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念与箴言
——浅谈艺术家的人文情怀

2016-07-13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214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2期
关键词:罗丹马蒂斯艺术品

高 冉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214000)

信念与箴言
——浅谈艺术家的人文情怀

高 冉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214000)

艺术家、绘画对象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的。艺术家在其作品中,通过内心思考传达到手上艺术最终将达到人类精神层面的高度。艺术家创作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表面表现的同时,还要将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融入到作品中去,使其所创作的艺术品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使观者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上的感受。艺术家对待创作对象时候抱着何种情绪,在艺术品上也是会有所体现,但是表面的激动,内在缺少绘画的规律,缺少情感的凝集。新鲜的感受是不够的,艺术品应该要成为安乐椅,慰藉人类的灵魂,从而上升到全人类的层面。

艺术家;自然;罗丹;马蒂斯

苏珊桑塔格在其第一部论文集《反对阐释》中提到:“艺术应该从内部而不是外部进行体验。”换句话说,在艺术创作中,我们所看到的对象与对象在自然中存在的本体,是否真的是同样的再现。视觉的产物,将对象完整或者通过某种视角表现出来的,而在艺术创作的时间里,并未从结构内部打破,而是仅仅将对象以视觉的产物的形式——及艺术作品构成之中的一个元素,再以“装饰”的意味组合在一起: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颗树木都是艺术家事先审核过是否符合自己思想才放进去的。在此,就古典油画为例,古典艺术是以“向外看”的视角来进行创作,表达的是具象思维,即对客观事物的表达能力,即我们肉眼所见的客观现实。

艺术家在其作品中,通过内心的传达到手上艺术最终将达到人类精神层面的高度。我们观看罗丹1880年的铜像《亚当》,会发现我们观看的不是一具冰冷的雕塑,而是拥有情绪的一位“有血有肉的男士”。他(罗丹)对古艺术中的雕塑非常推崇,他认为古艺术中之线条的概括是一种归纳,是无数局部的综合,相比较于学院派的简洁,却是贫乏空疏与松懈,绘画语言是一种技巧而已。古希腊的雕塑充满着对自然的钟爱和尊敬,他们只表现他们所见到的自然,到处表现着他们对肉体的崇拜,所以古雕塑里始终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罗丹眼中的“美”与“丑”在生活与艺术中是分别拥有不一样的意义与内涵的。他创作时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现,并且将光在雕塑上所投射的阴影称为雕塑的“色彩”。他将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去,使他的雕塑艺术品成为一种“声音”,一种“语言”,使得观看的人们在思想上能与他有所交流,有所共鸣。这一艺术思想正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晚年的苦苦追求,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体现了他的观念,每一尊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继米开朗琪罗之后的又一位大师。然而,他的伟大,还不仅仅于此,还在于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刻思想:与那些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不同,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的表象上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以情,又启人以思,使观看者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自然的奥义,宇宙的神秘,造物的神奇。由此可见,罗丹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人生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引发了新的命题,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人们不停地思考。“我仔细观察诗人,试着把他的容貌铭刻在我的心上,于是,突然跑回工作室,把我新得的印象模塑下来”,雕塑家罗丹在制作每一个雕塑的时候,都会思索每一件雕塑的性格,以及对象的真实性,然后再塑造。雕塑《老妓女》原形据说是曾经风靡巴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罗米埃尔,在她把最后的一点风情售卖给市井贩夫走卒之后,只有在衰老和贫病中等待死神降临。艺术家残酷地塑造了老迈的妓女丑陋的身体,那些曾经在她年轻的身体上挥洒过情欲的贵族们,若再看到这样一具躯体,会是怎样的情绪?毕竟,这就是生命的真相。罗丹将这位老妓女的悲剧形象,血淋淋地呈现于观众面前,不仅没有歧视之意,反而有深深的同情之心,并为其所承担的苦难感叹不已,甚至会让人开始思索,揣测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着生活的人们,到底都在经历着一些什么?

摄影兴起之后,便有“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之类的言论产生,但是绘画不但没有走向没落,还兴起了种种新兴的艺术创作理论,大有百家争鸣之势。相比较于古典油画而言——“展示作品”的意思是作品的绘画技巧、情感、内容等,而现代艺术家所谓的“绘画语言”则是代表着艺术家自己本身的“某些观点”。绘画附属于文学,并且要求绘画不是表达所特有的普遍的思想,而是表达有文学特性的思想。相对的,现代艺术是“向内看”,艺术家创作的思维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出来,表达的是创作者内心深处最为纯粹的情感。在马蒂斯的著作《艺术家笔记》中选段:“我认为我已经能更深刻地观察事物时,我仍然满足于这种效果的话,那我的画便会有表达的不充分的缺点……我想努力寻求一种印象的凝集,只有借助这种印象的凝集,一幅画才能被创作出来……直到我深信以后我将会在这幅画中看到我的意识的表达时为止”,在此,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创作是内心的自我审视与思考,作品对其而言的意义已超越了一件作品其本身,更像 是一种情绪,一段记忆。再者,我们观看马蒂斯的作品《音乐》,会发现在画家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与安格尔的《泉》中的女性相比而言,马蒂斯的作品中的女性的肉体似乎只是一个符号,并没有一丝“诱惑”的意味,他的画面中的模特们,充满宁静感,是一种已经成为更广泛和更充分的全人类意义的新的形象,及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

艺术是默想,洞察自然,从而接触到自然的规律,在方寸之中创造出自己的天地,对艺术家来说简直是莫大的欢愉。胸中洋溢着热情的艺者,必定要有把思想注入到艺术品中的技巧与素质,心境始终与自然想通,感悟到自然对自己的启示,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审查,他们的视线必须穿透表现,感受真理,才能体味到自然的真谛。

[1](法)罗丹述,格赛尔记傅雷译.《罗丹艺术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法)亨利•马蒂斯著,钱宗平译.陈志衡校.《画家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英)约翰•伯格著,刘惠媛译.《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欢

罗丹马蒂斯艺术品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与马蒂斯共用色彩
生命的欢歌一一马蒂斯人物剪纸
和马蒂斯一起去看海
《四居室平面图》
艺术品
罗丹手稿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Analysis of Silence in Conflict Talk with Face Theory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