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巧玲珑的漆器

2016-07-13马未都

润·文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曲水流觞漆树王献之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在中华文化的进程中,有两种树对我们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漆本是漆树受伤以后分泌出来的黏稠树脂。漆有两个功能,一开始就一个目的——防腐,后來又增加了一个目的——装饰。这跟今天有点儿不一样,今天一说漆器,我们的第一反应该是装饰,而不是防腐。但古人一开始使用漆的时候,先想到的是防腐,要利用漆的特性避免东西腐烂。在防腐的基础上,装饰功能才逐渐产生,并发展为一门艺术。它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戗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

战国到汉朝,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漆器是耳杯。一个杯子,旁边俩耳朵。耳杯是个俗称,它的学名叫做“羽觞”,饮酒用的。这种饮酒的容器对中国酒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直影响到今天。今天很少有人写诗了,但写诗的人都愿意在举酒的时候说“觞”。比如李白有首著名的送别诗:“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说:要走的,不走的,都把酒杯里的酒喝干了。

更著名的一个故事是曲水流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的盛况,文人雅集,几十个人聚在一起。他是这么写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羲之说的是一个古代习俗,每年阴历三月三,大家都要聚集在水边,举行仪式,祈求吉祥,叫做“修禊”。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的多位名士就在兰亭这个地方参加修禊。大家列坐在水边,把羽觞放入水里,沿着弯曲的水道任其漂流,流经谁那儿停住,谁就要作诗一首,作不出来就要罚酒。这就是“曲水流觞”的典故。古人比现代的人要优雅得多,先作诗,作不出来的人才罚酒。结果当时谁没有作出诗来呢?竟然是王献之。王羲之跟王献之是父子俩,同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并称“二王”。王献之虽然名气大,可名气再大的人到跟前一着急,竟也作不出诗来。

他们所用的羽觞杯,要比今天所见的酒杯好看,它比较浅,带耳,像船一样在水上慢慢漂动。这种情景我们只能去想象,谁也没有经历过。羽觞有各种材质,有青铜、陶瓷、银、玉等等。在兰亭这么风雅的聚会中,他们所用的羽觞杯一定是漆的,因为只有木胎体轻的漆杯才有可能漂起,其他材质的杯子都不足以漂在水面上,一搁上就沉了。

(徐珍选自《马未都说收藏》)

猜你喜欢

曲水流觞漆树王献之
曲水流觞
漆树
“曲水流觞”园林景境营造的现代转译
王献之依缸习字
漆匠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漆树丰产栽培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鸟鸣
漆树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