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016-07-12苏园园
苏园园
【摘 要】土木工程是指各级建筑和施工单位利用各式各样的材料、设备进行设计、勘测、施工、养护的一种技术型活动。土木工程有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三种基本属性,社会性是指土木工程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土木工程代表了该时期的政治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人文精神、科学技术、民风习俗,是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性是指土木工作是在施工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是指土木工程作为高校的专业学科,其种类和内涵较广泛、结构较复杂,是集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对土木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分析了当前国内的主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为混凝土施工技术性能的提高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意见。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0 概述
混凝土,又称为砼,一般是指用胶凝材料将搜集好的材料黏结在一起后,用于基础工程建设,是一种复合型材料的统称。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有很强的应用性,是现代土木施工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砂石和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将砂石、水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经过搅拌形成混凝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低,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性。
1 发展现状
解放前,我国的水泥产量较低,使得混凝土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小,技术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低下。建国以后,每年的水泥产量仅为65万吨,混凝土的施工数量和规模仍然较小,在技术标准上与科学配比上还有很多不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的配比设计发展规范与标准与国际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个建国后至改革开放这一段时期,受苏联工程建设的影响,在基层建设中,过度的注重了发展装配结构的混凝土设施,技术还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规范了混凝土结构,吸取了国外先进的混凝土技术,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混凝土构件,同时不断探究了混凝土技术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课题,逐步将混凝土技术产业发展成基建工程行业中的新兴产业。
1.1 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是在已建成的一些主要工程建筑物耗资大、安全风险大的前提下产生的,高性能混凝土要求使用寿命要长、强度和质量要高、耐久性能强。同时,混凝土本身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高性能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要有很好的吸热性能,硬化后收缩变形的概率低。此外,高性能的混凝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搅拌物要有很强的流动性,且不能出现断层。
1.2 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发展
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预拌混凝土,能提高1倍多的生产率,节约10-15%的水泥,降低5%左右的工程成本。预拌混凝土具有节约施工用地、提高质量、文明施工等特点。我国1987年,国家建设印发的《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规定了发展预拌混凝土的主要方向和相关技术经济政策,在“八五”期间,政府前后投入了5亿多元用于预拌混凝土的发展。1994年,国家建设部又印发了《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中将推广预拌混凝土技术纳入国家建设重点推广项目。可见,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重的高低,标志这一个国家的混凝土生产工业化水平。
1.3 基础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随着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设施的不断发展,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不断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体量一般能达到几千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满足了高层建筑的高强度、高耐久性等需求,在防止因温度产生的裂缝也有很好的作用。我国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合理选择原材料、设计科学的配合比和热工计算,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能有效抑制因温度过高产生的裂缝。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内降外保的混凝土养护工艺来控制温度,各部分的温差要控制在25℃以内。
2 土木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实践
本文以某公寓工程为例进行论述,该工程的底板厚800mm,混凝土量约6000m3,工程的浇筑采用分段流水作业的形式进行。针对该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混凝土的每项施工技术中做到科学有效。
2.1 施工方案
为了避免混凝土在终凝后产生裂缝的问题,该工程在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时,设计了合理的施工组织,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ZY膨胀剂作为基本材料,并且注重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自缩性。
2.2 配制技术
配制高性能的混凝土是土木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合理的配制技术是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保障。混凝土的配制就是要把水泥、砂石、水、矿物掺和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而凝结而成。该工程在配合比的把控上,经过了多次的实验和适配后进行配制。如在对砂含水率的测定上,在使用的砂堆上选取了5个点,每个点各取1公斤的砂石,拌匀后取500g作为含水率的测定试样。然后将试样放入炒盘,摊匀后放进烘箱,调高烘箱的温度至105°后打开鼓风支关,烘烤约一个半小时。最后取出已经烘干好的试样,冷却后用天平测量其质量m,含水量的计算公式为:含水率=[(500-m)/m]×100%。石的含水率测定与砂一样,整个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砂与石的实际用量而定。
2.3 原材料和添加剂
本工程的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冬期施工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水的选用上,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砂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建议方法》。
2.4 搅拌
要先确定好一次性投料量、投料的顺序以及搅拌的时间,要明白一次投料量过大的话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然后要选择合适的搅拌机。第一次搅拌时,要密切关注砂浆的流失情况,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尽快卸载干净,直至卸载干净后才能继续投入原材料。在多次投料中,要参照配制技术合理控制配合比。
2.5 浇筑
在进行浇筑前,本工程工作人员已经认真检查模板、钢筋的预埋件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检查模板上的缝隙是否已经完全堵死,清楚模板上的杂质。进行浇筑时,要遵循不间断的持续浇筑原则,在前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一定要将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因地板混凝土的浇筑量较大,铺开面也较大,施工人员按照1:5-6的坡度斜向推进,推进的层厚度为0.5-0.5m。浇筑完成后,要检查钢筋的表面有无被混凝土污染,混凝土终凝后呈均匀密实状和将整个模板的空间充满后,才是最佳的混凝土浇筑。此外,在泌水处理上,施工人员事先在底板的四周外模上设置了泄水孔,以更好的处理浇筑混凝土中的泌水。
2.6 振捣
本工程采用ZX-50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动棒的插点要均匀排列,按照浇筑的顺序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要小于或等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倍。插入振动棒时,不能与模板、预埋件、钢筋、预埋管等接触或碰撞。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时,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对每个点的振捣时间要适度,振捣时间的把控根据观察浇筑混凝土的表面变化情况进行判定。当混凝土的表面不在出现气泡、泌出灰浆就可停止振捣。
2.7 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主要是要做好测温工作,这一般在浇筑完成后开始,工作维持1个月的时间。浇筑完成后到终凝的时间短内,养护对混凝土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在混凝土的顶面用和适当的材料进行覆盖,避免混凝土被风吹、暴晒,保持混凝土的持续湿润。同时,混凝土拆模时的温差不应该超过20℃。
2.8 效果
本工程通过采用上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后,混凝土的蜂窝、漏筋、麻面、孔洞、缝隙与夹渣层、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大、浇筑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的平整度偏差大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尤其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工程的安全性能大大增强,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3 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对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章程,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此来保障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易少峰.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分析[C]//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5.
[2]李耀虎.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止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5(4):90-90.
[3]孙亚斌.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7):142-142.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