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风吟》角度看当代中国古典舞剧创作中的现代意识

2016-07-13贵州省歌舞剧院550081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古典舞舞剧古典

蔡 涛 (贵州省歌舞剧院 550081)

从《风吟》角度看当代中国古典舞剧创作中的现代意识

蔡涛(贵州省歌舞剧院550081)

经过《风吟》观赏分析过后,笔者发现当前我国古典舞剧创作过程中经常承受三类因素影响,包括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西方现代舞蹈艺术的涌入,以及舞蹈体系自身完善需求等。事实证明,我国古典舞剧想要快速跟进当代国际化舞蹈文化发展进程,就必须要主动进行创新改革,即透过戏曲舞蹈行当专属和语言描述等特性全面性突破,令舞蹈本体得以完善化发展。笔者的任务,便是以《风吟》为基础性指导媒介,探讨当代我国古典舞剧创作中应有的现代意识,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落实自身职务,提供些许辅助效用。

古典舞剧;现代意识;表演情境;融入方式

中国古典舞剧学科创立时间许久,发展过程中同步伴随着荣耀和争论,不过客观层面上始终偏重于古典舞剧教学体系认同角度上。截止至今,我国古典舞剧开始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单元,同步状况下关于古典舞剧创作中现代意识的灌输,开始成为业界深入探讨的话题。毕竟该类改革举措是直面当代艺术超越和创造性发展趋势的必要途径,而古典舞剧作为人民文化生活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势必要随着生活日新月异而有所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呈现出应有的时代风貌,避免和现代社会成员审美习惯产生激烈冲突。

一、我国古典舞剧创作领域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必要性

这部分现代意识并非完全超历史、外来的东西,当中蕴藏着对现实审视以及未来的展望,可以被理解为我国古典舞剧自觉的高尚意识,产生该类现象的原委主要表现为:本国和西方现代意识的影响、现代舞蹈理念的辅助,以及已有舞蹈创作模式的创新。

第一,现代意识,即民众对当代社会的认知和为之奋斗的精神,尤其经过时代、客观世界、社会大众审美理想持续变化过后,现代人所保留的审美情感意识,开始转化为影响我国古典舞剧创作中现代意识占据比重的核心要素。

第二,我国古典舞剧创作中的现代意识,主要承受西方现代舞学和本土创作模式共同影响。特别是在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过后,西方现代舞蹈文化和思潮全面涌入,无形中为我国古典舞剧创作中形成现代意识提供合理程度的助推动力,而其中作用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现代舞蹈理念。现代舞蹈主要依照自然法则教会人们解放身体并将动作伸展的极限状态,尤其是在创作形式上,运用许多创新式空间、时间和力量因素,和古典舞剧经典和程序化的动作有着本质化差异。以上都是我国古典舞剧在当代创作中需要借鉴参考的。

第三,尽管说长期以来我国古典舞剧吸纳诸多现代舞蹈技法,不过其始终未完全脱离古典舞蹈规范和美学原则,无形中令濒临僵化的古典芭蕾被注入全新血液,绽放出更为强劲的生命表现力,被认定是当代芭蕾史上的重大革命。这便是已有舞蹈创作模式创新带来的影响效应,是现代我国古典舞剧创作中贯穿现代意识的主要路径。

二、《风吟》表演情景中呈现出的古典舞剧创作的现代意识

首先,将古典舞剧传统身韵运动规律、舞蹈创作中的空间认识、力量的掌握、人物深层内心情感的拓展等融为一体,令《风吟》剧目中传统表演程式获得更高等级层次的突破。其主张将传统舞蹈创作模式进行改进,尽管说不存在特定的叙事和直观人物形象的塑造,不过却可以将人物、情景自然地融入在特定心境之上,使得舞蹈本体作用自然地呈现出来,呈现出一类和谐的诗意。这是儒雅文化的一种体现,将向往并超脱自然的人生态度展现的淋漓尽致。创作主体可谓是挣脱惯性,即摆脱创作记忆中固有的因果模式基础上,强化主观和主体精神,使得舞者更加具有主动性,更加忠实于自身的舞蹈理念。该类结果是当代我国古典舞剧创作的一类全新范式。

其次,《风吟》表现的舞蹈形式重在表现男性另一类情感描述模式,和以往舞剧中的男性阳刚、强劲的形象特征背道而驰,就是说集中凸显出男性内在细腻情感特征,使得以往舞剧中专属的“生”角制约效应得以顺利消除。该类作品中不再重复呈现过往泛泛的英雄形象,毕竟以往舞蹈创作主体都承受政治方向深入性影响,而今日受众人群在欣赏舞剧时崇尚自由性,这一系列现状都要求创作主体在男性形象塑造上赢取更高的发展突破成就。

最后,《风吟》舞剧创作历程上存在两个突破成就,分别是戏剧性朝着纯舞性的转变,以及解说性、比拟性变化为抽象性。经过调查发现,现代我国古典舞剧创作上,不管是叙事、写实、表人、抒情、写意等环节,都获得较高等级层次的突破。即竭尽全力地挣脱具体人物、确定性故事的束缚效应,毕竟这是我国古典舞剧语言机制实现传统型古典舞向现代性古典舞转换目标的前提。这是我国古典舞剧正式介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体系的象征,当中最为重要的改革便是古典语言自身的现代化。虽然说《风吟》这部舞蹈剧在具体动作上未能呈现出标志性的古典舞动作,如规范性的手位、脚位等舞蹈姿态,甚至在技术技巧控制上显得更加随意,不过其实质上是古典舞传统审美——“拧倾圆曲”在空间中表现的具体形式,突破过往古典舞姿踏地为实准则前提下,令古典舞剧基础性舞姿造型、流动路线等在立体空间之中多方位地应用,加快人生自然观和身体语言的巧妙融合进程之余,在古典舞剧身体语言表达方式做出更为新颖的探索。

另外,《风吟》这部舞剧作品更加注重于创新式表演情境的传达效果,可以被理解为对过往《醉剑》《木兰归》《秦俑魂》等诸多表演情态类作品的拓展革命。就是说在既有的古典舞剧剧目创作意识基础上,进行合理程度地扩张和延申,其核心动机和规范原则便是为了进一步传扬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根本始终是在大的民族文化和审美传统的共性之中去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剧在创作过程中融入现代意识,正是古典舞剧对历史尊重、对现实正视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客观、辩证地处理我国当代古典舞剧创作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而《风吟》这部古典舞剧作品的问世,提示我国日后应该结合舞蹈艺术自身特性和规律,在充分吸纳有益于我国古典舞剧发展的科学改革方法基础上,建立起一类富有显著性民族、舞蹈、科学、时代特性的古典舞剧训练体系。这类结果不单单是老人家对古典舞剧学科在新世纪发展的期望,同时更是现代古典舞剧一切新生力量需要持续努力挺进的方向。

[1]周雅琼.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2]于平.舞剧艺术的现实取向与本体建构——2010中国舞剧创作回望[J].艺术评论,2011(03):79-85.

[3]易丽清.中国古典舞与戏曲水袖的交相辉映[J].艺术科技,2013(04):117-131.

[4]吴浩.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产生的影响研究与解读[J].戏剧之家,2015(24):144-162.

蔡涛,贵州省歌舞剧院舞蹈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猜你喜欢

古典舞舞剧古典
百科全书舞剧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舞剧《瑞鹤图》剧照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怎样读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