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说】 跳出“传统旅游”谋划“全域旅游”
——专访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孙颖
2016-07-13钟瑜
文|本刊记者 钟瑜
扶贫攻坚
【厅局长说】跳出“传统旅游”谋划“全域旅游”
——专访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孙颖
文|本刊记者钟瑜
全域旅游就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从而实现空间全景化的旅游系统,这是一个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的过程。
今年初,在海南举行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收获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大礼包:国家旅游局要推进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海南省被确立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为全国探索经验、做出示范;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整体写入报告,作出了“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的重要判断。这两个重磅消息,为海南旅游开拓了发展新方向、新机遇、新前景。
正如省委书记罗保铭所说,“大众旅游时代对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海南,对正在举全省之力发展全域旅游的海南真是天赐良机、正逢其时,这个点踩得很准很及时。”那么,全域旅游正当时的海南,要如何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怎样通过旅游扶贫帮助贫困地区脱离贫困?推动“旅游+”计划方面做了哪些积极探索?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孙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大众旅游指明新方向全域旅游开拓新视野
今日海南:1月29日,国家旅游局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一发展战略,并将海南确定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全域旅游的?
孙颖:发展全域旅游,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全域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建景区、饭店、宾馆,这实际上是一种“景点旅游”模式。全域旅游就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从而实现空间全景化的旅游系统,这是一个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的过程。
省长刘赐贵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对全域旅游进行了论述,他提出,“我们要把海南全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实现‘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美景。”“日月同辉”,就是海南在“多规合一”改革中推进“海澄文”“大三亚”区域一体化,打造辐射带动全省旅游发展的龙头;“满天星”,就是首批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1000个美丽乡村,使美丽村镇成为宜居宜游的景点,遍布全省。“日月同辉满天星”等于是一个大“全域旅游”的概念和支撑。
今日海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提出的“大众旅游时代”一词引人关注。大众旅游时代意味着人人都出行、处处可旅游,这对发展全域旅游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海南该如何开展全域旅游试点创建工作,使全省成为一个大景区?
孙颖:省长刘赐贵指出,推进全域旅游,关键要在“全域”两个字上做文章,就是从点、线、面全方位入手,对城镇乡村、景区景点、交通网络等全面建设、改造、提升,使全省各地都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旅游区、旅游城、旅游乡村。海南要开展全域旅游试点创建工作,需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全域旅游顶层设计,构建国家旅游局与海南省以及省级各部门合作机制,明确国家支持局省及省级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形成务实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省工作的系列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多规合一”引领约束下,按照“全省一盘棋”的要求,自觉把产业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到全域旅游发展当中,统筹安排、统筹推进。
二要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考核评价与督办方法。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相关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形成明确的任务分工,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要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新趋势设置评价指标,充分利用大数据,与旅游电商企业合作,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三要构建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海洋旅游、康养旅游、文体旅游、会展旅游、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城镇旅游、购物旅游、产业旅游等旅游业态,大力开发专项旅游,统筹规划设计一批新的旅游精品线路。
四要为旅游注入海南文化的灵魂。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在城乡建设中植入文化元素,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演艺产品,赋予节庆赛事活动文化意义,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五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全省旅游道路服务体系工程、旅游便民服务工程、旅游厕所建设工程、旅游集散中心工程、旅游信息咨询工程等5大工程的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高速公路、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及通往景区、小镇、乡村旅游点等的路网建设和旅游化改造,建设全省无障碍旅游交通网络;推进旅游公共设施、公共游览服务、标志牌、医疗卫生等旅游便民服务工程的建设。
六要加强全域旅游宣传促销,做好社会宣传引导。要创新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促销会、展览会,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开设全域旅游专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我省全域化旅游工作及成果的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其知名度,提高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吸引力。
七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加快完善地方旅游标准体系,推进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旅游企业质量等级和诚信等级评定,强化旅游服务质量控制,强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八要加强数字化建设,打造全域智慧旅游岛。加快改善旅游区互联网基础条件,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支持在线旅游创业创新及宣传推介。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和智慧旅游乡村,建设全域智慧旅游岛,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
九要加强人才培养教育。加强对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国际习惯、国际标准和国际礼仪培训,提高接待入境游客的能力和水平;设立专题班,有针对性地对各市县、乡镇、重点旅游区、旅游院校、旅游企业负责人进行全域旅游专题轮训;支持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等自主创业,发挥好候鸟人才的作用。
区域发展焕发新活力旅游扶贫呈现新格局
今日海南:省长刘赐贵在今年海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实现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也是推进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攻坚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省在旅游扶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颖:《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今后各级旅游部门要把旅游扶贫作为新时期旅游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职责来抓”,省旅游委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要求,联合省扶贫办,不断推动我省旅游与扶贫工作融合发展,努力做到精准施策,促进农民快速脱贫致富。总结我省旅游扶贫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推动旅游扶贫规划编制。去年启动了全省旅游扶贫规划编制,各市县正在积极开展中,如临高县专门邀请全国乙级以上旅游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对试点村作规划指导和项目设计;白沙黎族自治县南班村的整体规划正在制订当中;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的整体规划已编制完成;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寒村已完成部分规划项目的建设。
