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范长江与斯诺的中国西北报道写作风格差异

2016-07-12曾锦意

科技视界 2016年6期

曾锦意

【摘 要】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在中国的抗日民族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范长江和斯诺作为战地通讯记者将这段历史的一些消息、情况记录下来,为今后的研究者研究历史、分析现在、展望未来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本文试从两者西北报道的写作风格着手来分析其差异。

【关键词】范长江与斯诺;西北报道;写作风格

范长江与斯诺,尽管是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个题材进行考察采访报道,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人生阅历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也各具特色。而又恰好两位分别来自中国本土和西方世界,以他们作为当时时代的记者代表,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突出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1 写作动机不同

范长江在他的《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讲到过,他到西北采访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力图深入地了解即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

而西方记者斯诺的写作动机是不一样的,表面上他是由于当时无法理解关于中国革命和战争的无数问题,所以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帮助下进入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然而,从当时西方的大背景来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消极状况中,许多像斯诺这样的年轻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世界深感失望。社会主义的苏联却在这时取得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苏联的成功,充分显示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①。正因为西方世界此时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关注,使他认定这是一个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议题。

2 文体风格相异:范,游记体,“新闻散文化”;斯,报告文学体,章回体小说模式

范长江此次西北采访,西达敦煌,北至包头,全程四千余里。其通讯不仅具有新闻性,更带有游记性质。首先从标题就有所体现,如“祁连山南的旅行”、“祁连山北的旅行”等。其次,游记文体的写法还体现在通讯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手法,常常是根据游历途中的所观所感所想进行随心所欲的描述,描写沿途风景、风土人情,并赋予议论,叙议结合,谈古论今。这种游记的写法犹如散文文体,描写范围广阔,时而又夹杂着自身的情绪,但型散神不散,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学素养体现得淋漓尽致。

斯诺作为典型的西方新闻记者是严格遵守新闻“客观、公正、迅速、新奇”的写法,比较类似于报告文学。斯诺正是以集中的笔法报道了红军的生活。由于斯诺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熟悉,也为了迎合国人的喜好,将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写法写于通讯中。在书中第三篇“在保安”的结尾处,作者暗示将讲述毛泽东的个人历史,“这种个人历史,我后来在红军许多其他领导人身上也不短听到,只是细节上有很多的不同。我想读者要想知道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下面就是这个故事。②”这与“欲知后事,倾听下回分解”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叙述风格相异:范,历史性、文化性、“文人论证”风格;斯,直接引用,白描,细节描写,神话传说式的幽默风格

范长江西北通讯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字里行间无不透着“文人论证”的风范。在通讯中具体表现为每到一处地方就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全景式的展现20世纪30年代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方方面面。《松潘与汉藏关系》一文中对藏族以及藏民的风土人情就做了详尽的描述, “藏人农耕方法,尚甚简单,然其进入农业以后,原有之农牧民族的服装即不适用,故在田中工作者已有局部的改为汉装。③”范长江深厚的文史功底还体现在书中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引用。如《嘉峪关头》中介绍骆驼刺时引用唐诗“酒泉西望玉门道,千山万碛皆白草”④。通讯中的古诗词不仅增添了其文的可读性、艺术性,更具有强烈地现实意义,有借古讽今之功效。范长江之“文人论证”的风格则着重体现在通讯中的议论抒情以及赋有哲理性的语言。《过大雪山》一文中作者看到当地环境恶劣,人民生活困苦夜间仰望天空时不禁感慨,“此时心境旷逸,忽东忽西,深觉人生之平淡,所以终身奔劳不休者,特为生存之必要所驱使,并无特别之意义,故本生存之必要而活动,此即为人生真谛。⑤”由此种种,突出了忧国忧民的文人心态。

在叙述风格上,客观记录所见所闻是斯诺的基本模式,因此文中呈现了朴素的白描手法、大量的直接引用人物语言以及神话传说式的幽默风格。他和周恩来谈话时,一边观察,“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⑥”在简洁明了的前提下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此外,记者的幽默感,令人捧腹的同时也颇有感慨。当描写在保安的生活,“又经过了一番公文手续,我最后又设法弄到了需要的材料,开始了伟大的实验。结果是不用说的。无论哪一个有头脑的主妇都可以预见到发生了什么。⑦”斯诺为了改善伙食费了大工夫弄到做蛋糕的原料结果操作失败最后只好乖乖地吃小米,幽默风趣令人捧腹,但与此同时也能看出来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此外,书中对人物的描述常使用传奇式的手法,如贺龙的“菜刀闹革命”,这些传奇经历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最打动人的就是细节描写。斯诺与彭德怀一起观看抗日军团演出时,“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是八月底。在演出途中,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已经脱了棉衣。这是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⑧。这些细节的刻画,将彭德怀对红军小战士的点滴关怀体现得淋漓尽致,真实又不矫揉造作。

4 侧重点不同:范,侧重事件,综合思维;斯,侧重人物,分析思维

范长江的的通讯以游记的方式,所见所闻范围非常广泛。总的来说,他侧重于宏观的对“事件”的描写。例如,详细讲述松潘与汉藏的关系、金矿饿殍与藏人社会、回教过年和“金”张掖的破产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来反映社会问题、民族宗教问题从而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地区之民不聊生。斯诺在旅途中主要则是以采访任务为主,通过红军战士、红军领导人等的采访内容,直接引用人物话语来刻画人物形象。从微观的层面,着重透过“人物”的视角展现事件全貌。例如,文中写到贺龙二三事、彭德怀印象、“红小鬼”、关于朱德等等人物的通讯,正是这一个个的人物组成了一支英勇抗战的年轻队伍,共产主义的精神体现在军队里从上到下每一个人的言行中。

此外,从思维方式来看,范长江的西北通讯体现了中国人的综合思维方式,而斯诺则是典型的西方人的分析思维方式。《宁夏民生的痛苦》一文是采用的是典型的综合思维方式,范长江通过对宁夏政治、军事、历史因素等造成人民痛苦不堪的现状,从而导致当地农民的逃亡、高利贷之横行等现象,而重税制又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斯诺则更多地体现出分析的思维方式。在《红军旅伴》一文中,他采访了好几个红军中的少年,分析道,“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只是因为太年轻的缘故。”从而又引发感想,“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⑨”他通过少年们对红军的热爱以及不幸的童年的共性,提炼出了作为红军的“快活”,是一种集体的自信感。

5 结语

范长江和斯诺这两名中外名记报道西北的通讯作品直至今日,还是新闻中的经典、文学中的典范。在风雨飘摇的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的新闻事业史上熠熠生辉,这些优秀的直击人心的新闻话语不仅让人们了解到西北现状和红军真相,更以强大的舆论力量鼓舞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联合统一战线的队伍中,努力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的通讯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史料资源,值得当今的新闻记者时常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

[2]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

[3]李银波.斯诺与3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J].新闻大学.

注释:

①李银波.斯诺与3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J].新闻大学,1998:64.

②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3.

③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22.

④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42.

⑤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9.

⑥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49.

⑦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380.

⑧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72.

⑨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