汉语、现代汉语Ⅰ、现代汉语Ⅱ、信息技术共6门课总计13个学分。在培养的过程中,留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仍是最大的障碍

留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都是汉语授课,尤其又牵涉到大量专有名词,这与留学生之前语言补习阶段学习的汉语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加上一般学校担任留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都是为中国同学上课的老师,缺乏给留学生上课的经验与技巧。因此语言的理解成了留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最大障碍。

2.课程间区分度不够明显

留学生普遍对中国历史和风土人情这两块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安排,《中国概况》《中国语言与文化》这两门课程尽管在教授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内容的安排上还是会出现重复的现象。对部分留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但是对有些同学来说则是一种机械的重复,他们希望学习更多样化的知识。

三、解决的方法

1.安排有留学生管理经验的老师教授留学生通识课程

留学生的学习具有特殊性:他们对中国基础知识、基本国情和社会文化了解较少;汉语水平普遍不高、专业知识基础较弱,针对留学生的这些问题,南京艺术学院正逐步安排有留学生管理经验的老师教授留学生通识课程。这样的老师更会在上课的过程中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增强留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目前来看,在更换了教师之后,留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效果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突出学校艺术专业特色

南京艺术学院是综合性艺术院校,因此在艺术专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学校以学生对于中国书法和汉字学习的需求为出发点,将中国书法学习融入到《现代汉语Ⅰ》的教学课程当中,极大地提高了留学生学习中国汉字的兴趣,同时也为部分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相关专业的同学打好了学习基础。学习书法的好处主要为从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划入手,能够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组成结构,极大地提高了书写的熟练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神。

此外,在南京艺术学院学习的留学生都须和中国学生一起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对留学生的汉语也是很大的考验,即使有的同学顺利通过了汉语等级考试(HSK)的6级,在专业中部分汉语名词和与专业基础相关的汉语知识还有着很大的缺失和学习的必要。因此,学校专门开设了《艺术汉语基础》这一课程,针对美术、设计、音乐、舞蹈等艺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名词进行说明,并通过讲解不同艺术门类中艺术表现的形式进行经典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之后在专业学习中即将学习的艺术技巧和知识,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铺平了道路,指引了学习的方向。

虽然进入到南京艺术学院进行专业学习的留学生都具备了汉语等级考试(HSK)的4级水平,但是这基本只能满足学生和老师、同学们交流的简单对话。对于难度较高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大部分留学生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比如《中国概况》这一课程是针对中国地理、民族、政治制度、历史等综合知识的讲解,在讲解到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时,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们普遍都表示很难理解或者出现了根本听不懂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南京艺术学院的老师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了有艺术院校特色的补充与说明:例如在讲解夏商周时期的内容,不按照课本顺序从社会背景和政治制度开始讲解,而是从青铜文化着手,通过对不同纹样代表的意义来向学生普及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比较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再比如在讲解到中国瓷器的历史时,同学们只知道青花瓷这一种瓷器,对中国瓷文化的理解单一,因此老师通过对比唐、宋、元、清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以及不同审美情趣的瓷器来讲解社会背景的根本区别。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效果显著提高。

3.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留学生特别是学历生在中国学习的一个障碍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尽管在汉语教学中已经有相当多的课时用来给同学们练习写作。但是学术论文和作文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留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就面临到选题、文献搜索与选择、综述、开题报告撰写、论文格式规范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有导师可以帮忙协助,但是留学生还是希望可以系统学习到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针对这一情况,南京艺术学院正在准备着手开展专门的学术论文写作培养课程,希望借此减轻导师在指导留学生论文写作中的负担,同时也帮助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结语

通过对留学生通识课程现状的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对通识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对来华留学生这一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来说,通识教育仍然有很大的改革和提升空间。从南京艺术学院留学生通识课程教育的设置来看,学校已经认识到来华留学生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并且在设置上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在不断的调整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丰富和完善中国的留学生教育体系。

[1]赵惟一.我国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的通识教育调查分析——以江苏省四所院校为例[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2]张晓杭,王秀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教育问题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猜你喜欢

南京艺术学院通识留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掠影
白一路、葛上作品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