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冠心病新型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2016-07-12朱登文

大科技 2016年26期
关键词:结果表明脂蛋白左心室

朱登文

(成都铁路中学 610081)

关于冠心病新型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朱登文

(成都铁路中学 610081)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引起,引发冠心病的诱因错综复杂,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已发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胰岛素抵抗、低高密度脂蛋白等等。但是近年来的临床显示,有部分冠心病患者没有这些危险因素,而与一些新型危险因素相关。本文主要针对这些新型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分析。

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其医学定义为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CAD)。临床症状表现为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同时伴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等症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冠心病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控制,将对预防冠心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综述目前在临床中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 血液相关的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进展

1.1 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I ApoAI)

在2003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发表的论文中,明确指出将载脂蛋白异常作为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据AMORIS研究结果表明,ApoB和ApoB/ApoAI的比值与致死性心肌梗塞风险的增量呈现出正比变化,血液内ApoB值升高,其冠心病的危险比低值者高大约90%。根据国内外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ApoB和ApoB/ApoAI的比值在预测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临床意义,对冠心病患者,这三者都是重要的预测指标。

1.2 脂蛋白a

在1998年,临床中将脂蛋白a定位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其致病机理可能为脂蛋白a穿过血管内皮后积累在动脉内膜处,进入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使得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增生。国外的研究文献表明,当血浆内脂蛋白浓度高于300mg/L时,冠心病的危险性将增加接近一倍。欧洲的科学家发现,脂蛋白a水平可能是预测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与冠心病的危险升高有直接关系。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型脂蛋白a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比脂蛋白a更强,因此其将取代脂蛋白a成为冠心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1.3 新喋呤

新喋呤是多种递质酶羟化过程中的辅助因子。有研究结果表明,新喋呤可以作为有效指标反映心绞痛患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其数量,其浓度与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血清新喋呤可以作为巨噬细胞激活的标记物,成为冠心病预测的独立因子。ZOURIDAKIS等提出新喋呤可能作为“稳定型”斑块炎症快速进展的标志之一。

1.4 脂联素

脂联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蛋白,对葡萄糖和脂质的代谢调节有重要作用。脂联素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抑制动脉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所以,低脂联素血症已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2 血液无关的危险因素

2.1 踝-臂指数(ABI)

踝-臂指数(ABI)具体指下肢踝部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可以用来探测下肢无症状缺血的病症。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表明,ABI是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根据美国SHS的研究结果表明,ABI异常不仅与非致死性的心脑血管事件关系明显,而且可作为心血管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ABI除了用于高危患者的危险程度分级以外,还是评价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2.2 抑郁症

抑郁症与冠心病的关系目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证实。美国心血管疾病研究机构也将抑郁症作为美国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很多机构也证实了抑郁症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冠心病的危险性与抑郁积分升高有直接关系,每增加5个积分,危险性增加15%。FORD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排除其他影响因素以外,抑郁症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GLASSMAN等通过对大量的人群走访研究,发现抑郁症是致死性或非致死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2.3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大或肥厚是非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和死亡率的危险因子,逆转左心室肥厚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其不依赖于治疗方式或血压情况。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左心室肥厚与心源性猝死和心衰进展有直接关系。LIFE研究也证实了左心室肌重指数每减小一个标准差,总死亡率将减少28%。ANG等研究也表明,左心室肥厚与血压无关,可以独立预测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所以左心室肥厚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除了上述的以外,与生活习惯、高血脂、吸烟、肥胖、糖尿病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早期的干预治疗和预防。随着冠心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将会不断发现更多的新的危险因素,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将有效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赵旭兰,张世阳,赵会颖,吕新湖,梁芳.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脂蛋白(a)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0(04).

[2]赵春莉,陶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2年随访结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6(08).

[3]任海霞,李正荣,师云山.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

[4]任海霞,李正荣,师云山.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

[5]胡龙江,吕湛,苟连平.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2).

R541.4

A

1004-7344(2016)26-0324-01

2016-8-28

猜你喜欢

结果表明脂蛋白左心室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