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设计的功能性浅谈数字博物馆

2016-07-13魏文静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藏品实体文物

魏文静 (郑州轻工业学院 450000)

从设计的功能性浅谈数字博物馆

魏文静(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0)

现代数字博物馆继承了传统博物馆的功能,是传统博物馆的再现、延伸与扩展,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基于设计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以此来探讨分析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设计 物质功能;精神功能

博物馆是当地历史文化风味的代表,是文化和精神的集聚。数字博物馆不只是局限在现存的实体展馆,除了拥有传统博物馆的研究、典藏、展示和教育四大功能之外,还具有强交互性、费用低、可扩展性和多种媒体展示等优势,是博物馆的一种新形势。结合互联网实现线上科普宣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博物馆可延伸的空间更加广阔。它的诞生使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更加靠近。

一、数字博物馆的物质功能体现

1.应用技术

数字博物馆在技术上主要以虚拟空间模型为构建基础,使整座博物馆通过3D模型技术进行呈现。观赏者在数学虚拟的场馆中随意浏览。在浏览功能运用上,主要体现在以观看博物馆内各类收藏品的三维仿真展示,并可查阅其相关内容资料,通过馆内数据检索方式查阅整体统计信息。将实体博物馆的建构及馆内信息,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图像、互动娱乐、特种视效等数字网络技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于互联网上。

故宫博物院的360°全景漫游,就是模拟了真实的三维空间。当观赏者用鼠标点击操纵图像时,可以进行放大缩小、各个方向移动观看场景,模拟并再现了故宫的真实环境的效果。因此,信息实体的虚拟化是数字博物馆的活动形式,是对实体博物馆工作职能的虚拟体现,是实体博物馆职能的拓展和延伸。

2.收藏功能

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包含了对藏品的收藏功能,馆内的展示和科研工作都以馆内藏品为主要内容展开。馆内藏品本身普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共同组成了博物馆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作为实体博物馆的延伸,数字博物馆也是如此,藏品也是其存在的基础。但其藏品是由三维图像呈现,以文字、影音等方式存在的数字信息而组成。在数字博物馆中,藏品的信息设置远比一般实体博物馆内容更加丰富,甚至许多不能以实体呈现的收藏品也可通过复原技术展现,使传统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功能得以加强。

1993年有关部门对敦煌石窟壁画进行数字化研究,以达到进一步永久、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的目的。这项研究抢救了敦煌石窟珍贵的文物信息,为今后的敦煌学研究保留了珍贵的详细资料。通过制作虚拟洞口,以缓解石窟开放的压力,并保护敦煌壁画的完整度。数字博物馆呈现出高品质的展览,激发了人们体验实体场馆的兴趣。

3.研究功能

数字博物馆藏品种类丰富,扩大了研究范围,对藏品的解读也更加广泛和深入。数字博物馆发展以前,实体展馆在选择陈列展品时,是不允许将赝品进行展出的,如需使用复制品或仿制品必须给予说明,这是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负责。文博界研究人员只能在小范围进行研究,交流受限,对文物的研究只能借助书籍资料和观察文物,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且收获甚少。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不仅研究水平得到迅猛提高,馆际交流日益增加,研究成果也逐步丰富。还可以将研究成果也进行展示,实现了研究与展示的同步,缩短了科研到展示的转化时间。

4.成本较低

2013年,针对中山市目前多间对外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联合大粤网等开展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其中包括中山市博物馆、中山美术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收音机博物馆等。共有308名受访者,其中40%的人一年只去一次博物馆,20%的人则从来不去。中山各博物馆的陈列展示调查结果,超过80%的人认为“一般或不具有吸引力”。因此增加展览内容是关键,目前相关内容比较少。这样一来,就要对不完整的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必然会增加支出成本太高;另外设施方面缺少人性化、互动化,可现实互动在文物的保护上又带来一定的风险性。

数字博物管则大大减少了这些方面的担忧,以网络及数字技术为依托,文物信息的收藏和管理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博物馆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它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客观限制,满足不同参观者的不同需求,激发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

二、数字博物馆的精神功能体现

1.教育功能

数字博物馆的技术特色在于它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它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为展览出来的文物和未能陈列出的文物以及模拟逼真的现实场景,直接给予观众一种最为真实和直观的印象。在数字博物馆中,在线互动式的展示能够刺激浏览者主动思考和肢体的参与,进行双向交流。互联网博物馆所蕴含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便于人们获取科技文化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数字博物馆扩大了文化研究的范围,扩大了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一些即将消亡的文化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性。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空间增大,必将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文化的相互融合。

2.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逐步向富裕迈进。物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使得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的提高,物质条件的富足,使得人们有时间,有能力去欣赏艺术、品味文化、回顾历史、休闲娱乐,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提升。 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了介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的求知和审美的需求,数字博物馆是一个虚拟空间,它具有研究、收藏、欣赏、教育、休闲等多种功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网络,人们在见证历史发展、欣赏美妙艺术的同时又不乏趣味性,逼真的画面和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激发了人们对于新兴技术的好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主动体验新技术的欲望。

三、结语

信息技术和博物馆资源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互联网技术的愈加成熟,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数字博物馆发展迅速。数字博物馆的诞生拉近了传统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它是博物馆功能的延伸,它的发展将对文化的保护和阐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世界主流文化的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藏品实体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