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发展变化研究
2016-07-13李泰铉延边大学美术学院133002
李泰铉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133002)
当代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发展变化研究
李泰铉(延边大学美术学院133002)
上世纪,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通过全面改革及调整,给自身的民族艺术教育事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为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随着社会变革及教育形式的转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笔者针对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了当代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师范美术教育思想观念。
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地域性教育观念;特色教育
一、前言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聚集的边疆地域。1952年,延边被命名为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延边朝鲜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及少数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通过他们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最早确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体制。并成为少数民族艺术教育领域的楷模。以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为例,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自1950年形成以来,以提高民族素质为责任和使命,倾心培育我国朝鲜族美术人才,为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大批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并在朝鲜族美术文化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其难以估量的战略作用。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中国革命文艺路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及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影响,始终注重民族审美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为建立自身民族艺术文化特色及朝鲜族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革结束后,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根据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中所指出的 “民族教育须采用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发展及进步的民族形式,要尊重其民族特性。各民族地区绝不要照搬汉族地区的方式,须从现实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民族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民族特性的教育发展方向,以更高的热情,为地区社会的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时期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始终明确自身特性,坚守现实主义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忠于现实、注重朴素的自然之美的朝鲜族鲜明的民族审美教育特点。并在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受到了民族艺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总之,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从20世纪中期形成以来一直探索民族美术教育文化的发展之路,为确保自身文化地位做出了积极努力,其优越性在国内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然而进入21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社会发展变化及地区社会文化结构变化等影响,遇到其民族性及地区性的教育性质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形式正处于逐渐消失的阶段。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对于将来延边地区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正确理解新时期师范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性质,对于延边地区的社会发展及民族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代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人才培育目标
进入21世纪后,延边大学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发展教育的行动计划”及“延边大学发展规模纲要”,综合以往的发展经验,结合美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未来改革发展方向战略。并提出了以下三点:第一,在教育思想方面,“在新世纪,将美术教育打造成运营体系完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区域特色、国内一流、蜚声海外的美术人才培育基地。”;第二,在学院运营方式方面,“以培育民族艺术人才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发扬民族传统特色,敢于创新,以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为己任,在总体教学工作中树立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交流的运营思想。”;第三,美术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是,“在扎实的基本功和美术作品中具体体现浓厚的民俗及风俗风貌。这是美术教育专业最为有力的生存优势,将为学院的未来带来无限美好前景。”
不过,在实际运营中,一方面由于朝鲜族学生数量的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地区间广泛的人文交流、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计划下的招生模式、就业取向等在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不可避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民族教育战略思想不相符的各种问题。对此,须要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的结构及功能。
三、当代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变化因素
以20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招生模式来看,主要以朝鲜族学生为对象,满足了国内朝鲜族美术教育及民族美术文化的发展需求。2007年,国家教育部针对国内失衡的艺术教育局面,在招收综合大学美术专业生方面,采用了由各省教育厅负责、有计划地统一进行招生的模式。从那时起,由省教育厅统一布置了延边美术教育专业应考生的技能考试内容、技能考试形式、录取分数要求等。这种招生模式确保了正常大学教育及地区间的人文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这种招生模式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朝鲜族学生在地方大学的录取率,而且显露出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
目前,延边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招生范围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等地区,每年招收30名左右。以招生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学生占50%,其他地区占50%。其中,朝鲜族学生占20%,其他以汉族学生为中心,仅有极少数的其他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的朝鲜族学生数日趋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口逐日减少下,朝鲜族学校逐渐减少;第二,地区及学校招生范围扩大下,报考地方大学的学生人数减少;第三,目前朝鲜族中小学美术教师处于饱和状态下,在本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以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及现代教育方式来看,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是历史的必然。面对此种状况,如何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性,如何培养师范美术教育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20世纪,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到东北地区各级朝鲜族学校、国内民族文化宣传机关、民族艺术团体等部门。但是,1993年随着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换成市场经济制度,在民族结构、教育观念、就业方向等方面出现巨大变化,朝鲜族学生录取本地区学校的比例逐年下降,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了问题。近几年来,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成了教育部门及美术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以目前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朝鲜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比例不超过50%。究其原因,这不仅与激烈的就业竞争有关,更与教育课程中的教育体系有关。也就是说,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及教育过程。因此,在师范美术教育中,应正确把握新时期美术教育文化事业领域中的人才需求及发展方向,并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形式
