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6-07-12林灿彬

大科技 2016年26期
关键词:职工培训工作

林灿彬

(岑溪市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广西岑溪市 543200)

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林灿彬

(岑溪市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广西岑溪市 543200)

当前,企业中对于职工教育的重视度不高,没有充分意识到企业职工教育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当前企业职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企业;职工教育;人才培养

1 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性

1.1 职工教育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就需要对职工进行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靠一定经验和劳动技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新要求。现代生产需要体力和智力结合起来的劳动者。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只有通过教育,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才不会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因此,提高劳动力“质量”,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企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1.2 职工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现代化建设需要多方面、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单靠正规学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发展职工教育,实行全员培训。另外,随着知识、技术的老化,原有的知识迅速陈旧,员工只有不断接受新的再教育,才能掌握新的科学知识。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是职工教育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决定了它能够直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职工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及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职工教育可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1.3 职工教育是加速经济发展的条件

同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劳动生产率还存在差距,为此,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重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进而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职工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是最迅速、最可靠的方法,职工教育在生产、技术领域对生产力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4 职工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职工教育,培养职工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企业职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职教人员对待职工教育工作不认真

企业的职教人员一般都身兼数职,由于工作时间有限,投入到职工教育中的精力不足,导致职工教育简单化。企业大多都制定了职工教育制度,但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无法保证职工教育的质量,也没有及时改善职工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导致职工在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2.2 企业的重视程度不高,职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企业对职工教育的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人才的竞争,没有把职工的工作意识摆在相应的位置,仅仅是考虑到了眼前利益,重回报、轻培养、轻投入现象严重,忽视职工教育的长期效益,导致企业的职业教育投入的经费不足。压缩讲师薪酬、减少培训课时,使得职工教育处于形式化阶段,降低了职工和讲师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企业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

2.3 教育制度不完善

虽然多数企业制定了教育制度,并有所投入,但是教育制度并不完善,教育中忽视了教育计划、考核方法、跟踪评价等制度内容,平时对教育的忽视,导致需要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导致教育结果不理想。

2.4 教育内容与职工工作脱节

企业在制定教育计划时,随意性较大,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仅仅是凭借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对于员工的需求不了解,导致教育与职工工作需求不统一,无法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同时也得不到职工的支持与理解。

2.5 企业用人机制的制约

当前,部分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才招聘,存在一定盲目的现象,“只看学历,不看能力”,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造成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闲置。缺乏合理人才配置与培训,让职工觉得学习没有相应的用武之地,职工择业与用人安排相互脱节,直接打击员工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职工在接受教育后,职工的收益并没有得到改变,最终使得职工选择跳槽,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2.6 企业职工教育的成果转化不好

企业职工接受教育后,进入工作岗位,多数没有很好的将学习成果进行转化,原因有多种:日常工作繁忙、转化资金短缺、缺少硬件条件等。缺少对教育结果的分析,无法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实际效果不明显。进而让大家以为教育并无用处,进一步忽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后的成果转化没有纳入考核内容,得不到职工的重视,因而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3 企业职工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我国优秀的企业职工教育案例很多,例如苏州的百年企业荣氏企业,通过开展企业职工教育,获得了大量具备一定文化、技术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已经掌握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使得企业的技术引进活动能够较好的过渡到技术内化(本土化),并进一步得以开展技术创新。同时,荣氏企业职工教育还注重塑造职工的职业道德精神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政治观念,从而使职工认同现代企业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现代管理的实行。

3.1 转变观念,重视职工教育

思想决定行为,企业管理者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职工教育,才能真正收到良好教育的效果。作为企业进步的关键,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就要重视教育,通过教育确保职工可以提高自身价值,在教育过程中,让职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强其归属感,从战略的高度意识到职工教育的价值。

3.2 完善教育制度

企业要避免盲目性,做好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教育制度。从教育的具体要求、教育的方式、人员组成和适应范围等方面完善教育制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确定合适的考核方法。建立跟踪评价系统,要及时地做好反馈与总结工作,对每次教育活动进行教育效果评估,对职工进行跟踪调查,以便为之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3.3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教育内容,做好教育投资

企业应通过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做好职工教育的培训与投资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企业职工教育工作是人力资源增值的手段之一,职工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体质与素质,使员工可以承受更多高节奏、高强度的工作,提高个人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岗位分析,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职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确定教育内容,保证职工能力的提升。除了必要的新职工上岗岗前教育、特殊岗位上岗资格教育和岗位技能教育外,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激励员工学习进步。另外,在做好职工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敬业、乐业。

3.4 加大对职工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

职工教育需要经费的支持,要做好职工教育,就需要企业加大职工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职工教育的专项资金,在实际操作中:①要克服形式化的培训模式,不能为了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降低经费投入,企业应根据当前发展趋势,合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②要做到专款专用,杜绝出现乱挪用职工教育资金行为的出现。

3.5 突破原有用人机制的制约

与学校教育不同,职工教育有着鲜明的逐利特点,而且职工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十分灵活。职工教育可以有效结合传统的职业教育、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由于用人机制的限制,导致企业职工教育情况不尽人意。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破原有的用人机制限制,建立职工教育保障体系,为员工提供文化教育、成才的发展空间。改变职工教育缺乏系统性、长期性、科学性的现状,保障职工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另外,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完善现代职工教育的运行机制,将职工教育工作纳入到企业长期规划中。完善相应地岗位规范,对技术标准进行评价,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突出职工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考核、培训、使用及待遇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完善员工的自我培训机制,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是在为自己着想。注重对职工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学习,强化职工培训的实体,并且职工教育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按照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培养新型员工。

3.6 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生活受到了巨大影响,当前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激烈,企业应不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效果。企业职工的教育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等形式,通过网上教育,有效地减少费用支出,实现不同地区资源的共享。加之网络多媒体的教育方式生动形象,可以更加吸引职工的关注度,使员工从教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职工教育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职工教育具有增值性高、基础性强、辐射面广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通过教育培训实现人力资源增值,实现员工与现代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企业必将获得新的发展。

[1]贾伟.荣氏企业职工教育与企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04.

[2]蒋子威.有效开展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J].职大学报,2009,12.

[3]王燕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创新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3,10.

G726

A

1004-7344(2016)26-0047-02

2016-9-3

林灿彬(1972-),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职工培训工作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不工作,爽飞了?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选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