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2016-07-12中华女子学院会计系曾希

中国商论 2016年16期
关键词:营业税纳税人小微

中华女子学院会计系 曾希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中华女子学院会计系 曾希

摘 要: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税制,至此,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营业税改增值税作为国家当前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之一,对促进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改增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将从小微企业的现状出发,结合税制改革分析说明营改增对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营改增 小微企业

1 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

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其中96%属于小微企业,可见小微企业已是市场主体的绝大多数,其发展极大地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

1.1 税负重,成本高

我国的小微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有很多,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法人小微企业纳税额总额为23599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比重的19.8%。同时小微企业还要负担增长的房租、劳动力成本和各种行政收费,导致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获得的利润较低,从纳税额在年营业收入和利润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

1.2 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广受关注的话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7000多万的小微企业中近90%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占全国企业总数超过90%的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只占15%。大量的资金缺口无法补足。同时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内部管理松散,自身能力较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亏损比重不断上升,盈利的小微企业比重从78.2%下降至49.0%。即使国家大力扶持和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每年也有近千万的小微企业退出市场。

1.3 起步难,发展潜力弱

小微企业起步时期通常资金不足,很难有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其产品也多为低价格、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品,无法与市场上的大企业竞争,很难打入市场。同时小微企业财务不规范、实力弱、投资风险高,往往无法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而民间融资成本较高,加重了企业负担,阻碍企业的升级的转型,导致其挣扎在大量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扩大发展困难重重。

2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是我国最大的税种,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5%以上,因其以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为征税依据,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扩大了增值税的现行范围,充分体现了税收效率原则,促进了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的合理分配,解决了两套税制并行带来的问题。

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是指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或从事批发或零售货物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80万元),在“营改增”后又将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纳入小规模纳税人,并采用简易征收的办法,增值税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直接统一为3%的征收率,这为小微企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税收优惠。

例如,一家年营业额为20万元从事服务业的小微企业,在“营改增”前的税费征收的标准下, 营业税率是5%,则应当缴纳的营业税为20×5%=1万元,相应的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10000×(7%+3%)=1000元,合计11000元,而“营改增”后,应纳增值税为200000×3%÷(1+3%)=5825.24元,同样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5825.24×(7%+3%)=582.52元,合计6407.76,可见在“营改增”后企业缴纳的流转额明显降低,具体为4592.24元,降低率为4592.24÷11000=41.7%。

除此以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出台,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按照规定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在营改增后,继续享有免征增值税的优惠。例如,一家月销售额为3万元的企业,免税后一个月可少纳税900元(3万元×3%),一年则10800元,而小微企业的利润微薄,假设为10%的利润率,一个月的利润为3000元,原缴纳的税额占利润的30%,减免的10800元对于这类小微企业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总而言之,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由原来5%的营业税税额降为3%的增值税税率,纳税额减少了40%左右,确实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收压力。小微企业可以利用这减免的税额作为发展资金,进行设备更新,产品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份额,拓宽企业生存空间。同时,营改增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服务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促使企业进行服务外包,扩大了小微企业服务业的发展领域,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3 建议

3.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发展的保证,小微企业一般内部管理松散,没有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这不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人员多少,都要尽量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从简单的门市部或人事部的设立开始,随着企业的发展设计,尤其要注意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控制,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衡。企业只有确保内部运营平稳健康,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加企业利润提供可能。

3.2 建立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提高员工素质

小微企业通常没有完整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这使得企业财务较为紊乱,不能随时掌握企业资金流转及财务状况。因此,企业要尽力建立财务核算标准,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税法法律法规建立账簿,选择相应的核算方法,即使不能像大企业那般完善细致,也要坚持记录核算。同时要聘请一些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会计进行规范审计,并加强对税法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提高人员素质,降低财务风险。

3.3 加大税收优惠范围及幅度

尽管“营改增”政策实行范围不断扩大,但实际中还是有很多小微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实际的优惠,甚至有一些企业承担的税负负担还有些加重。因此,应该在目前的基础上扩大受益企业,同时,在结构性减税的环境下增加一些直接优惠,如在“营改增”的政策下,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及个人的增值税起征点,降低一般纳税人标准以便进项税抵扣。同时,要积极进行小微企业调研,针对其现状进一步改进对策,并加大相关的财政扶持和补贴力度,使得小微企业获得看得到的优惠减负。

3.4 增加进项税抵扣项目,建立小微企业税法体系

小微企业的税收管理区别于中大型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小微企业税收体系,提高其依法纳税的水平及有关部门的征管效率。小微企业的应交税费与其能抵扣的项目相关,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一律不进行进项税额抵扣,这样纵然便于征收,但也加大了税收负担。若降低一般纳税人的评定标准,将更多的小微企业纳入一般纳税人,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并继续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则能更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税收。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Z].(财税〔2016〕36号).

[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Z].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

[3]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研究报告[R].2016-02-25.

[4] 吴明.“营改增”对中小微企业税负的影响[J].金融纵横,2016 (01).

[5] 姚大胜.小微企业税收筹划及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界,2015 (01).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053-02

作者简介:曾希(1995-),女,湖南人,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2013级会计专业,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及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营业税纳税人小微
小微课大应用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小微企业借款人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