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

2016-07-13张兵兵渤海大学121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维奇主义黑色

张兵兵 (渤海大学 121000)

浅谈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

张兵兵(渤海大学121000)

至上主义又被称为“绝对主义”,对于至上主义,最为准确的解释应该是在苏联百科全书中得到的即“至上主义是指最高、至高无上”。在20世纪的俄国,马列维奇是至上主义的开山鼻祖也是当时几何运动的先驱,是当时俄国前卫艺术领导人当中较为出色的一位。更为特别的是整个至上主义艺术团体几乎是马列维奇一个人独舞的历史舞台,并且至上主义改变了常人看待世界、看待艺术的传统方式。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几何图形

至上主义是20世纪出现在俄国的一种现代艺术流派,由马列维奇开创。他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成就使至上主义成为俄国和世界绘画史上的一个耀眼的界点,马列维奇在至上主义创作中主要强调感觉的至高无上并注重几何图形在画面中的应用。

一、马列维奇的绘画观念

1915年马列维奇出版《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大胆的向全世界的人宣告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张和理想。马列维奇始终相信在他不断利用几何图形在画面上发发复复进行艺术创作时感觉是至高无上的,在他眼里否定再现物象的纯抽象绘画即至上主义以简要成为美术界的最高境界,是开启新艺术局面的起点。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是经过无数次对几何图形和各种颜色的搭配组合,反复进行探索与试验辛辛苦苦得来的精美纯粹的境界。

二、至上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在整个西方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艺术流派如雨后春笋,此起彼伏相继出现,这些艺术流派的相继出现对至上主义的诞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再加上当时俄国的政动局面荡不安,也加速了俄国至上主义的诞生。

至上主义的发展按照时间可以划分两个发展阶段,如下:

1.1911-1913年属于“立体民族风情”系列即早期的探索阶段。题材多为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场景。在1911-1913年间创作的《稻草人》,1912年创作的《雪后的小村之晨》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画面中的人物和背景的色调主要是由三原色组成的,三原色的比例是有变化的,每种人或物的图形通过三原色渐变式的覆盖,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厚重的体积感和层次感,画面中不断的调整冷暖比例,鲜艳活泼的颜色使画面带有一种浓浓的民族风,正好和这个时期的创作主题相符。

2.1913-1920年属于“至上主义风格时期”即发展的成熟阶段。在此阶段期间马列维奇亲自将至上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黑色时期、彩色时期和白色时期。此时的马列维奇因为十月革命的原因想极力的证明至上主义的绘画样貌丰富性,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各种色块进行搭配重组形成不同风格的画面。在他眼里各种色块与几何图形的搭配组合都是有不同感情的,在他的画面里给人的不单单是具有装饰性的视觉效应,而是通过几何图形与色块的搭配产生的丰富多样的节奏感和律动感,马列维奇在他的画面中冷酷的抛弃了画面中的空间对比、明暗对比、题材和客观事物等成分,正是因为他思维的与众不同才使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

三、至上主义的绘画风格特点

至上主义主张在艺术创造中追求感觉的至高无上,在至上主义者的世界中,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实体都没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唯独感觉才有它在世界中的存在意义。

至上主义绘画风格具有独特之处,它在画面中放弃了对三维空间的表现,也放弃了在画面中表现物象的描述性与语言意义性,在至上主义作品中,画面中的几何图形并不有规律可循的排列,这些几何图形在画面上给人一种旋转或者是离心的视觉动感,一点也没受到没有体积感和深度感的影响。在马列维奇的眼里,任何几何图形自身都具有一种特殊的的表现个性,然而一切带有自身表现性特点的几何图形却要排除在创作之外,然而在构图上马列维奇也是十分讲究的,他的构图不带有任何主观感情并且是一种直角系统。马列维奇的绘画创作作品中的独特表现性和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相差甚远,也是在他中性的冰冷的抽象画面中不具有的。

马列维奇把长方形这种几何图形作为至上主义绘画中的原型,仔细观察马列维奇的作品,他的作品中十字的形状是由垂直的方形或是水平的方形交叉重叠形成,长方形则是由方形的延伸得到的,画面中的圆形也是由方形以一个固定点自转而得到的。我们熟知的《黑色正方形》其实还有两个姊妹作品,分别是《黑色圆形》和《黑色十字》,这三幅作品在至上主义的美学中享有盛誉,虽然马列维奇画过很多的这样的作品,甚至有一些作品一直陪伴至今,但这三幅被称为至上主义美学的简约化身。

马列维奇还亲自把至上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黑色时期、彩色时期和白色时期。

1.黑色时期。

黑色时期的代表作是马列维奇在1915年“0,10”画展展出的作品《白底上的黑色方块》。马列维奇十分排斥对客观事物的具象表达,他主张注重情感抽象的至高无上并要求一定要彻底抛弃具象的表达方式,这个时期的马列维奇不同于之前的风格,他的突出成就就是在创作中,用几何图形传达至上主义的绘画理念,并且绘画元素完成了不规则到规则形状的变化,在画面的构图上也摒弃了传统具象艺术的原则。

2.彩色时期。

红色时期的代表作是1916年创作的《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和1916-1917年创作的《至上主义构图》。画面中的重要位置被鲜艳的红色占据着,以红色的几何图形为视觉中心压制着旁边的跳动的小几何图形,一大一小形成的错落感和叠加感使整个画面瞬间有了沉稳感和秩序感也给画面带来了一种空间感。或许是这个时期政局的动荡不安的原因,红色方块这种代表革命情怀的几何图形受到了至上主义艺术家的偏爱,它的广泛运用把至上主义所要表现的纯粹感情向世人传达得淋漓尽致。

3.白色时期。

白色时期的代表作是1919年展出的《白底上的白方块》。白色时期是之前两个时期进一步发展升华得来的,这个时期的作品利用白色方块清晰地传达了至上主义艺术家内在的至高无上的感情和纯粹的精神。

四、至上主义的影响

马列维奇开创的至上主义艺术推进了整个艺术界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是不容忽视的作用。在那个时代至上主义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摄影技术很快传播,摄影技术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传统具象艺术的发展,使其日渐衰退走到尽头,而至上主义的出现恰巧成为了现代艺术和传统的具象艺术的分界点。它的创作理论为当时的西方艺术流派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并照亮了道路。

至上主义所处时期恰巧是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时期,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必然影响文艺界的不安定,原来深受重视的非具象艺术已经失去了其受宠地位,写实主义反而深受大家喜爱与推崇,再后来马列维奇渐渐地停止了对非具象艺术的探索。同时期的构成主义汲取了至上主义的营养,受其绘画创作和理论影响颇深,同时至上主义的影响也辐射到了欧洲的抽象绘画。

[1]马列维奇.至上主义[J].世界美术,1990(1).

[2]高火.马列维奇与至上主义绘画[J].世界美术,1997(1).

[3][美]约翰•拉塞尔,常宁生等译.现代艺术的意义(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维奇主义黑色
维奇的节假日
新写意主义
谁偷吃了树莓
谁偷吃了树莓
近光灯主义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黑色
漆黑一片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