二是确定旅游扶贫重点。省旅游委与省扶贫办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中所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调研,确定了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临高县博厚镇加禄村、白沙邦溪镇南班村、琼中红毛镇什寒村为我省旅游扶贫第一批试点村。其中白沙邦溪镇南班村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列为2015年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村。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旅游扶贫目标,我省各市县纷纷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如2015年旅游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总额10560万元,其中,五指山市水满乡旅游公路7000万元和旅游基础设施120万元,儋州市中和镇旅游公路2465万元,临高县博厚镇旅游基础设施436万元,白沙南班村205万元,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弓村160万元,琼中朝中村174万元。此外,各市县又根据自身建设情况,积极投入,奋发作为。五指山市水满新村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3万元,整合资金188万元;临高县加禄村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94万元,整合资金698万元;白沙南班村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4万元,整合资金1000多万元;琼中什寒村在以往投入的基础上,2015年又投入资金970万元开工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旅游扶贫培训。省旅游委联合省扶贫办开展旅游扶贫专题培训,在琼中、保亭分别培训相关村镇、企业370人;在白沙、文昌分别培训一线员工200人。
我省开展旅游扶贫试点村工作以来,许多旅游扶贫村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乡村通过发展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什寒村是琼中县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庄之一,2009年之前,年人均收入约900元。2012年被确定为琼中首个“奔格内”乡村旅游示范点后,什寒村充分发挥黎苗风情文化、生态环境等特色优势,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县旅游公司牵头村合作社,发展集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旅游收入60%归农户、5%归村集体、其余35%归公司,农户实现就地就业、就地增收。2015年,什寒村已接待游客5.8万人,同比增长29.82%,过夜人数为 7039人次,创收748.66万元,年人均收入约为8500多元。
实践表明,旅游业发展是最好的富民和扶贫方法之一,尤其在山区扶贫和乡村开发之中。据统计,2015年,全省接待乡村游客674.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其中过夜人数5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乡村一日游人数620.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抽样调查显示,全省乡村游客人均花费259元。至2014年底,全省贫困人口由“十二五”初期的75.3万人减少至54.6万人,旅游业直接带动3万多人脱贫,占总脱贫人口的15%。
今日海南:为确保“十三五”乡村旅游扶贫任务起好步、开好局,我省在旅游扶贫方面还应注意哪些方面?
孙颖:2016年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省旅游委将广泛动员旅游行业和相关部门力量,在市县党委政府领导下,精心组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确保“十三五”乡村旅游扶贫任务起好步、开好局。
一要壮大乡村旅游,找准旅游扶贫路径。指导帮助贫困户以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民宿等方式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指导组织贫困人口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和打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帮助贫困户出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通过组织贫困人口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
二要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扶贫标准。旅游扶贫要同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等部门重点工作相结合,整合部门的资源、政策、资金,合力支持贫困村的项目建设,共同推进全省旅游扶贫工作。指导市县政府把具备条件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六项基本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即:每个村建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站、一个医疗急救点、一个农副产品商店和一批旅游标识标牌,以满足基本的旅游接待条件,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为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三要引导企业帮扶,凝聚旅游扶贫力量。发动旅游企业,开展45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景区旅游企业帮扶周边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帮助农户开办农家乐等经营点,吸收农村群众就业,探索建立农民土地入股,实施门票分红机制,在景区内免费代卖贫困村的本土农产品和旅游商品;组织旅行社、旅游公司拉动游客到乡村旅游区(点)游览参观,积极推广乡村旅游线路;组织酒店、宾馆帮助贫困村培训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加大对农副产品采购;组织旅游商品开发与经营企业,帮助当地农民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开发经营手工艺品、纪念品、民族服饰、土特产、传统特色小吃等。
“旅游岛+”加出新机遇旅游融合创造新惊喜
今日海南:在全国两会上,有委员提出“旅游岛+”的概念,他建议,大众旅游时代呼唤海南推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海南应在“旅游岛+电影”“旅游岛+商业”“旅游岛+农业”等方面予以积极推动。对此,您怎么看?
孙颖:省长刘赐贵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我认为这与两会委员“旅游岛+”的建议是相似的,就是要推动旅游业加速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拓宽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
2015年以来,省旅游委已经在实施“旅游+”计划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旅游+互联网”方面:初步建成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召开了2015年海南省“旅游+互联网”大会,制定十项重点行动,发布《“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并与海南电信、海南移动、海南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及天涯社区、海航云科技、阿里旅行、马上游、同程网等企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在“融e购”、淘宝旅行等电商平台推出“海南旅游商城”,将优质旅游品牌和企业纳入电商平台,建立旅游营销网络,营造“旅游+互联网”良好发展环境。“旅游+金融”方面:省旅游委与工商银行海南分行、中国银行海南分行、海南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工商银行“融e购”海南旅游商城,面向中行香港持卡客户进行精准营销,联合海南银行推出“南海旅游乐享卡”。“旅游+文体会展”方面:2015年,省旅游委积极参与、支持举办会展活动27个,其中,成功举办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和首届海南国际海洋旅游博览会、房车露营博览会暨中国房车露营大会、国际美食博览会;配合办好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等民俗节庆;协助完成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三亚站)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等。
此外,省旅游委还将积极推动旅游+医疗、旅游+房地产、旅游+教育、旅游+康养、旅游+林业、旅游+海洋、旅游+农业、旅游+电影等产业融合发展,借助“旅游+”,加出新业态、新供给,加出新价值,加出新惊喜。
本文责编/钟瑜邮箱/zy200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