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精神:“德国制造”的重要文化底蕴
2016-07-12熊光清
熊光清
【摘要】 实干精神不仅可以成就个人伟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德国制造的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等特征正是德国人实干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正是德国人的实干精神成就了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在“工业4.0战略”的实施中,德国人的实干精神仍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实干精神 德国制造 “工业4.0战略” 【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历史上,德国曾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破坏巨大,但是德国也培育了许多伟人,产生过许多重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德国人的优秀品质主要包括:严格细致、踏实努力的实干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严谨作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高标准要求;尊重规律、理性务实的科学态度。这种实干精神成为德国制造包含的重要文化底蕴,也是德国制造全球领先的重要原因。
实干精神成就了全球领先的德国制造
德国不仅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且德国人坚信,即便是非常普通的日用消费品,只要质地优良,也能创造出良好的声誉和利润。在很多人看来,刀具、剃须刀、牙刷等日用消费品易于复制,难以确立起产品的声誉和品牌价值,但是,德国人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流程改进,把这些产品打造的极度完美,从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严谨理性的民族性格构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那就是: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德国有一句名言:“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无论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德国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得非常完善,一件事如果做得不完美、有瑕疵,他们就会深感不安。在制造业方面,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尽一切可能把人的不确定性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把每件产品的制造都分解成能简单易行、可以控制的一个个步骤,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德国人讲究纪律、追求完美的品格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发扬,成为德国制造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础。德国从1825年起就实行“强制教育”制度,受教育与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适龄儿童如不上学,家长会受到法律处罚。德国人特别强调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的锻炼,这种传统使德国很多孩子从小就操作机械工具、修理家用电器、开展科技活动、设计制作各种机械模型,从而锻炼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他们也接受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熏陶。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特点,它造就了大批拥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高级技工,成为优秀德国制造产生的重要保证。
德国人特别重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德国人在战争结束之初起,就非常重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西德仅仅用了15年,就重新进入了发达工业国家行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就高度重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出现了很多基业长青的重要企业。
德国制造蕴含着德国人的实干精神
德国制造最能明显体现出德国人的实干精神。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制造的声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德国制造从最初的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追赶英美到跨越式发展,最后自成体系;从追求规模数量到关注质量和品质,最后集中于工艺技术和研究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塑造了一个不同于英国制造、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德国制造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正是德国制造支撑德国的繁荣,使德国产品能够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在消费者眼中,德国产品一般都具备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等特征。在高技术设备方面,以德玛吉、通快为首的机床,以莱茵、蒂森克虏伯为首的钢铁,以巴斯夫、拜耳、汉高为首的化工医药,以西门子、英飞凌为首的电气电子,以利勃海尔、海瑞克为首的工程机械,以蔡司、徕卡为首的光学,德国企业的大名,可谓信誉满全球。德国的汽车品牌(例如:奥迪、宝马和奔驰)更是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厚爱。
德国制造业的绝大部分分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全球机械设备制造业的32个子行业中,德国有25个子行业是前3名的出口供应商,有16个子行业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德国制造业在经历了2004-2008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订单量和生产量急剧下滑。但很快在2009年开始回升,成功走出阴影。当前,德国机械设备出口额已经稳居全球冠军,2014年达到1490亿欧元,独占世界出口份额的16%。
“工业4.0战略”,德国制造再起步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在于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
“工业4.0”的重点在于把信息互联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相结合。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将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械之间也会形成数字互联,进行信息交流。德国的“工业4.0战略”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从而使德国能够保持在制造业中的竞争优势。当前,“工业4.0”已经成为德国工业的强劲发展趋势,其中许多项目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条件上看,德国确实具有一系列支持“工业4.0战略”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利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所谓后工业社会以后,德国的制造业依然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德国的民族秉性、历史传统和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德国“工业4.0”尚需多年的开发、实施才能完全转变为现实。不过,这一理念在德国己经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德国“工业4.0战略”是加速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确保德国“高工资战略”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并以制造业的智能化带动国民经济体系的全面智能化。当然,不同的企业对这一战略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不一样,规模越大或技术含量越高的企业越容易接受“工业4.0”的理念。在德国打造“工业4.0”的进程中,西门子、博世等知名公司已经迈出了尝试的脚步。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实施“工业4.0战略”非常关注。德国政府强调,“工业4.0”要在组织和技术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政府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设立创新中心鼓励技术研究。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①秦俊峰:《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中国企业家》,2013年第2期。
责编/高骊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