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6-07-13朱文婕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150030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50080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曲式作曲音乐作品

朱文婕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150030;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50080)

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朱文婕(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150030;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50080)

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其合理有效的应用到教师的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对现代的钢琴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有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作曲技术理论;钢琴教学;应用探究

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丰富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师在进行钢琴的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还需要对作曲技术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基于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很多的国内外专家都对其在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作了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内容、结论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的钢琴教师更好地进行钢琴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钢琴的学生越来越多,人们对学习钢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弹奏几首曲子,而更多是希望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能有一定的处理因为的技巧,因此,将作曲技术理论合理有效的应用在钢琴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国内外也有了很多的研究。

国外的钢琴教学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作品本身的深层次研究,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浅层研究。来中国进行钢琴教学的国外钢琴家,其作曲技术理论的功底着实令人惊讶,他们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尤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始至终都在强调作曲技术理论知识1。虽然我国的钢琴教学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但是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很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提出了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需要遵循的教师指导实践原则、增强理论知识的储备原则以及形成教学体系的原则等等,并研究了曲式结构类型、和声、复调的类型以及配器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为钢琴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案例,下面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的研究。

(一)教师指导实践原则

作曲技术理论所包含的科目繁多,而且都较为复杂,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钢琴技术水平,就一定要对这些复杂的作曲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学生对作曲技术理论的了解程度,能够方便教师将作曲技术理论知识融入到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来2。所以,教师需要积极的指导学生掌握作曲技术理论,在具体的钢琴练习课程中,将学生注意力的焦点引导至作曲技术理论知识上来,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从而达到提高钢琴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增强理论知识储备原则

教师要想将作曲技术理论合理有效的应用到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使理论和钢琴教学实践得到完美的结合,就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作曲理论知识,有一个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随着钢琴教学的不断发展,学生要求 的提高,教师要不断的积累自己钢琴教学的经验,不断充实基本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水平,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3。传统的钢琴教学课程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对学生的演奏技巧的传授,相比较而言,相应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很少,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而基于我国目前的钢琴教学的发展现状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了,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提高钢琴教学水平。

(三)形成教学体系原则

将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形成一个严密的教学体系,能够使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仅仅是靠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口头的传授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显得相当随性、分散,教学效率很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形成一个合理高效的教学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钢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作曲技术的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且与不同风格形式的作品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达到钢琴教学的目的。

三、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国内外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曲式结构类型及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曲式的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国内外的专家主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主题、材料的发展方式以及曲式结构的原则和组织规律等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4。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透过对曲式结构的分析出具体的作品的风格特色,所以,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曲式意识慢慢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对曲式结构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够在充分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的基础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奏。

通过对曲式结构的研究,主要提出了曲式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需要就曲式的基本概念向学生进行讲解,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对具体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乐节、乐句等的概念。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学生对乐句的概念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能够使学生的演奏更具气息感;第二个阶段,教师向学生教授一些有关乐段的理论知识,并且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乐段做出合理的分解,进而帮助学生找到乐思。根据相关的研究,学生找到乐思后,在面对复杂的音乐作品时,都能正确的划分出其乐段,从整体上掌握音乐作品的结构,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第三阶段,即在学生接触明奏曲的时候,由于此类作品曲式较为复杂,因此教师需要就曲式的特点等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只有对此类作品的结构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演奏的时候更加的得心应手。

(二)和声及其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据有关研究,和声经历了几次演变和发展阶段,截至目前为止,和声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主要的表现为横向上七个自然音级功能的十二个半音音级的解放以及纵向上的对于传统协和的摒弃、不协和音的解放。对于和声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了和音、和弦结构和和声规律等的技术理论的研究,由于和声在整个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因此,需要对和声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做详细的分析研究。

有关专家主要对和声的选择以及和声织体的应用做了研究。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选择和声时第一步需要正确的判断音乐作品的风格,并且确定调性,不同的音乐风格、历史背景都会影响着音乐和声的选择5。和声织体具体而言即就是和声的结构形式和运动形态,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和声织体进行灵恰当的应用,对和声织体的多样性、灵活性和整体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了解和声织体的这几个特性首先要对作品的风格等有一个把握。在学生充分掌握了和声织体的特征的时候,就能够完整连贯的对作品进行演奏。

(三)复调的类型及其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复调当中的旋律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格律感,它们彼此连接、融合,并且呈现出了很强的秩序性。通过复调的练习,学生需要手、眼、脑并用,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因此复调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个重难点。相较于单声部的演奏而言,复调对整个音乐作品的表现是非常具有感染的。

学生在进行复调作品的演奏时,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和思维能力。复调音乐经由两条或者更多的旋律组合而成,这些旋律相互配合、协作。经研究表明,教师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复调的教学力度,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而且对于学生听觉能力的提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复调理论知识的培养给予极大的重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奏复调作品。

(四)配器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专家对配器法的理论知识也作了相应的研究。经研究表明,不同的乐器其音色是完全不同的,相较于其它的乐器来说,钢琴的音色的辨识力最具特色,并且由于其独特的音色,在音乐世界中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6。因为作品通过音色表现出其特有的情感,音色承担着传达音乐作品感情的功效。

钢琴的音域有6-7个八度,因为作品通过钢琴的这个音域范围的合理演奏,表现出了其特有的感情,因此,教师将有关音色的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将钢琴的音域范围内的各个音色特征向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让学生对钢琴的音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对于学生很好的表现音乐作品所赋有的情感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四、结语

教师将作曲技术理论合理有效的应用到钢琴教学过程当中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传统的只注重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钢琴教学的需要了,对学生对于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述,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应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时需要遵循的教师指导实践、增强理论知识储备以及形成教学体系的原则,进而对曲式结构、和声、复调和配器法的技术理论进行分析,为我国钢琴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为学生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注释:

1.王矛,冯娣.作曲技术理论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2(5):173-174.

2.李亿军.试论复调的类型及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14):239-240.

3.魏园园.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的音乐表现[J].剑南文学,2010(5):115.

4.李洪.谈学前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科学设计[J].参花,2013(18):106-106.

5.甘丽娅,王艺瑾.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版),2011(14):82.

6.郭威.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的钢琴教学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14(3):268-268.

朱文婕,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伴奏演奏教学,理论教学。

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6B012。

猜你喜欢

曲式作曲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逐梦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那一天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George Gershwin
伍光辉作曲三首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