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设计中的认知原则

2016-07-13魏婧婧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4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2期
关键词:物体原则受众

魏婧婧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000)

信息设计中的认知原则

魏婧婧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000)

高效、密集的信息涌出使我们需要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的呈现信息。信息设计师要了解受众如何接收、分析、理解信息以及认知科学的基本原则,使信息清晰完整的表达,受众从容舒适的接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本文介绍了对设计学科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认知理论,并列举这些理论如何在信息设计中发生作用,怎样作影响到视觉美学,以及信息最终如何呈现。依据认知原则进行的视觉设计,可以帮助受众更好的接收信息,帮助设计师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避免无用的设计。

信息设计;认知原则;可视化设计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项目编号:Q20151405

一、信息设计的时代价值

美国未来学家、作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1970年《未来的冲击》中指出:“由于大量无法抵抗的有效资讯的出现,将导致个体无力处理、吸收并理解信息”,提出了“信息超载”的概念。全世界的信息储存量成倍增长,2002年新产生的知识有5E(每EB等于50亿GB),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籍信息量的37000倍1。科技的进步迫使人们紧跟世界不停歇的变化,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多,私人时间也常被移动终端侵占,快速的信息交流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受到干扰。

通信技术让全球人可以共享信息,因此需要存在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交流方式;信息流量大,每天都有庞大数量的新资讯产生,信息的传递应该是系统性、有条理的;受众面临压力和快节奏的时间限制,信息需要一目了然;新的传播媒介诗信息能够实时传递,同时不再是发送——接收的简单模式,信息接收者也成为信息创造者,信息的传递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世界越来越复杂,我们的生活需要信息设计。

二、信息设计中的认知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感官完形法则(The Gestalt Princi ples of Perception)”,即人类常将感知到的物体作为整体集合而非单个构成来理解。如:将彼此临近(空间或时间)的物体视做一个整体;形状、色彩、方向等具有相似性的物体,会被从认知角度组合在一起;将带有视觉暗示的物体进行自动合并、重构;将占显性位置的物体被感知为主体,占隐性位置的物体被看作背景。较小物体在较大视野中通常被理解为主体。格式塔心理学常被作为基本的设计原则应用于设计作品中。

目前研究认为记忆分三个阶段:感知阶段,大脑感知外来信息,过滤不感兴趣的,将有用的转入短期记忆中储存;短期记忆阶段,信息存储20到30秒,大脑选择丢弃或长期记忆;长期记忆阶段,信息被长期存储,以后需要时可被提取。因此,如何使受众对信息产生兴趣从而选择记忆而不是被忽略是首要问题。

在和陌生人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通常都会主动搜寻信息,减少不确定感,形成对他人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共同点使确定感增强,不同点使确定感减弱,觉得不确定的东西就不再受欢迎。这种理论也通常应用在视觉设计领域,比如很多品牌的视觉形象更换往往都是循序渐进的变化,而不是突然的、革命性的改变,这种渐进式的变化由于依然让人感到熟悉,所以更易于接受。

三、认知原则指导下的信息设计

在格式塔心理学中人们习惯将感知到的物体作为整体集合来理解,具有相似性的物体常被当做一个集团或层次;而米勒的研究认为对象成组后更容易记忆;同时,根据降低不确定感理论,一致性对设计的功能极其重要,受众对结构熟悉、有把握,接收信息的速度就会更快。因此,在设计中网格系统常被用来组织信息内容,建立结构标准,尤其当信息量愈加庞大时,网格系统愈加体现出其对信息呈现良好的控制性和优越性。

克里夫兰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了解整体趋势,第二步才是搜索具体细节,相应的倒金字塔式写作恰好适合这两个步骤:首先突出重点,然后描述细节,依据这些原则进行的视觉编排可以加强秩序感,表明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让读者大范围的迅速阅读信息,不需逐字逐句就能确定哪些是有用的。

设计作品通常包含功能性和视觉体验两部分,对于信息设计而言,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使之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是设计根本的目的。避免无用的装饰,让使用者感到轻松舒适,将重心放在清晰度上,依据认知科学构建审美体系,在此基础之上的视觉体验,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接收信息,实现信息设计的最终目的。理想的信息设计是在认知原则指导下的美学呈现,是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产品。

注释: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管理与系统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s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s)研究表明。http://www2.sims.berkeley.edu/research/projects/how-muchinfo-2003/execsum.htm.

[1]拉克什米•巴斯卡兰 (Lakshmi Bhaskaran).《大容量信息整合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认知心理学》.上海世纪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月第1版.

[3]【美】简•维索基•欧格雷迪(O'Grady.J.V.).《信息设计》(《The Information Design Handbook》).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4]【美】Jeff Jhonson.《认知与设计》(《Designing with the Mind in Mind》).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猜你喜欢

物体原则受众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