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美术教育者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显示了社会意识形式的变化关系,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师范美术教育应跟随社会发展步伐,积极进行改革及整顿,还要建立具有区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体制。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须随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经营,同时,建立以民族地区特色为重点的战略思想,注重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20世纪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为地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相应的教育价值。进入新世纪后,如何发展延边美术教育专业,培养具有何种素质的美术人才及如何培养等问题是地方大学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深思熟虑的问题,这与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笔者针对目前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具有新时期教育特色的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观念进行了一番思考。
(一)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
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传统教育观念及现代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具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在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中,理应继承、发展美术教育传统。并对其传统应该以现代人的观念去思考,以现代师范美术教育的思维及方法去转换、应用,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民族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须以现代手段,更新和发展教育知识,要在教育课程中反映时代精神。因此,美术教育知识体系应根据社会发展及需求得以发展、变化。师范美术教育内容中应纳入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及创造性的知识体系。就是说,应从传统教育形式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进行开放性教育。应注重学校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经济及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开放与交流。通过这种教育开放,就能接纳许多优秀成果、经验、手段,使教育得到质的飞越,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方面,不要拘于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采取适合于学生的各种形式。对各阶段的学生提出最低目标,随之减少必修课,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兴趣,多开设能够培养他们个性的选修课,按各自需求进行技能教育。通过教育内容及形式的开放,使各民族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质量、取得飞跃性成果,必须要实行教育开放,进行特色教育。
(二)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教育
延边大学是培养中国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人才的核心学府,对朝鲜族艺术文化及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延边师范美术教育过程中,延边大学应注重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地域特色,要达到现代现代化民族教育与民族化现代教育有机结合的目标。
在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中,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地方大学师范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专业设置发展优势。有史以来的所有教育,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以各民族所实施的具体的教育形式得以存在,且在特殊区域得以开展。延边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采用朝鲜族、汉族、其他民族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并能在朝鲜族自治州的特定空间得以开展。
目前延边的师范美术教育,民族现状与地区现状未能得到有机结合,未能突出民族特色与地区特性。我们所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师范美术教育”,并不只局限于民族学校的运营及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而是能够对本民族文化起到保存、传承、发展作用的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在美术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中采用以民族历史、民族美学、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
因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处于失衡状态,对师范美术教育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在坚持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及政策的前提下,如何将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优越性转换为教育、文化优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师范美术教育,是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每个时期的师范美术教育对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1世纪的师范美术教育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产生了更加广泛地影响。诚然,对于创造教育文化价值的师范美术教育在教育形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延边地区是朝鲜族自治区域。在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朝鲜族教育的特殊性及民族性,制定出现代化民族教育与民族化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案。为此,根据师范美术教育传统、学校运营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明确分析长处与短处,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最终应走向与“突出民族特色与区域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一流学校”口号相一致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发展之路。
此外,还要注重提高各民族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技能教育及价值观教育,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确立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思想及职业技能教育体制,以培养学生间相互适应能力及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能力。面对新时期激烈的生存竞争,要确保继承和发展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存在价值,必须要实施符合延边地区社会实情及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美术教育,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自身传统优势,结合实际,通过同类学校间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实际交流,确立美术教育领域中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从社会发展及需求的角度所分离出来的美术教育专业体制是没有意义的。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相分离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以发展的有机体。因此,遵循相互调整、相互作用的发展规律,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金德俊.《中国朝鲜民族艺术教育史》.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
[2]崔成学,金哲华.《21世纪朝鲜族教育的问题及改革研究》.韩国教育开发院,2004.
[3]赵龙浩,朴文仁.《21世纪中国朝鲜族发展方向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4]延边大学教务处编.《延边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